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培训课件__
(三)燃烧类型:
燃烧主要类型有闪燃、着火、自燃、爆炸等。
1、闪 燃: 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能蒸发的少
量固体可燃物如石蜡、樟脑、萘等)表面上产生的蒸 汽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的一 闪即灭的现象。
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根据闪点不同,可以将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划分 为三类: 甲类:闪点在28C0以下,如汽油、苯、乙醇; 乙类:闪点在28—60C0之间,如煤油、松节油等; 丙类:闪点在60C0以上,如柴油、桐油、润滑油等。
二、火灾
(一)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 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 灾害。 一是燃烧需一定时间; 二是需相应的空间; 三是造成了灾害
物质的 不安全状态
火灾原因
人为的 不安全行为 (最主要的)
工艺技术 的缺陷
(二)火灾发展变化的基本阶段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通过对火灾的科学研究、实验,我们大致可以从一般意 义上把最常见的建筑物室内火灾的发展过程分为初起、发 展、猛烈、下降、熄灭五个阶段。
时 间
温 度 曲 线 表 示
——
1、初起阶段
(1)定义:一般固体可 燃物质着火燃烧后,在 15分钟内,燃烧面积不 大,火焰不高,辐射热 能不强,烟气流动缓慢, 燃烧速度不快,此阶段 为初起阶段。
(2)特点:面积小,温度低、速度慢、易扑救。 火灾的初起阶段,是扑救的最好时机。 装饰装潢大量采用可燃材料,使得火灾发生后,初起
4、爆 炸: 物理爆炸:主要是由于气体或蒸汽迅速膨胀,压力急剧
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而造成容器 爆裂的现象。如气体钢瓶、锅炉等爆炸。
化学爆炸: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产 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伴有巨大声响的现象。 化学爆炸的速度快(每秒数十米至上千米)、威力强、极 具破坏性。 爆炸浓度极限:可燃气体、 液体蒸汽或固体粉尘与空 气混合后能够发生爆炸的 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浓度 极限。
(2)特点:燃烧猛烈,蔓延迅速,破坏力大,扑救困 难。
如2000年元月11日发生在合肥的庐阳宫大火,仅消 防部队就出动兵力400余名,车辆35台,灭火时间5个半 小时,持续时间至次日清晨,可见猛烈阶段火灾扑救的 困难性与艰苦性。
(四)下降、熄灭阶段:
随着燃烧的进行,可燃物减少,逐步熄灭;或由于 通风不良,环境内空气(氧气)被渐渐消耗,已经燃烧 的可燃物质处于阴燃状态,室内温度降低(500度以下), 此时火灾处于下降或熄灭阶段。
时
间 安
时间安排 :3—4课时
排
和 实施方法:
实
集中授课与实地参观相结合,通过考
施 方
核检验学习效果。
法
第一讲 火灾的基本知识
第一讲 火灾的基本知识
一、燃烧
(一)燃烧本质和定义:
燃烧是物质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 从燃烧的定义,不难得出燃烧必须具有的基本 特征: 一是:放出热量; 二是:发出光亮; 三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阶段的时间明显缩短,起火后迅速蔓延扩大,造成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不能不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同时 也说明严格按照有关消防规范进行建筑设计、建造和装 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发展阶段
(1)定义:如果初起火灾没有及 时被发现火扑灭,随着时间的延长, 温度升高,周围的可燃物质或建筑 构件被迅速加热,气体对流增强, 燃烧速度加快,燃烧面积迅速扩大, 即进入了燃烧的发展阶段。
2、着 火: 可燃物质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
一温度时遇火源接触引起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开 后,仍能继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 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燃 点。
3、自 燃: 可燃物质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
自热或外热发生的燃烧现象叫做自燃。 本身自燃:由于可燃物质内部自行发热而发生的燃 烧现象,如草垛、煤堆的自燃。 受热自燃:可燃物质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发生的自燃 现象。如黄磷的自燃现象。
(二)燃烧条件:
1、要有可燃物 可燃物:是指凡是在空气中能
够发生燃烧的物质 从物理状态上:有气态、固态、液态。 按化学组成分:有单一元素的可燃物,如碳、氢、硫、 磷等和化合物的可燃物,如酒精、甲烷、乙炔等;有 的,也可以成混合物状态存在,如液化石油气等。
2、要有助燃物 助燃物:是指凡是能帮助和支持 燃烧的物质。
3、猛烈阶段
(1)定义:如果火势在发展阶段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由于燃 烧时间的继续延长,燃烧速度不断加快,燃烧面积迅猛扩展, 燃烧温度急剧上升,气体对流达到 最快速度,辐射热最强,建筑构件 的承重能力急剧下降,此时便进入 了火灾的猛烈阶段。 主要表现是:可燃物质全部起火 燃烧,建筑顶部或其它构件变形 塌落,火焰、烟雾方向性增强, 向上抽拔,形成“烟包火”和 “飞火”现象,热辐射范围明显 扩大,接近火场使人感到皮肤烧灼疼痛。
关注消防 生命至上
消防安全知识专题讲座
主 一、了解火灾的基本知识
要 内 二、掌握初起火灾的处置程序
容
三、走近建筑固定消防设施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大家了
学
解散、逃生的基本方法及
目
本单位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制定要则
的
,熟知建筑消防设施,增强单位、个
人做好消防工作的责任意识和能力。
(三)影响火灾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
1、热的传播 热传播时自始至终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3、要有着火源
着火源:是指凡是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 具备了上述三个条件,并不意味着燃烧就一定会发
生,在必要条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还需要两个充分条 件,即: (1)着火源必须具备足够的温度和热量; (2)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发生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燃烧的条件可以表述为:必须同时具备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着火源有足够的能量,且三 者相互作用。
主要表现为:大量烟气、火焰窜出 门、窗,房盖、局部建筑构件被烧 穿,建筑物内部充满烟雾,火势突 破外壳向整体蔓延。
(2)特点:温度升高,火焰增大,烟气较浓,突 破外壳。
需要警示的是:如果错过了火灾最佳的扑救时 机---初起阶段,任何非专业消防人员冲动、盲目 的扑救行动都是极其危险且难以奏效的,不应当不 恰当的效仿和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