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化学必考实验四 氧气制取

中考化学必考实验四 氧气制取

实验四、氧气制取【实验仪器】大试管一支、双孔橡胶塞一个、导管二根、胶皮管一根、药匙一个、纸槽、酒精灯一盏、集气瓶三个、铁架台一副(带铁夹)、水槽一个、火柴【实验药品】水、高锰酸钾【实验原理】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固体与固体加热制气体,固固加热型)2KMnO4K2MnO4+MnO2+O2↑【实验步骤】实验操作步骤:①连:按要求把仪器连接好②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把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

④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⑤点: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

(先预热)⑥收:收集氧气。

⑦离:实验完毕把导管从水中撤离。

⑧熄:熄灭酒精灯见《氧气制取》视频检验方法: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O2。

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O2已满。

排水法:当集气瓶瓶口冒气泡时(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才是纯氧)向上排气法(O2密度大于空气)导管要接近瓶底,以便空气排出。

【实验补充】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先预热,之后可以将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装有药品部位定向加热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大约0.5cm);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并堵塞导管,使所制得气体无法较好排出;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此时收集气体不纯);⑦实验结束时,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冷水倒吸进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以便把空气排尽。

【考点方向】A、根据酒精灯和水槽的高度固定试管,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对着试管里有药品的部位。

B、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到达管口冷却成水滴,再回流到管底,使试管破裂。

C、铁夹应夹在离试管口1/3处,且不要夹得太紧,以免夹破试管。

药品应倾斜铺在试管底部,以增大药品的受热面积,同时便于氧气逸出。

伸入试管内的导管,应只稍伸出橡皮塞即可,便于气体排出。

导管上应有一段橡皮管,便于操作,以免折断导管。

D、如果以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应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如果用氯酸钾为原料制氧气时,试管口不能塞棉花,这是因为棉花是易燃物,而氯酸钾又具有强氧化性,放氧速率快,很容易着火燃烧,以至发生爆炸。

(2)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开始有气泡逸出时不能收集,因为开始从导管中逸出的气泡是容器中的空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地从导管口逸出时,此时可收集。

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为防止氧气逸散到空气中,收满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

(3)催化剂: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注意:催化剂可以加快和减慢反应速率,催化剂一定要纯净。

中考实验题检测一、我会选择1.【2017年四川省眉山市】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A.烧杯、玻璃棒B.大试管、集气瓶C.酒梢灯、铁架台D.导管、单孔塞【答案】A【解析】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大试管、铁架台、铁夹、酒精灯、带导管的单孔塞,收集装置为集气瓶,水槽等装置和仪器.而在实验中用不到烧杯和玻璃棒。

故选A。

2.【2017年黑龙江省绥化市】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负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烟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答案】D【解析】A选项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B选项电解水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选项把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塞打开后,瓶口上方会出现白雾;D选项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是正确的叙述;故选D。

3.【2017年广州市】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O2可以支持燃烧B.O2可用排水法收集C.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答案】D【解析】A.O2可以支持燃烧,正确;B.O2可用排水法收集,正确;C.O2可用于医疗急救,正确;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3O4,错误。

故选D。

4.【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D.向少量氧化铜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溶液变蓝【答案】A【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故不能做燃料,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正确;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D、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内靠近导管处放一团蓬松的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使导管堵塞,正确。

故选A。

5.【2017年天津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D.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故B正确。

6.【2018年安徽省】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答案】A【解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加入药品后,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故错误;C、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错误;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故错误。

故选A。

7.【2018年山东省德州市】下列有关氧气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氧气参与燃烧是高能燃料B.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C.红磷与氧气反应产生浓厚白雾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无色液体【答案】B【解析】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助燃剂,不具有可燃性,不可作燃料,故A说法不正确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正确;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故C 说法不正确;D、低温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B。

8.【2018年山东省临沂市】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镁条在空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答案】B【解析】A.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正确;C.镁条在空中燃烧,放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错误;D.石蕊遇酸变红,故向石蕊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后,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故错误。

故选B。

9.【2019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A.氧气B.水蒸气C.二氧化碳D.氮气【答案】A【解析】A、氧气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符合题意;B、水蒸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氮气不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19年四川省攀枝花市】关于下列装置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用甲装置制取氧气B.用乙装置制取二氧化碳C.用丙装置收集氢气D.用丁装置收集氧气【答案】C【解析】A、甲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以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正确;B、乙装置属于固液混合常温型发生装置,可以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正确;C、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不能用丙装置收集氢气,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丁装置收集氧气,正确。

故选C。

11.【2019年江苏省宿迁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B.溶液一定是混合物C.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微粒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答案】B【解析】A、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有时能加快反应速率,有时也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故A错误;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溶液一定是混合物,故B正确;C、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则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D错误。

故选B。

12.【2019年山东省济宁市】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KClO32 MnO 加热KCl+O 2↑ B .2KClO 3加热2KCl+3O 2↑C .2KClO 32MnO 加热 2KCl+3O 2↑ D .2KClO 32 MnO 加热2KCl+3O 2↑【答案】D【解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制取氧气,反应物是氯酸钾,生成物是氯化钾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化学方程式为:2KClO 32MnO 加热2KCl+3O 2↑。

故选D 。

【点睛】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配平;三是要有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需要“↑”或“↓”。

13.【2019年重庆B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 4当成MnO 2加入KClO 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c 代表氧气B .t 2时刻,O 2开始产生C .t 1时刻,KMnO 4开始分解D .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a :氯酸钾,b :高锰酸钾,c :氯化钾;t 1时刻,KMnO 4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锰,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增大,直至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锰质量保持不变。

故选C 。

二、我会填空14.【2019年湖北省宜昌市】下列是实验室常用仪器,据图回答问题:(1)认识仪器: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量取液体:量取5 mL水,需要选择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3)制取气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该原理制取氧气时,除上述仪器外,还缺少一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