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体教期末考试——武术

大学体教期末考试——武术

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练习人数的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集体演练。

长拳:是现代武术运动中的主要拳种之一。

它是在吸取了查、华、炮、红、少林等传统拳种之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拳种。

武德,即武术道德,就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包括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道德规范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武术图解:是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和解释武术动作的技术要领及动作特点。

是由文字说明和插图两部分组成,文字说明叙述动作的详细过程形式,插图描绘动作姿势和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路线对练:对练是指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在预定条件下进行的假设性攻防练习的套路形式。

武舞:是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将宗教祭祀、教育、娱乐以及搏斗训练集于一体的活动方式。

防身自卫:防身自卫即防身术,它是依据法律规定,为维护本人或他人的人身以及其他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以自卫防身为目的,运用拳打,脚踢,摔打,擒拿等格斗技击方法,制服对方,保护自己的专门技术。

单练:是指个体独自进行套路练习的方式,根据练习时是否手持器械,可分为:拳术和器械运动。

集体演练:指多人(通常要求6人以上)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同时进行演练的套路形式。

2、P2古代武术发展概况:答:①、在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

②、春秋战国:齐桓公每年在春秋两季都要举行“角试”(比武角力)来选拔人才。

③、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与武术有关的理论著述:《汉书••艺文志》中,收录了《手搏》6篇、《剑道》38篇。

正真有武术文化意味的,并作为对习武者行为规范的“武德”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有所记述,如《史记•太史公自序》。

④、唐朝承隋朝继承发展与完善府兵制,“寓之于农”,“兵农合一”。

武则天并于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建立了武举制。

⑤、两宋时期,武术团出现。

⑥、明清时期,随着火器在军中的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从而迎来了武术的集大发展时期。

3、P5近代武术发展概况:①、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术组织,其影响远及海内外。

②、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各省、市、县也相继成立了地方国术馆。

1936年中国代表武术队在柏林奥运会参加开幕式表演1911年编辑《中华新武术》教材,1914年进行修改,1917年被评为军警必学之术。

1923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全国武术大会是中国体育史和武术史上第一次单项武术运动会。

4、1958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武术协会。

并起草了《武术竞赛规则》,1959年实施6、1997年经原国家体委批准颁布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

6、1990年第十一届亚运会,武术成为亚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8、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7、武术的分类:按运动形式的分类,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5、P7武术竞赛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答:①、1953年11月在天津举行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标志着武术作为体育项目开始进入竞赛领域。

②、1956年又在北京举行了有12个省市单位参加的武术表演大会。

在这两次表演大会的基础上,国家体委于1957年确定了武术为正式比赛项目。

③、1959年由国家体委正式批准公布施行。

④、1985年,国家体委颁布、实施武术运动员等级试行标准,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武术运动员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热情。

23、腿法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直摆性腿法:如正踢腿、外摆腿。

伸屈性腿法:如弹腿、蹬腿。

扫转性腿法:如前扫腿、后扫腿。

击响性腿法:如前拍腿、里合腿击响26、主要剑法:①刺剑②劈剑③崩剑④点剑⑤斩剑⑥截剑⑦带剑⑧架剑⑨挂剑⑩撩剑27、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动作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28、竞赛场地:对练个人项目14米长,8米宽。

集体项目的场地长为16米、宽14米,场地四周内沿,应标明5厘米宽的白色边线。

场地的地面空间高度不少于8米。

两个比赛场地之间的距离6米以上。

散打:高80厘米,长800厘米,宽800厘米的擂台。

30、武术散打得分标准与判罚:(1)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

(2)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31、抱拳礼的含义:右手握拳,寓意尚武;左手掩拳,寓意崇德,以武会友;左手四指并拢,寓意四海武林团结奋进,屈左拇指,寓意虚心求教,永不自大;两臂屈圆,寓意天下武林是一家。

抱拳礼要求:并步站立,右手握拳,走手成掌,拳掌相对,两臂屈圆,目视前14、P40长拳的传统技法有“四击”,“八法”,“十二型”之说。

答:四击:踢、打、摔、拿八法:是指手、眼、身、步、精神、气、力、功,即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8个方面。

十二型:动如涛、静如岳、起如猿、落如鹊、站如松、立如鸡、转如轮、折如弓、快如风、缓如鹰、轻如叶、重如铁。

22、武术的基本手形:拳、掌、勾、爪。

基本步型:弓步、马步、朴步、虚步、歇步。

23、练习形式:集体、分组、单人、双人、综合、实战练习。

24、练习方法:模仿练习、重复练习、默想练习。

17、武术图解文字说明叙述顺序:下肢动作、运动方向、上肢方向,目视方向18、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主要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内容。

15、为什么说武术套路仍然具有攻防积极性?(40)29、P215评分标准与办法:(看一下)武术套路各项目评分均为10分制。

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A组),演练水平分为3 分(B组),难度分为2分(C组)。

传统项目或无难度的自选项目动作质量分为5分(组),演练水平分为5分(B组)9、P16武术的特点与作用:特点:①、动作具有攻防技击的含义。

②、动作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特点③、内容丰富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作用:①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②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③培养道德情操。

④丰富文化生活⑤、增进交流19、P77武术教学的特点:一、重视尚武崇德的思想教育。

二、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三、结合攻防动作讲解示范。

四、强调动作规范,突出不同拳种风格五、注重内外兼修,提高演练技巧21、套路教学的步骤答:①、基本动作学习。

②、基本功练习。

③、组合动作的学习。

④、套路学习⑤、技术创新实践24、太极拳的运动特点:(1)体松心静。

(2)缓慢柔和。

(3)动作、呼吸和意念配合25、剑术的主要技法要求:(1)剑法清晰,轻快敏捷。

(2)把活腕灵,以巧制胜(3)持短入长,刚柔兼备。

(4)身剑合一,气韵洒脱11、武德的价值(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答:①、武术对现代人良好竞争意识的培养。

竞争是当今社会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武术作为自古以来锻炼体魄、防身自卫的一项身体运动,可以使练习者在坚持不懈的练习过程中强身体魄,不断提高攻防技能,这是自强不息精神赖以生存的基础。

社会的进步使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里大多在竞争的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负担。

这种竞争独特的认识同追求个性张扬的西方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有利于个人素质的提高,起到调节不良情绪、缓解竞争压力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和个人竞争心态的平衡,避免在社会竞争中表现出攻击和侵略的天性,对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有着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②、武术对现代人建立正确人生观与和谐人际关系的影响。

人应当站在正义的指导下去追求利,不能单纯为了利益而追求利,不能见利忘义,更不能以利害义。

③、武术对培养现代人意志品质的作用。

凡成大器者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磨练,这种磨练不仅适用于做学问,也适用于习武者。

武术家们都把习武者的意志培养看作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核心内容,使“内练”与“外练”结合以求达到“内壮”和“外强”,所以武术对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

(21)20、武术教学法:指导法:讲解:要做到目的明确、重点突出、用语简练;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要富于趣味性和启发性,并注意讲解的时机和效果。

讲解的内容:1.基本技法2.动作规格3.攻防意义4.关键环节5.易犯错误示范法:示范要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并突出武术特点,使学生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完成顺序,是学生通过直观感性认识获得动作概貌的主要手段。

①、完整示范:(特点)a.首次作为教学内容的武术动作b.教学内容为结构简单、难度不大的武术动作c.教学对象为有一定武术基础的学生②、分解示范:(特点)a.结构、方向和路线较为复杂繁难的动作b.含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c.不易完成的跳跃动作、翻腾动作、滚翻动作、跌仆等动作d.展示难度的动作、复杂动作、节奏、风格。

分解动作一般应遵循“完整----分解----完整”的原则武术:是大部分动作为技击动作,以功法、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套路运动:是指以技击动作为内容,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变化规律为依据编成的组合及整套练习。

按照联系时的人数多少,套路运动又分为单练,对练,集体演练。

武德,是指对习武者行为规范要求的总和。

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应遵循道德和所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武术图解:是指通过图示和文字来说明和解释武术动作过程的一种方式。

武术图解的一般知识:包括运动方向、动作路线、附加图、往返路线、运动方位、动作名称、术语的运动、要领说明、常用叙述词等方面的内容。

运动方向是以躯干为主。

2、P2古代武术发展概况:答:①、在商周时期:田猎和武舞成了武技训练的主要手段。

3、P5近代武术发展概况:①、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术组织,其影响远及海内外。

4、1958年在北京成立的中国武术协会。

并起草了《武术竞赛规则》,1959年实施8、武德主要表现为:仁、义、礼、信、勇等方面7、武术的分类:按运动形式的分类,将武术分为三大类: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23、腿法:弹腿、蹬腿、侧踹腿、鞭腿、勾踢腿、前冲膝、后扫腿。

26、主要剑法:①刺剑②劈剑③崩剑④点剑⑤斩剑⑥截剑⑦带剑⑧架剑⑨挂剑⑩撩剑27、套路完成时间:长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南刀、南棍套路:成年不少于1分20秒;青少年(含儿童)不得少于1分10秒。

太极拳、太极剑自选动作套路为3-4分钟;太极拳规定套路为5-6分钟。

对练不得少于50秒。

集体项目为3-4分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