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塑料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塑料制品行业研究报告

塑料制品行业研究报告1.概述塑料制品最早诞生于20 世纪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合成树脂诞生,并实现工业化生产,从此拉开了人造合成树脂和塑料加工业发展的序幕。

20世纪30年代相继完成了PVC、PS、PA 等树脂的工业生产,随后石油化工产品逐渐成为生产合成树脂的主要原材料来源,催化剂的发明、工程塑料的开发合成为塑料制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塑料制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随着家用电器、汽车、工程、建筑、房地产行业等行业的发展,塑料配线器材行业逐渐成为塑料制品加工行业中的重要分支,尤其是尼龙扎带通过改性技术升级后成为塑料配线器材行业中发展较快且发展潜力较大的一个子类行业。

1.1塑料制品行业简介塑料制品业是指以合成树脂(高分子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采用挤塑、注塑、吹塑、压延、层压等工艺加工成型的各种制品的生产;以及利用回收的废旧塑料加工再生产塑料制品的生产活动,包括: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ABS、EV A、聚氨酯等各种塑料原料生产的塑料制品;混合原料生产的改性塑料制品;在废旧塑料回收生产的塑料再制品。

在统计局的定义中,塑料制品行业共包括九个细分行业,具体分类如下:(一)塑料薄膜制造。

指用于农业覆盖,工业、商业及日用包装薄膜的制造。

(二)塑料板、管、型材的制造。

指各种塑料板、管及管件、棒材、薄片等的生产,以及以聚氯乙烯为主要原料,经连续挤出成型的塑料异型材的生产。

(三)塑料丝、绳及编织品的制造(四)泡沫塑料制造。

指以合成树脂为主要原料,经发泡成型工艺加工制成内部具有微孔的塑料制品的生产。

(五)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

指外观和手感似皮革,其透气、透湿性虽然略逊色于天然革,但它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和耐磨性等,并可代替天然革使用的塑料人造革的生产,以及模拟天然人造革的组成和结构,正反面都与皮革十分相似,比普通人造革更近似天然革,并可代用天然革的塑料合成革的生产。

(六)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

指用吹塑或注塑工艺等制成的,可盛装各种物品或液体物质,以便于储存、运输等用途的塑料包装箱及塑料容器制品的生产。

(七)塑料零件制造。

(八)日用塑料制造。

包括两个子行业:塑料鞋制造,指以聚氯乙烯、聚乙烯、聚氨酯和乙烯醋酸乙烯等树脂为原料生产塑料鞋类制品的活动;日用塑料杂品制造。

(九)其他塑料制品制造。

1.2塑料制品行业产业链分析1.上游行业上游原材料包括PA、PP、PE、PVC、PS、ABS 等合成树脂,接线端子铜管、特种钢钉等五金装配件及辅助材料等。

PA、PP、PE、PVC、PS、ABS 等合成树脂是由石油、天然气炼制提取而成,上游行业主要为石油化工行业,石油化工行业中基本以特大型石化加工企业为主,行业市场准入门槛较高,属于资源资本密集型的高投入行业;辅助材料主要为配料所需各种助剂。

2.下游行业下游行业主要涉及电气设备、家用电器、汽车制造、通讯设备、医疗器械、建筑建材、装修装潢、物流包装、农业、电力等,产品受众比较广泛,市场容量较大,接近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

下游行业的需求和发展状况影响着本行业的市场规模、发展速度以及产品价格。

由于塑料配线器材产品尤其是尼龙扎带具有优良的性能,并具有成本优势,下游行业中“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应用越来越广泛。

2.行业主管部门和主要法律政策2.1行业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塑料制品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和国家安全生产质量监督管理局等部委。

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通过研究产业发展情况,组织拟订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政策建议,并监督产业政策落实情况。

行政管理部门以提出国家鼓励限制和淘汰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指导目录等方式对本行业进行管理和指导。

本行业自律性组织为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简称中国塑协,CPPIA)及其下属塑料板片材专业委员会。

中国塑协是政府部门与会员单位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其基本职能是:反映行业意愿、研究行业发展方向、协助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技术政策;协调行业内外关系、参与行业重大项目决策;组织科技成果鉴定和推广应用;组织技术交流和培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参与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及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编辑出版行业刊物;提供国内外技术和市场信息;承担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各项任务。

2.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塑料制品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如下表所示。

(2)塑料制品行业产业政策如下。

塑料制品尤其是高分子塑料材料是我国新材料领域重点支持的行业,近年来国家已将其作为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并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在国务院制定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 年)》中,提出重点研究开发满足国民经济基础产业发展需求的“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性能工程塑料、具有环保和健康功能的绿色材料等”。

2007 年1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修订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 年度)》指出:“通用塑料(PP\PE\ABS\PS\PVC)等的改性技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重点领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2008 年4 月,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将“高强、耐高温、耐磨、超韧的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聚合物合成技术,先进的改性技术等,包括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具有特殊功能、特殊用途的高附加值热塑性树脂制备技术”、“高分子化合物或新的复合材料的改性技术”、“高刚性、高韧性、高电性、高耐热的聚合物合金活该性材料技术”、“液晶高分子材料”等一系列改性塑料相关技术列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2009 年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照明电器等行业技术改造步伐,淘汰高耗能、高耗水、污染大、效率低的落后工艺设备”、“支持塑料行业绿色塑料建材、多功能宽幅农膜生产技术升级”;2010 年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积极发展高品质特殊钢、新型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先进结构材料,提升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等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发展水平”。

2011 年6 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知识产权局,在充分分析国内外高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的基础上,下发了《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 年度)》,提出新型工程塑料与塑料合金、新型特种工程塑料、阻燃改性塑料、通用塑料改性技术是当前高分子材料重点领域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

2012 年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 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对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到2020 年,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品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部分新材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

”3.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发展现状3.1塑料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经过数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中不断发展。

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销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塑料制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约为 20%。

“十二五”期间,我国塑料加工业规模以上企业由 2011 年的 12,963 个增加到 2015 年的 14,763 个,市场竞争加剧的同时,行业集中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期,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从 15,583.74 亿元增长至 21,466.10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34%。

2011 年至 2015 年期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化情况如下:2011-2015 年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规模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2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进出口情况近年来,受益于我国“稳外贸”政策的提振作用,国内塑料制品出口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

2011 年-2015 年,中国塑料制品出口量从 795.00 万吨增长至972.94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5.18%;同期,塑料制品出口额从 234.68 亿美元增长至 377.63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 12.63%。

总体看来,在政策利好的作用下,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出口将呈稳定增长的趋势。

2011-2015 年我国塑料制品出口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十二五”期间,由于国内中低端塑料制品供应充足,我国塑料及其制品进口需求已明显放缓,加上进口塑料制品的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价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进口需求。

2013 年和 2014 年塑料及其制品进口虽然有所回升,但增速较为缓慢。

2015 年,我国塑料及其制品进口额为 655.51 亿美元,同比下降 12.82%,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

随着国内塑料模具制造技术水平的稳步提升和塑料原材料及助剂、加工装备等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塑料及其制品的进口需求仍将呈下降的趋势。

2011-2015年我国塑料及其制品进口情况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3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地区分布情况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并逐步形成了以华东地区、华中地区以及华南地区为核心产区,其他区域快速发展的格局。

2015 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前六个省市(浙江、广东、湖北、河南、江苏、山东)的市场占比超过全国市场的一半。

其中,浙江省塑料制品产量为 1,041.17 万吨,占全国塑料制品市场产量的 13.77%,位居全国第一。

未来,随着汽车、消费电子、医疗等行业对塑料制品需求的快速提升,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区域性分布将更加合理。

2015 年我国各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及占比情况如下:2015年我国各地区塑料制品产量及占比情况(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4我国塑料制品行业供需情况塑料制品以重量轻、制造成本低、功能广泛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宇宙空间和海洋开发等国民经济各领域,已与钢铁、木材和水泥一起构成现代社会中的四大基础材料,是支撑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础材料之一。

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业发展迅速,塑料制品产量及产销总值增长态势平稳。

2011-2015 年,我国塑料制品产量从 5,474.31 万吨快速增长至 7,560.7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8.4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