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一开学第一课:扬帆起航,追逐梦想(共50张PPT)

高一开学第一课:扬帆起航,追逐梦想(共50张PPT)

新高一入学主题班会
目录
一、认识高中 二、班级文化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一、认识高中
而整个高中阶段将决定 你的未来何去何从。
从初中到高中,你已完 成人生历程中一次具有转折 意义的提升。
一、认识你自己
高中与初中的区别: ● 1、初中学习方式以模仿和记忆为主,而高中 则是以理解和应用为主,要求学生要有更强的 分析、概括、综合、实践的能力,要将基本概 念、原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为了梦想,我拼搏…… 那么,我们的梦想是什么……
未名湖
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哈工大 (HIT),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 制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 入选“2011计划”、“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 培养计划”,为“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卓越大学联 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主要成员,
完成。劳动委员要提前通知并监督检查到位。
二、班级文化
开学第一个月主题: 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记
● 习惯是一个人的资本,你有了好习惯, 你一辈子都有用不完的利息;
● 你有了坏习惯,你一辈子有偿还不了的 债务。
目录
一、认识高中 二、班级文化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初入高中如何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 第一,树立一个信心:我能行 ● 第二,创立一种学风:认真 勤奋 钻研 求实 ● 第三,培养一个习惯:自觉 自愿 ● 第四,创设一个环境:安静 整洁 文明 有序
高一学生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
对快节奏的生活不适应,感到心理紧张; 对严格的学校管理不适应,感到压力大; 对学校集体生活不适应,感到人际关系紧张; 对学校学习训练不适应,感到心理疲劳; 对远离亲人不适应,感到孤独; 学生差异带来的适应问题。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优秀生的十大秘诀
1、思想纯净。 2、优良的学习习惯。(特别是高效、主动和自 觉学习的意识)。 3、远大的梦想执着的追求。 4、善于利用相关资料与开阔的视野。。 5、随处学习。 6、善做笔记。 7、书写整洁。 8、及时反省。 9、沟通合作。 10、自我测查。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学习方法(学习习惯)
1.能自主独立地完成预习任务,做到课前心中有数。 2.能主动地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做到课后查漏补缺。 3.高质高效地抓住课堂45分钟,不仅要吸纳知识,更要提升能力。 4.能够发现别人不易察觉的学习问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5.能够规范有效地利用空闲时间、边角余料时间,如课前、睡前、餐厅、宿舍时间。 6.可以合理有效地分配学习时间、精力,各科均衡发展。 7.积极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并有问题生发。 8.可以敏锐地感觉到自己近期的学习状态,并自行调整或找老师解决。 9.要坚持归纳总结,进而摸索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 10.学会合理利用各种类型的资源,课本、练习、试卷、笔记、 老师、同学等等.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心理要健康
1 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2 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3 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4 容纳他人,人际和谐 5 调控情绪,心境乐观 6 行为合理,人格完善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刚进入高中,我想通过我自 己的眼睛来观察你们,无论你以前 是多么优秀,也无论你过去是如何 的淘气,那只是你的过去,我愿意 用我的眼光重新审视你们。我愿意 用美好的眼睛来看待你们的一切, 希望在未来的岁月里,用你们的实 际行动,用你们辛勤的汗水书写属 于你们自己的人生,用你们心灵的 彩笔,描绘你们自己美好的蓝图,
二、班级文化
集体意识:
● 自然界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 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 生效应”。事实上,我们人类群体中也存在“共生效应”。英 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了25位诺贝尔获 奖者,便是“共生效应”一个杰出的典型。
不许随意讲话、大声喧哗;不许睡觉,做任何和学习无关的事情。 ● 4、自习课、晚自习认真做好作业,做好复习和预习工作;不准随意抬头,
桌上的书不高于五本,不得拿出和学习无关的物品。 ● 5、周末自己整理一周学习资料,做好错题订正集,做好个人资料。
二、班级文化
卫生值日要求:
● 1、值日生必须认真值日,不得出现无值日现象。 ● 2、负责卫生的同学必须在早上7:20前,下午6:20前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第三,要养成定期整理知识的习惯。
整理知识可以从横向角度,也可以从纵向角度, 但基本的方法都是简化。简化的过程既是将所学 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过程,又是对所学知识 进行综合、提炼的过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巩固所学知识。要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 记笔记,课外学习中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自己的思 维力、观察力、阅读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 力等。特别是对每学一个知识后对自己的认知进 行再认知,多问几个“为什么”,从而对所学知 识了解更加深透。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第一,要迅速转换自己的角色。
应该反复提醒自己:我是一名 高中生,并以高中生的标准来 要求和衡量自己,尽快促成自 己角色的转换,为适应高中阶 段生活奠定基础。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第二,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高一新生中对待学习往往存在着两种态度和观点 :第一种是:“不管时间够不够,车到山前必有 路”。第二种是“为了三年有出路、宁可粉身又碎 骨”。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前 者缺乏明确的目标,对自己的将来和前途听之任 之;而后者却有可能因为目标太高、心理压力太 重而与大学梦失之交臂。
● 只有优秀的集体,没有优秀的个人;真正优秀的个人,只能从 优秀的集体中产生。
● 进入状态的速度,就是接近成功的速度,一个班级如此,一个 集体也是如此。
二、班级文化
纪律要求:
● 1、任何人不得迟到、早退、缺席。 ● 2、任何人不许将通迅工具、课外书籍、充电器、等带到班级。 ● 3、任何人上课必须认真听讲、记好课堂笔记,积极思考老师布置的作业;
我愿意做你们的忠实的见证人。 希望新学期是一个美好的开
端,从此我们班在大家的努力下不 断迈上更高的台阶!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第四,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会方法。
较之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学习负担及压力明显 加重,不能再依赖初中时期老师“填鸭式”的 授课,“看管式”的自习,“命令式”的作业, 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巩固知识的能 力,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 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 点广的特点,自己主动探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 习方法。
二、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是社会群体的班级所有或部分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 态度的复合体。既包括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人际环境、班级风气等软文 化,又包括班级的墙报、黑板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硬文化。
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给学生一个舒适和谐的良好学习氛围,对班级的每 一位同学都至关重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共同打造和维护我们的班级文化,遵守 我们的班级规章制度。
一认识高中
高中与初中的区别:
● 2、高中教材知识量明显增大,每门学科都涉 及至很多章节,很多个分支,内容庞杂,头绪 繁多,且环环相扣,不可或缺。
一、认识高中
高中与初中的区别: ● 3、理论性明显增强,能力要求大大提高。高 中学习对理解要求很高,不动一番脑子,就难 以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
南京大学北大楼
香港大学
新加坡国立大学学生宿舍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高中阶段,已经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学
习的终极目标是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为 将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做准备。因此,作 为高一新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个终生学习 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将教会你们如何在这 样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生存、发展。
设有研究生院,拥有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1-2] 学校始建于1920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其创建与帝 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 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 模式办学;1938年1月1日起,学校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并一直沿 用至今;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 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1950年6月,哈工大回到新中国怀抱并进入 全面改造和扩建的新阶段;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
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2] 据202X年9月哈工大官网信息显示,哈工大拥有校本部、威海校区和深 圳校区,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其中校本部校园面积347.49 公顷,建筑面积203.86万平方米 ;专任教师总数为3695人;下辖20个
学院,开办87个本科专业。
北京理工大学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第五、要作好充分的吃苦准备。
步入高一,要面对更概括、更抽象、 更难于理解的课程学习,面对更激烈、 更紧张的竞争环境,面对更长的在校 时间和更远的往返路程,都要求高一 的同学要树立起一种学习意识、高考 意识,做好承受压力、经受挫折、忍 耐寂寞的心理准备。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一、认识高中
高中与初中的区别:
● 4、综合性和系统性明显加强,往往解决一个 问题,还得应用其它学科的知识。
一、认识高中
结论: 如果上了高中,不注意在学习基础知识的
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就 会使学习越来越困难;即使勉强上完高一,也 会直接影响到高二高三的学习。
目录
一、认识高中 二、班级文化 三、老师给同学们的建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