附件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配置要求
一、总体要求
各项目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配置标准、安装维护以及网络通信传输,应由建设单位牵头统筹。
凡属于规定范围的公路水运工程应配置满足以下视频监控系统最低标准和数量要求:
施工现场视频监控点应由图像采集传输单元和图像压缩存储单元组成,捕影部分位于工程施工现场,属于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前端部分。
新建的远程视频监控应当采用数字高清摄像头。
建设项目应当至少有一个能360度运转、带红外夜视功能的数字高清变焦高速球型摄像机。
其他具体监控点按监控需要配置,能够清晰显示被记录的情况。
按照规定应当安装的监控点部位应无监控盲区。
视频监控中心(监控室)应当能够实时显示和存储各前端设备图像,能够实时切换和轮巡,能实现字符叠加显示监控工地所属工程、标段名称,设备标识,当前时间等。
有条件的监控中心可以配置多屏幕显示单元,实现矩阵切换。
二、摄像机选型要求
摄像机选型应根据不同的监控场所、环境,按照清晰度、动态响应范围、环境照度、实时性等实际需求的技术特性来选择。
新建视频监控点的摄像机应当采用数字高清功能彩色摄像机,其技术性能参数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摄像机技术性能参数
摄像机或配合摄像机使用的解码设备应具有标准化的、开放的兼容性控制协议和接口。
对有夜视或暗视要求的摄像系统,在选型设计中应进行不同镜头的通光量对比计算,根据需要选择带红外、夜视功能的摄像系统。
前端设备应具有抗风、抗震、防雷、防水、防尘、防盐雾、防锈蚀、防变形的功能。
三、视频显示设备的要求
监控中心的视频显示设备可视条件与情况需要,采用电脑显示器、高清电视或者多屏显示器。
视频显示设备应具有
高分辨率、高亮度、高对比度,色彩还原真实,图像失真小,亮度均匀,显示清晰,并具有良好的可视角度。
四、视频服务器设备要求
建设单位监控中心:根据需要配置合适的视频服务器。
能够满足的主要技术要求有:(1)支持平台接入;(2)支持前端内置硬盘存储功能,支持平台存储;(3)分辨率≥704×576像素,存储时间要求达到15天以上;(4)支持穿越NAT,具有良好的网络适应性;(5)支持外接告警设备并能实现视频叠加功能。
五、存储系统设备要求
视频服务器容量不能满足存储要求的,应当配置必要的存储系统设备,并应满足以下要求:
可靠性高,稳定性强,支持7*24小时不间断工作;
在进行海量视频数据存储和处理时,监控数据存储周期不少于15天,并支持对施工现场视频数据的调取;
重要视频数据归档和迁移管理,数据统一管理简单,操作方便;
具有断电数据备份和灾备恢复机制;
存储系统具备容量扩展能力。
六、网络接入要求
网络接入根据视频监控传输带宽需要确定,应当能够保证流畅传输。
通过互联网加密传输的,应当有符合安全规定
的硬件设备。
各建设单位、施工现场的视频传输网络接入应采用固定网络地址(或能够对应每个前端设备的方式),各接入点的网络配置应符合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的统一要求,并将硬盘录像机或视频服务器、前端监控点的网络地址配置情况及联系人告知相应监督机构。
七、设备接入要求
前端编码器设备(包括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机,NVR 等平台需要接入的设备) 应当能够接入应急指挥系统平台。
尚未能接入的,应督促设备产商提供接口协议,并由工程建设各相关责任主体负责接入各级应急指挥系统平台。
八、设备保护要求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设备设施应保护到位,非技术或工程要求,不得擅自调整、挪动、撤除,严禁遮拦摄像头,设备出现故障应当立即上报建设单位,作好书面记录并立即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