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景观设计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景观设计论文
浅谈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
摘要:街道园林景观是城市中的重要环节,街道景观有特色、有生气,城市景观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加独特和丰富。

但是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存在很多问题,设计思路存在误区,本文在对街道园林景观设计仔细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街道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街道景观;问题;设计原则;设计对策
街道作为城市空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人们对一个城市印象的最直接的感受来源。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高质量的街道景观可以增强市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共同发展。

因此,对街道园林景观设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树立对街道景观保护和认同的意识,并使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向多元化、有序化的方向健康发展。

1.现代城市街道景观存在的问题
1.1街道建设缺乏个性
受国外建筑思潮的影响,我国城市建筑一度兴起了模仿欧式建筑的风格,使得各个城市,各条街道千篇一律,我国原有各民族的建筑特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破坏。

在街道景观的设计方面不注重地方的历史背景、不注重人的心理感受、不考虑材料和形式,造成街道景
观设计过于雷同,缺少街道景观应有的个性。

1.2注重形式而忽略功能设施
在我国城市街道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过分强调街道的表面形式,求大,求宽。

使得居民失去对城市生活价值追求的体验,丧失了街道作为空间的场所意义。

1.3设计脱节
我国街道绿化系统不健全,在进行街道设计时,建设思路盲目克隆,往往通过盲目的绿化来满足、美化街道景观,缺乏足够的纵深考虑,对缺损绿化修补不及时,街道树种、街道花坛中景观设计(图案、形式)的千篇一律,对真正改善整个城市环境所起的作用不大。

1.4公共活动场所的缺乏
只考虑街道本身的线形景观,而忽略了线形空间中点的存在。

如街道广场、公园等供人活动的场所。

人作为街道景观组成动态要素,它的缺失必然会导致街道景观的平淡,从而缺乏活力。

2.城市街道空间环境的设计原则
2.1空间的秩序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空间设计要以城市设计的理念来做指导,从城市总体出发,要对道路、节点小品、水景、灯光、人、周边环境绿化(植物)等城市景观空间构成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与城市自然景色、历史文物有机联系在一起,维持街道景观空间的秩序并做出一体化的设计。

2.2可持续发展原则
城市街道园林景观设计保持可持续发展原则目的是在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的基础上,并让这种良好的空间环境长期延续下去,以促进自身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要求我们节水、节能,提高物质的循环使用率,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发展三者统一的可持续发展。

2.3艺术性原则
景观各要素之间在体形上要有适当美好的关系,保证艺术性。

如小型的绿地景观,设计要素都应该是小巧玲珑的,使人感到亲切舒适,而在大型景观中,通过在宽敞轴线上设置的整齐划一的乔木、水体、草坪则使人感到宏伟。

景观要素的排列也要有条理的重复、交替,使其在视觉上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和谐的美感。

3.景观要素设计对策
3.1植物
植物因其美学和生态价值,是街旁绿地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造景元素。

街旁绿地植物应用主要体现在景观导向,空间营造,软化硬质景观等方面。

结合现有风光带内部分段植被丰富多样,自然群落层次、结构分明。

在处理硬质边界时,应采用垂挂、攀爬类植物,如爬山虎、常春藤、南迎春、凌霄等;用于点缀山石、衬托建筑物时,则应巧妙地结合,遮挡住不自然、突兀的部分,以追求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完美融合。

并且植物物种的选择要依据“春发嫩绿,夏被浓荫,秋
叶胜似春花,冬季则有枯木寒林”的原则,各选择各具季节特色的植物种类,从而形成丰富的多样性植物景观,保证每个季节都有景可赏。

3.2道路
道路作为景观的一部分,其铺装材料、丰富多样的形式都是吸引行人前来观赏的因素。

路面的铺装设计根据其所处环境差异,采用不同铺装形式,特殊地段采用特殊的铺装材料,并结合地画形成别具一格的铺装形式,成为具有标识性的景观形态。

比如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设置绿色隔离带区分开来,在其非机动车道边设有沿路停车场地,以供人们停车方便。

3.3建筑小品
建筑小品是城市街道景观空间构成中必不可缺的部分,设计原则为显示出小品时尚魅力的风格,让人赏心悦目,设计应以区域差异为立足点。

以其中最为典型的雕塑举例,雕塑通常以其小巧的格局、独特精美的造型来点缀空间,从而提升整体景观的艺术品质在设置雕塑时,应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充分考虑周边环境的特征,选择与之适宜的色彩、尺度、材质,创造独具艺术魅力的街头环境。

4.结语
优美的城市环境,宜人的道路景观是衡量现代化城市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所体现的姿态美、意境美,蕴含着文化与艺术的融合与长期化,使人感到亲切。

我国地域差异明显,自然环境、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的差异为各地城市
特色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设计人员应善于挖掘城市街道景观的独特内涵和品位,把一些潜在的、最具有开发价值的特色,在设计中表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邱巧玲.城市干道绿化的几个问题[J].中国园林,2002,(3):26-28.
[2](英)戴维,乔伊斯编著.乔爱民译.景观植物整形艺术与技巧[M].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
[3]庄莉彬编著.园林植物造型技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4]任爽英,余莉,董丽.北京市街头绿地植物造景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6):301.
[5]庞珺,朴永吉,徐欢.中小城市街道景观改造研究[J].现代园林,2008,(10):32-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