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化学计算题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化学计算题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设20片该药剂中含CaCO3的质量为x,40g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4.4g
100/44 =x/4.4g 100/73 y/4.4g
x=10g y=7.3g
(2)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10g÷20片=0.5g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g/40g×100%=18.3%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可以解决此题.
故填:78.8%
解:设所取样品中含有Na2CO3的质量为x.
解得:
则烧碱样品中NaOH%=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氢氧化钠转化成碳酸钠的过程中,钠元素的质量没变,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都是每46g钠元素生成142g硫酸钠,消耗98g硫酸.
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盐酸的质量为x
解得x=36.5g;
(4)设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
解得:y=1.1g
5.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正常人胃液每日需要盐酸溶质质量约为6.5g~7.3g。某患者每日分泌盐酸溶质质量为9.0g,为治疗胃酸过多需服用图9所示抑酸剂,发生反应:Mg(OH)2+2HCl=MgCl2+2H2O。请计算并回答:按说明书用法用量,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多少克?理论上能否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001)
【答案】508.590%24.2%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1)由题意可知,第一次和第二次加入稀盐酸后锌有剩余,稀盐酸完全反应,即2ag14.6%的稀盐酸消耗锌粒15g﹣2g=13g;故b=15g﹣ =8.5g;由题意可知:
a=50
(2)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为 ×100%=90%;
(3)设第二次加入ag 14.6%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g×10+50g﹣36.4g=6.6g
设每片钙片含有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0x 6.6g
x=1.5g
与标签保持一致。
答:(1)每片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至少为0.6克
(2)①二氧化碳的质量是6.6克;
解得x=10.6%
由于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247.8g﹣147.8g=100g,则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为100g×10.6%=10.6g
设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y
,解得y=11.1%
答:(1)m点的数值是7。
(2)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盐酸反应。
(3)b点的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
(4)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6%。
(5)请计算原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11.1%。
【点睛】
反应开始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当盐酸反应完毕,然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是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式计算,易错点是由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3)B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5.3Na2CO3、NaCl、NaHCO336.5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解析】
【分析】
【详解】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
9.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用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请写出过程):
(1)青少年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
(2)该品牌补钙药剂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多少?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2)①T2、T3反应剩余物质量(g)相等,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分解,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得二氧化碳的质量;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可求得碳酸钙的质量,再比较看是否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 1.5g。
【详解】
(1)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至少1.5g,所以钙元素的质量至少为 ;
已知:
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
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
请回答:
(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反应开始是盐酸和碳酸钠反应,所以pH值慢慢增大,当盐酸反应完毕,此时pH=7,然后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pH保持不变,氯化钙反应完毕后由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pH继续变大,所以m=7。a﹣b段表示碳酸钠与混合溶液中的HCl反应。b点是盐酸和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此时的溶质为生成的氯化钠和尚未参加反应的氯化钙。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即消耗的碳酸钠的质量为50g,而溶液质量变化量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00g+50g﹣147.8g=2.2g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2CO3、NaCl、NaHCO3;
(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B点时,溶液中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答案】(1)佝偻病(2)0.5g(3)18.3%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1)缺钙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青少年会患佝偻病.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40g﹣55.6g=4.4g
8.NaOH潮解后极易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而变质.为测定实验室一瓶放置已久的烧碱中NaOH含量,某同学取适量的烧碱样品,溶于一定量的水得到200g溶液;再加入200g稀硫酸(足量)充分搅拌到不再放出气泡为止,称量溶液为395.6g.请计算:
(1)反应产生的CO2的质量为___g.
(2)若所取烧碱样品为50.0g,则样品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_____?
设大理石中CaCO3的质量为x,完全反应时,生成CaCl2的质量为y
解得x=10g y=11.1g
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0%
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2.5%
答:(1)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80%;
(2)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2.5%。
4.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
化学计算题中考经典题型带答案经典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模糊的烧碱溶液,小杰设计实验测定了其溶质质量分数。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注:滴入酚酞试液的质量忽略不计)
(1)将稀盐酸逐滴滴入锥形瓶的过程中,应边滴加边摇动锥形瓶,当观察到溶液颜色恰好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滴加稀盐酸。
②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属实。
7.欲测定盐酸与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取混合溶液100g于锥形瓶中,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如图一),并不断测定锥形瓶中溶液的pH.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pH与锥形瓶中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如图二所示。
其中,当锥形瓶中溶液的质量增加至147.8g时,共消耗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为50g。(忽略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量;氯化钙溶液显中性。)
【答案】1.095g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
【解析】
试题分析:解:设每天最多可中和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是X
Mg(OH)2+2HCl=MgCl2+2H2O。
58 73
6×0.145g X
58/73=(6×0.145g):X
X=1.095g
分泌的盐酸与需要的盐酸的差为:9.0g-7.3g=1.7g;故不能使该患者胃液中盐酸溶质质量恢复到正常范围
加入稀盐酸次数
1
2
3
4
5
烧杯及所称物质总质量/g
72.2
91.9
111.6
131.3
152.1
请计算:
⑴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
⑵恰好完全反应时烧杯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答案】80%12.5%
【解析】
【详解】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前四次加入盐酸后,共产生二氧化碳:1.1g×4=4.4g
时间
T0
T1
T2
T3
反应剩余物质量(g)
70
65
63.4
63.4
①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克;
②通过计算判断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0.66.6该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属实
【解析】
【分析】
(1)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 1.5g,钙元素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