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土壤调查与制图》复习资料.doc
《土壤调查与制图》复习资料.doc
4)指标分析法:土体风化方式与气候的相关性;土壤分布与湿 润条件的相关性;气候条件与土壤次生粘土矿物形成的相关性。
11
(1)研究内容:地形的高度、坡度、坡向及其组合的形态特征
地形类型:按形态特征划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平原包括河谷 阶地、河漫滩和自然堤);按成因划分为流水地形、波浪作用地形、 重力作用地形、岩溶作用地形、风沙地形与黄土地形、冰川地形(包 括冰蚀地形和冰磧地形)
风蚀带和摇摆石等。
★地表水:存在于河流和湖泊中的水资源,大部分可供土壤灌溉 利用的淡水。
★地下水:地面以下各种状态的水分,分自由地下水:地下水因静压力而上升到地面。
★降泉:地下水因重力作用而流向地面。
★径流总量:指某段时间通过河流某一出品断面的总水量为该段 时间的径流总量
3
(1)
摸清全国的土壤/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及其分布;
(2)
为做好各种规划、区划服务;
(3)
为科学种田和土壤/耕地保护服务;
(4)
为土地开发整理,合理地扩大耕地面积服务;
(5)
为防治土壤/土地质量退化、土壤/土地污染服务;
(6)为土壤/土地科学研究服务。
4、我国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问题:1)投入与重视不够;2)人才与技术研究不够;3)调查 资料缺乏。
★RS:从广义上说是泛指从远处探测、感知物体或事物的技术。 通常遥感是指空对地的遥感,即从远离地面的不同工作平台上(如高 塔、气球、飞机、火箭、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通 过传感器,对地球表面的电磁波(辐射)信息进行探测,并经信息的 传输、处理和判读分析,对地球的资源与环境进行探测和监测的综合 性技术。
★遥感技术:从高空到地面各种对地球观测的综合性技术系统总 称。它由遥感平台、探测传感器以及信息接受、处理与分析应用等组 成,周期性地提供监测对象数据和动态情报。
★GIS: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 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 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二.基础知识
1、什么是土壤资源与制图?
把某地区的土壤作为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其各种土壤类型发生、 发育程度、演变规律、地理上的分布状况及规律和区域性特征特性、 理化性状与生产性能,以及与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的关系,以一定 比例尺的地形图或航片、卫片为底图,用颜色、符号、代号和文字显 示某区域内各种土壤类型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特征的方法,测绘出土壤 类型图和相关图件,并在此基础上对土壤资源进行评价,编制评价等 级图,制定合理的开发利用改良实施方案。
2
%1对象宏观性。土壤资源和土地资源,面广量大,具有鲜明的宏
观性特点。
%1实践应用性。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具有强烈的实践性特点和 应用性特点。
%1技术技能性。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是一项技术性、技能性很 强的实践活动。
%1专业综合性。土壤资源调查与制图课程要运用多学科.多领域、 多方面的知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2)古气候:主要是第四纪以来几个主要地质时期(间冰期)的 气候及沉淀物与土壤形成的关系。
(2)研究方法
1)地理景观研究法:根据地区性水、热指标,划分调查地区的生 物气候类型,作为制定土壤利用改良分区和土壤发生分类的参考
2)小区域气候观察法
3)土壤剖面形态观察和物质地球化学迁移研究法:矿物的风化和 次生矿物的形成;物质的地球化学迁移系列
(4)资料的分析(包括地区自然成土因素的特点;地区农业生 产的发展情况;地区主要土壤类型的发生、特性、分布规律;在分析 的基础上提出调查的内容)
8
1)图件的准备:带有等高线的实测或由航片转绘的地形图是土 壤调查采用的基础图件。
2)遥感资料的准备(包括航片比例尺的选择、航片的准备、多 种比例尺、多波段、多时段卫星影像的准备);
★土类:是高级分类单元,它是一定的综合自然条件或人为因素 作用下,强调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的统一和综合。同一土 类具有独特的成土过程,具有一定相似的发生层次(土体构型),均 有相对稳定的性态特征可资鉴别,不同土类间在性质上有质的差异。
★亚类:是土类范围内的进一步划分。根据主导的成土过程之外,
(1)调查精度,如调查比例尺的大小、制图单元确定、野外观 察和化验分析所需采样的密度等。
(2)成果要求,如完成图幅的种类和数量、调查报告的要求、 必须完成的资料汇编,化验分析数据。
(3)工作方法和步骤,包括野外试点、全面展开、室内分析安 排,工作总结等。
(4)完成工作的时间,可以时间表或甘特图的形式落实。
1)确定调查对象、目的与范围
2)制定技术规程,确定制图比例尺
3)收集、分析有关资料
4)组织专业调查队伍
5)拟定工作计划
(2)外业调查
1)自然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3)资料和基础图件的整理
1)基础资料的整理
2)基础成果图件的编制
(4)提交成果
1)成果图件报告
2)调查报告
6、土壤调查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
★河漫滩:高出于中水位以上,又能为洪水淹没的平垣谷地。
★自然堤:由于下流河面宽广,流速减缓,河水携带的泥沙便在 河床两侧沉积下来,逐渐形成的堤坝。
★喀斯特: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和地貌现象的总称,也叫岩 溶。
★风蚀地形:雅丹地形、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丘、 风蚀带和摇摆石等。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研究、地图和遥感影象分析、设点剖 面观察、绘制综合断面示意图、地形素描、野外摄影和新构造运动对 地形影响的分析。
★平原:指地面平坦而稍有起伏的广阔地,绝对高度在200m以 内,相对高度在10m以内。
★河漫滩:高出于中水位以上,又能为洪水淹没的平垣谷地。
★自然堤:由于下流河面宽广,流速减缓,河水携带的泥沙便在 河床两侧沉积下来,逐渐形成的堤坝。
★喀斯特:岩溶作用及其所产生的水和地貌现象的总称,也叫岩 溶。
★风蚀地形:雅丹地形、风蚀洼地、风蚀蘑菇、风蚀谷、风蚀丘、
3)调查工具的准备(取土工具、调查的一般工具、野外土壤草
图测制仪器、野外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仪器等)
9.
亚类、土属。
复合比例尺:在同一幅图中有两种比例尺。
10.气候因素的研究?
(1)
1)近代气候:主要研究与土体分化作用、物质淋溶淀积作用以
及与生物活动有关的光(太阳能辐射)、热、水等几项气候指标。
★降水的概念:是指地面从大气获得的水汽凝结物的统称。表示 方法: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等
对策:(1)采用新技术,实现快速更新和提供现势土壤调查与 评价资料;(2)采用新方法,有针对性地补充土壤专题调查资料;
(3)采用新观念,补充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需的土壤调查资 料;(4)采用新手段,提高土壤调查与评价结果资料的可用性;(5)采用新机制,增强土壤调查与评价的服务意识
5
(1)准备工作
(5)各项工作阶段所必须的设备,包括野外调查装备及室内化 验设备、制图的仪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件等。
7
(1)自然成土因素资料收集(包括气象资料、地质和地貌、地 表水和地下水、植被资料)
(2)农业生产资料的收集
(3)土壤资料的收集(包括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形成特点、 肥力特征、土壤问题和利用改良经验等。)
★定界剖面:是为检查和修正土壤的边界而设置的,其深度一般 低于一米或者更浅,只要能观察出主要特征就可以了。
★CAD:CAD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 ign )的简 称,包括计算机绘图、数据提取与分析。
★块:将一些经常重复使用的对象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对象, 并按指定的名称保存起来,称为块。
★图层:AutoCAD中的图层就相当于完全重合在一起的透明纸, 用户可以任意的选择其中一个图层绘制图形,而不会受到其它层上图 形的影响。每个图层都以一个名称作为标识,并具有颜色、线型、线 宽等各种特性和开、关、冻结等不同的状态。
★线型:是点、横线和空格等按一定规律重复出现而形成的图案, 复杂线型还可以包含各种符号。如果为图形对象指定某种线型,则对 象将根据此线型的设置进行显示和打印。
几个名词
★山地:地面起伏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前,相对高度在100m以上。主要形态要素有山顶、山坡和山谷。
★丘陵:山地与平原的过渡类型。切割破碎,构造线模糊,地形 起伏缓和,绝对高度在500ni以内,相对高度在200ni以内。有高、中、 低三丘之分。
★平原:指地面平坦而稍有起伏的广阔地,绝对高度在200m以 内,相对高度在10m以内。
★降水:是指地面从大气获得的水汽凝结物的统称。表示方法:降水量、降水强度和降水变率等
★山地:地面起伏大,海拔高度在500m以前,相对高度在100m
以上。主要形态要素有山顶、山坡和山谷。
★丘陵:山地与平原的过渡类型。切割破碎,构造线模糊,地形 起伏缓和,绝对高度在500m以内,相对高度在200m以内。有高、中、 低三丘之分。
★径流模数:又称径流率,是指流域内单位面积上单位时间的径
流量。
★径流变率或模比系数:指各年的径流模数和历年平均径流模数
的比值
★径流深度:指某时段流域的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
所得的水层厚度。径流深度=径流总量/1 000Fo(F表示受水面积)★径流系数:指某时段与形成该时段径流的降水深度比值。
产生附加的、次要的成土过程来划分。
★土属:是土壤分类中具承上启下作用的土壤分类单元。它是亚 类的续分,又是土种共性的归纳。
★土种:是土壤基层分类的基本单元。它是发育在相同母质的基 础上,具有类似的土体构型、理化性质和熟化程度等一群比较稳定的 土壤。
★变种:是土种范围内的细分,划分依据是以典型土种为标准, 在质地、耕性、肥瘦等性状上产生的微小变异。
土瘵稠圭乌制画
名词解释
★土壤:土壤是指覆盖在地球表面上具有一定肥力并能生长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