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3篇
90后女研究生开情趣网店月入上万
从上研究生开始,90后女大学生苏梦就开始接手表姐的一家网店。
每个月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收入让她过着比多数同学都宽裕的生活。
只是,她从未让同学们到店里捧场。
因为,这家是一家情趣网店。
所以,苏梦选择闷声发财,守住这个“秘密”。
来网店买避孕套的女性居多
苏梦的家在山东青岛,在重庆读研究生时,表姐提出将自己经营的一家情趣网店免费让给她做。
“当时,表姐特别忙。
我读研究生期间,有很多闲暇时间。
她直接让我接手这家店,我觉得这是个赚钱的机会。
”苏梦的父母听说女儿要接这样一家店,非常担心,怕她会学坏。
但苏梦很坚持,父母也便渐渐妥协。
店里卖得最好的商品是避孕套。
苏梦发现,购买避孕套的多是女性。
“男性关注的是情趣,女性还会考虑安全。
很多女性不好意思去超市购买,而很多男性也不会主动准备,导致很多女性愿意上网购买避孕套。
”苏梦说,这也反映了女性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
这个行业有时推广比产品重要
靠着这份“兼职”,苏梦每个月都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多的时候可以上万,堪比一个普通白领的收入。
为推广店里生意,苏梦尝试过刷单,后来还试过在淘宝网页侧面打广告,并推广了一些买避孕套赠跳蛋的活动。
“月销量一度超过了2万。
做情趣用品的生意,有时候推广比产品还重要。
”
“有人认为,女性抛头露面去销售情趣用品是在利用色相换取销量,但我倒不这么想。
”苏梦说,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男权色彩。
苏梦认为,在这样一个观念日益开放的年代,女性从事情趣商品行业是一种趋势。
男权社会只尊重男人的性权利,
却为女性设置了性的枷锁,扭曲了女性的性观念和行为。
让很多女
性在潜意识里压抑性欲,排斥性欲,认为“性冷淡”的女性才正常。
女店主偶尔冒出“怪想法”
想法大胆出挑,有些时候表现得还相当女权,但和一些女权主义者不同,苏梦认为,男女特有的性别气质不应被抹杀。
“有的女权
主义者倡导酷儿理论。
所谓酷儿,即跳脱男女的两分模式。
酷儿认为,他们只是生理性别是男或女,但社会性别是不确定的、流动的。
我不反感社会的中性化趋势,但同样认为社会性别不应被抹杀。
世
界上,有男人,有女人,也有一些中性的人才是真正的多元。
”
田井新:拉起团队建“咕噜Grooo”外卖平台创业
运营是个很麻烦的问题,田井新和几个同学负责这一块。
他们和一个个外卖店联系,“刚开始跟商家说话都害羞,现在好多了。
”
田井新说。
与外卖店谈合作很顺利,只是很多店主年纪较大,不会
用智能手机,他们需要帮店主下载、安装,然后再交给店主用。
好
多时候,店主当时说学会用了,但第二天电话就打过来,说接不了
单了。
遇到这种情况,田井新他们就得赶紧赶过去。
现在除了送外卖,他们的业务还扩展到超市等。
从4月份到现在,他们的配送额有7万多元,“平台能得到配送额的10%到15%作为利润,大家还是有信心做下去的。
”田井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