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水电站项目报告书范本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建设单位: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河海大学环境水利研究所二00六年五月南京项目名称: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委托单位: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编制单位:河海大学环境水利研究所项目负责人:丁训静审核:姚琪编制人员: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背景 (1)1.2编制目的 (1)1.3编制依据 (1)1.4评价标准 (3)1.5评价等级 (4)1.6评价内容、范围与评价重点 (6)1.7环境保护目标 (8)1.8评价方法和技术路线 (9)第二章工程概况 (11)2.1工程位置 (11)2.2工程水文和地质 (11)2.3工程任务与规模 (15)2.4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设计 (17)2.5施工组织设计 (22)2.6淹没占地 (26)2.7工程管理设计 (26)2.8工程投资及效益 (28)第三章工程分析 (32)3.1与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32)3.2施工期环境影响 (32)3.3运行期 (36)3.4影响因子识别筛选 (37)第四章自然和社会环境现状 (39)4.1自然环境状况 (39)第五章环境现状评价 (45)5.1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45)5.2水环境现状与评价 (45)5.3声环境现状与评价 (46)5.4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 (46)5.5主要环境问题 (47)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48)6.1水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48)6.2生态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3)6.3环境空气影响预测评价 (57)6.4声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58)6.5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60)6.6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61)6.7环境地质影响分析 (61)第七章水土流失影响分析与防治 (63)7.1项目所在区域水土流失现状 (63)7.2水土流失预测及影响分析 (63)7.3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65)第八章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69)8.1环境保护措施 (69)8.2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70)8.3运行期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79)第九章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81)9.1环境管理 (81)9.2 环境监理 (82)9.3 环境监测 (85)第十章环境保护投资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89)10.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91)第十一章环境风险分析 (94)11.1 施工期风险分析 (94)11.2 运行期风险分析 (94)11.3 风险防范对策 (96)第十二章公众参与 (98)12.1 公众参与调查概况 (98)12.2 调查方式与对象 (98)12.3 调查内容与统计结果 (98)12.4 公众意愿分析 (100)第十三章评价结论与建议 (101)13.1 评价结论 (101)13.2 建议 (107)一、附件:1、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建议书的批复(计农经字〔2003〕第226号);2、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办公宿舍楼项目用地预审意见的函(歙国土函〔2006〕38号)3、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取水预申请的批复(水政字〔2006〕第49号)4、歙县昌溪乡人民政府证明文件5、歙县昌溪乡林业站证明文件6、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执行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确认函7、编制《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委托书8、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技术评审意见二、附图:1、华昌水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2、华昌水电站工程总体布置图3、华昌水电站橡胶坝平面布置图、橡胶坝下游立面图4、华昌水电站厂房区平面布置图5、华昌水电站环评采样布点图6、华昌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平面布置图7、华昌水电站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置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拟建的华昌水电站位于安徽省歙县,所在水系属钱塘江流域新安江上游的昌源河,厂、坝址位于华源河与昌源河下游歙县昌溪乡昌溪村上游1km处,距歙县县城约32km。
电站装机容量1260kw,年发电量394.6万kw.h,具有日调节性能,在歙县电网中主要承担基荷出力作用。
华昌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单一目标的小(2)型水电站工程。
主要建筑物有:堰坝、发电厂房、升压变电站等。
该水电站建成运行后,可满足歙县部分用电需求,有利于当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2003年11月浙江省遂昌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所编制了《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项目建议书》。
安徽省歙县发展计划委员会计农经字〔2003〕第226号批准立项。
1.2 编制目的由于本项目的建设可能会对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为减少和减缓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必须对该水电站工程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受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河海大学承担本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写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报告书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华昌水电站的环境可行性,全面系统地分析本项目建设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通过预测评价确定环境的影响方向、显著性和重要性,为该工程决策提供依据。
针对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出施工期和运营期相应的污染防治对策和减缓污染影响的可行措施,为该工程的运营和管理提供环境保护方面的科学依据,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目的。
1.3 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6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15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29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月29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主席[95]58号令;(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年1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04年8月28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1988年11月8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14)《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实施条例》,1993年10月5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1992年3月1日;(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17)《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31号。
1.3.2 部委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地方规章(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2)《关于加强资源开发项目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4]24号文;(3)《关于简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批程序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办[2004]第65号文;(4)《安徽省水环境功能区划》;(5)《安徽省歙县生态县建设规划》,歙县人民政府,2005年11月;(6)《歙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歙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5年12月。
1.3.3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4);(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9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SL204-98);(6)《开发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
1.3.4 相关技术文件(1)《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初步设计》,衢州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公司,2006年5月;(2)《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黄山市工程勘察院,2004年10月;(3)《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建设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说明书》,安徽省地质勘查局三三二地质队,2006年1月;(4)《安徽省歙县华昌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歙县水利局水土保持指导站,2006年1月;( 5 )《关于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执行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标准确认函》,歙县环保局,2006年4月(6)《歙县华昌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委托书》,黄山市江宁投资开发有限公司,2006年1月20日。
1.4 评价标准根据本工程区域内环境功能要求,经歙县环境保护局确认,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如下:(a)环境质量标准(1)大气环境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类区标准。
(2)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域功能标准。
(3)声环境执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2类区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1)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标准。
(2)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的二级标准。
(3)噪声污染物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1.5 评价等级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利水电工程》(HJ/T88-2003)的要求,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中评价工作的分级规定,即综合考虑本项目主要生态环境因子的阈值及其变化程度、工程影响范围、评价区生态环境的敏感性,以及生态影响是否超越了项目所在区域的生态负荷或环境容量等,对本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进行了判别,其结果见表1.51.5.1 水环境本项目排放的污水主要是施工期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废水中污染物质为悬浮物、石油类和有机物,其污水排放量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较小,本工程属非污染项目,营运期无废污水产生,对水环境影响范围不大,按照我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中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原则,确定地面水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评价等级判据见表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