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公司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12、公司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公司电气安全管理制度
为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工作,防止发生触电事故,确保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严格执行《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遵守公司有关安全规程;电工作业时应按规定使用合格的电工工具和防护用品;懂得触电急救方法。

二、电气装置在使用前,应确认产品是否合格、并按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不得任意改动保护装置和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三、用电设备和电气线路的周围应留有足够的安全通道和工作空间。

电气装置附近不应堆放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品。

禁止在架空线上放置或悬挂物品。

四、临时用电应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临时线申请单”由部门安全员负责填写,安装人和使用保管人要签字,使用期限为一星期,超过期限的,要办理延期手续。

使用期限超过两个月的固定临时线,要经过公司综合管理部批准。

五、当保护装置动作或熔断器的熔体熔断后,应先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确认电气装置已恢复正常后才能重新接通电源、继续使用。

更换熔体时不应任意改变熔断器的熔体规格或用其他导线代替。

六、电气装置的绝缘或外壳损坏,可能导致人体触及带电部分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复或更换。

露天使用的用电设备、配电装置应采取防雨、防雪、防雾和防尘措施。

七、当电气装置拆除时,应对其电源连接部位作妥善处理,不应留有任何可能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

修缮建筑物时,对原有电气装置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必要时应将其拆除并应符合规定。

在修缮完毕后再重新安装使用。

八、停送电的要求
(一)全部停电和部分停电工作应严格执行停送电制度,并在电气装置及工作区域挂设警告标志或标示牌。

电气设备无论带电与否,
凡没有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均应按有电看待。

(二)用电设备在暂停或停止使用、发生故障或遇突然停电时均应及时切断电源,必要时应采取相应技术措施。

(三)当有必要进行带电工作时,应使用电工用个体防护用品,并有专人负责监护。

在阴雨天气,防爆、防火及潮湿场所和在有接地故障的电气设备外壳上,禁止带电作业。

(四)禁止非电气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拉闸送电。

因工作需要用电作业的,应请电工操作。

九、防静电、接地装置、防漏电装置、避雷针等设计、安装必须符合有关技术、安全要求,并做到定期检查、保养。

十、电风扇、排风扇、手电钻、手提砂轮机、移动水泵、电焊机以及其它类似的单相、三相移动使用的电器用具、设备的金属外壳要有可靠的接地(接零),导线两端必须连接牢靠、室外使用的应有防雨措施,220V和380V电压的移动电具引线分别使引用三芯或四芯绝缘良好的橡套或塑套铜芯软导线,导线应合适,中间不得有接头、无破损,在使用中不准受拉、受压、受砸。

插头、插座必须完整。

配电箱(板)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手提式和局部照明灯具应选用安全电压或双重绝缘结构。

移动用具、设备使用前要对外观和电气进行检查,在确保安全情况下,方可使用。

十一、易燃易爆场所以及危化品库房的电气设备和线路运行,必须按《爆炸性环境防爆电气设备选用标准》执行。

十二、除工作需要用电炉外,禁止个人使用电炉用作取暖、做饭等。

十三、电气安全检查内容
电气安全检查以自检为主,主管部门抽检为辅,查出问题限期整改。

检查内容主要有:
(一)电气装置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安全检验或试验,禁止安全性能不合格的电气装置投入使用。

(二)长期放置不用的或新使用的用电设备、用电器应经过安全
检查或试验后才能投入使用。

(三)线路和设备绝缘有无损坏、老化,裸露、警示灯、警示牌和标示桩等是否齐全有效。

(四)室外线路是否有悬垂过大、与建筑物太近、固定点脱落等现象。

(五)电气箱、柜、盘、接线盒、刀闸、电门、开关、灯口、插销等是否有损坏,是否有裸露带电部位。

(六)漏电保护器是否按规定使用,是否按规定采取了保护接地(接零),干线是否损坏,支线是否有锈蚀、断线、串接现象。

(七)使用临时线是否办有手续,架线是否合理,开关选用、安装是否正确,有无专人管理。

(八)电气设备附近是否堆有杂物、易燃易爆物品,室外电气设备是否有防雨措施。

(九)危险环境的电器、线路、照明是否符合要求。

(十)安全防护用具的保管、使用、配置是否合理、齐全、有效。

(十一)变配电室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记录齐全程度。

(十二)有无违章操作。

十四、电气事故的处理
处理原则是:尽快消除事故点,限制事故的扩大,解除人身危险,使国家财产少受损失,排除故障后尽快恢复供电,并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处理事故。

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抢救触电者;当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断开电源,采用专用的消防器材进行灭火(干粉、1211等灭火器)。

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向上级汇报。

十五、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负责监督实施并解释。

十六、本制度自发文起实行。

杭州杭重威施诺机械有限公司
二○一○年五月二+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