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复合驱调剖技术应用研究
0 。
积 为 主 的葡 I 2 2和 葡 I 2 3 层, 吸液 比例 占 8 4 . 2 , 因 此 剖 面 调 整 也 主 要 是 以 厚 油 层 内 部 调 整 为 主。 2 0 1 1年 7月 空 白水驱 结 束 后 , 对 水驱 注入压 力水平 低、 注 入能 力强 , 存 在强 吸水 单 元 的 9口井 注入高浓 度 聚合 物 进 行深 度 调 剖 。采 用 2 5 0 0万 分 子 量聚 合 物, 浓 度为 1 8 0 0 mg / L ̄2 5 0 0 mg / L, 井 口粘度控制在
葡l I l 9
从 以上分析 可 以看 出 , 一、 二类 油 层经 过长 期水 驱 开发 , 层 间非均 质 严 重 , 层 间矛 盾 突 出 , 三 元 前需
葡I 1 2 3 . 2 4 葡I 2 1 7 . 4 7
葡I 2 2 2 9 . 9
拼 0
含 水 回升 阶段 需要 调剖
1 . 2 . 1 含 水 回升 阶段 , 剖 面动 用状 况 变差 三元 试 验水 驱 阶 段油 层 动 用 厚度 比例 7 8 . 7 %, 聚 合 物前 置段 塞油 层 动 用 比例 上 升到 8 5 . 5 , 注入 三元 主段 塞含 水下 降 到低 值期 阶段油 层动 用 比例达 到 8 8 . 3 9 , 5 , 三元 主段 塞 后期 含 水 回升 阶段剖 面 出现 反转 动用 比例 下 降到 7 7 . 3 。 1 . 2 . 2 含 水 回升 阶段 , 采 出井 化 学剂 浓度 上升 速度 加快 , 部分 井 化学 剂突破 , 含水 快速 回升 。试 验 区注 入 化学 体系 注入 0 . 0 5 P V 之 后 开始 见 聚 合物 。注入 三 元体 系后 , 采 出液 中检 测 到碱 和表 活 剂 最 早 时 间 是0 . 2 4 8 P V, 从 时 间上来 看 均 为先 见 聚 , 后 见表 活剂 和碱 , 三元 体 系在 地层 中运 移 时 间长 , 离子 交换 造成 碱和 表活 剂运移 速 度减 慢 。从 各单 井 见剂 最高 浓度 来看 , 见 剂 浓 度相 对 较 高 的油 井 , 见 剂 时 间较 早 , 化 学剂 突破 后 , 含 水 回升速 度 快 。北 2 —2 0 一P 4 9井在 主段 塞后 期 , 剖 面 出现 反转 , 化 学剂 沿 底部 高渗 层突 进, 化学剂突破 后 , 含水由8 7 . 3 快速上 升到 9 4 .
收 稿 日期 : 2 O 1 3 一O 1 —1 5
北一 区断东 二 类油层 强碱 体系 三元复合驱 矿场 试 验 区位 于 主力 油 层聚合 物驱 已经结 束 的北 一区断 东西部 , 试 验对象 为 萨 I 1 ~9的河道 砂及 有效 厚度 大于 l m 的非河道 砂体 , 其 非均质 明显 。从分 单元动 用情 况看 , 水 驱 时吸 水 主要 集 中在 以分 流 砂体 沉积 为主 的萨 I 7 、 萨I 8 1和 萨 I 8 2单 元 , 这三个 沉积单 元 的平均 渗透 率均 在 0 . 7 5 0 ( m。 以上 , 有效厚 度动用 比例分别 为 5 8 . 1 、 8 4 . 4 和8 4 . 3 9 , 6 9 , 6 , 三个 沉积单 元 吸水 量 占总吸水 量 的 8 4 . 2 。产 液剖面显 示产液 量 主要集 中在 以分 流砂体 沉积 为 主的萨 I 7 、 萨I 8 1
一
类、 二类 油层 三元 复 合驱 在 大 庆油 田 已成功
差异 较大 , 需要调 剖 。
表 1 北 一 断 东 注 入 井 水驱 阶 段分 单 元 动 用 厚 度统 计 表
进 行 了先导 性 矿场 试 验 , 目前 已进 入 工业 性 矿 场试
验 阶段 , 试 验取 得 了 比水 驱提 高采 收率 1 8 9 , 6 以上 的 好 效果 。但 由于一 、 二类 油层存 在 较强 的非均 质性 , 试 验过 程 中表 现 出油 水 井 注采 能 力 差异 大 , 存 在高 渗 透吸水 层 , 造 成单 井 间见 效 差异 大 , 化 学剂 突破早 等 问题 。 因此 , 在 三元 体 系注入 前及 注入 过程 中开展 调 剖技 术研 究 , 以实现 对 试 验 区平 面 和 纵 向非 均质 调 整 的 目的 。 1 三元复合 体驱调 剖 时机 的选择 1 . 1 从 水驱 资料 分 析 , 油 层 动 用差 异 大 , 三元 体 系
1 1 9 2 9 . 8 2 3 . I
M
9
6 2 . 7 5 8 . 1
。
9
m
n U n 4 9 1 36Fra bibliotek加 8 8
类油 层 三 元试 验 区开 采 层 位 葡 I 1 —4油 层 , 属河 流一 三 角洲相 沉积 , 砂岩 组 中P I 2和P I 3 两 个沉 积 单元 的砂岩 、 有效 厚度 大 , 合 计分 别 占到总厚 度 的 6 2 . 7 和7 1 . 4 , 是 渗透 率较 高 的二个 沉积单 元 , 其 砂 体平 面的分 布具有 较严 重非 均 质特征 。由于各沉 积单 元沉 积 环境 的不 同 , 使油 层 的层 内 、 层 间、 平 面 非均 质较严 重 , 该 区平 面渗透 率 分布 范 围 0 . 1 2 0 / - t m 1 . 2 0 0 / x mz , 选 取邻 近 的北 3 —6 —4 4 取 芯井 做非均 质特 征图分 析 , 渗透 率变 异 系数 为0 . 6 9 , 正处 于复合 韵律层 渗透 率变异 系数 0 . 7 1 8和正韵 律 层渗 透率 变 异 系数 0 . 6 6 8 之间 , 反映层 间非均质 性严 重 。 从 水 驱 时剖 面动 用情 况分析 , P I 2和P I 3动用厚 度 比例达 到 9 8 . 8 和 7 7 . 6 9 , 6 , P I 1动用 比例 只有 6 0 . 1 , P I 4动用
作者简介 : 惠婷 婷 ( 1 9 8 8 一) , 女, 技术 员, 本科 , 研 究方向为: 三元 聚驱 。
2 0 1 3 年第 5 期
惠婷 婷 三 元 复 合 驱 调 剖 技 术应 用研 究
9 7
和萨 I 9单 元 , 相 对产 液 量 高达 8 2 , 与 吸水 剖 面接 近, 层 间动 用差 异 大 。 1 . 2 三元 试 验含 水 回升 阶段 , 剖 面 出现反 转现 象 ,
0 O
拈 孔
曲 驺 勰 = 曼 ¨ ∞
要通过调剖减缓层 间矛盾 , 减少 三元体系的低效无 效循 环 。 同时虽然 三元 复 合驱 对剖 面 有一 定 的调整 作用 , 但在 含水 回升 阶段剖 面 出现 反转 , 为提高 试验 效果 , 在含 水 回升 阶段 也需 要 调剖 。
萨l I 4 4 O . 6 1 1 . 3 萨I l 5 +6 l 9 . 9 0 . 2
0 n m1 & 0 仉 3 . 2
3 2 . 8 3 . 8
a 弛 : 踮 ∞ 0 猢
萨1 1 5 +6 2 7 . 2 3 . 8 萨I I 7 7 2 . 9 2 7 . 3 萨I I 8 l 1 2 4 . 6 8 4 . 2 萨l I 8 2 6 7 . 2 4 6 . 9
一
一
& l 8 8 4 . 4 8 4 . 3 8 2 . 6 6 1 . 4
n
合计
4 5 2 . 4 2 1 1 . 2
比例 只有 4 4 . 7 %, 。 从 单 层吸水 量分 析 , P I 3 、 P I 2 、 P I 1 相对 吸水量 分别 占7 4 . 1 A、 o 2 2 . 4 、 3 . 5 , 层 间动用
注入 前需要 调剖
l
8
5
8
8
4
6
8
5
蛾
7
1 1 2 1
4 1
2 . 5
萨I I 2 2 5 3
l 1
9 舢 2 3 7 3 1 主 6 蓍 圳 1 船 1
3 0 . 9
8 . 9
萨I I 3 6 . 2 0 . 9
9 6
内 蒙古 石 油化 工
2 0 1 3 年第 5 期
三元 复合驱调剖技术应用研究
惠婷 婷
( 1 . 东 北石油大 学 ; 2 . 大庆采油四厂试验大 队, 黑龙江 大庆 1 6 3 5 1 7 ; )
摘 要: 三元 复合 驱 同水驱 、 聚驱 一样在 注入过程 中存在 吸 水剖 面分布 不均 匀 , 见 剂时 间差别大 , 存 在 高渗 透吸 水层等 矛盾 , 造 成三元 驱过 程 中采 油井见效不 均衡 、 化 学剂 突破 时 间早等 问题 。 因此 , 需要在 三元复合 体 系注入 前及 注入 过程 中进行 调剖 , 以实现对试 验 区平面和纵 向非均质 调整 的 目的。 本文主要 对 目前 大 庆油 田在 三元 复合 驱应 用 的 高浓 、 高粘 聚合 物调剖 、 复合 离子 调剖 等技 术的作 用机理及 现场 应 用效果进 行分 析 , 总结 出适合 三 元复合 驱 的调 剖 时机 以及 各种调 剖体 系对 油层 的适应性 。 分析认 为 高浓 度 聚合物 调剖 虽然起 到 了一 定 的调 整剖 面作 用 , 但 对 于油层 渗透 率 大 于 6 0 0 x 1 0 - 3 / l m。 、 渗透 率 级差较 大 的井效果 不 明显 。 碱 性环 境 下的复合 离子调 剖及铬 离子胶 联 体 系调剖 在 三元驱 取得 了一 定的效果 。 聚 合物微 球颗 粒调剖 剂 与凝胶 型调 剖段 塞组合 调剖 方式 , 可 以在 三元复合 驱 取得较 好 的调剖 效果 。 该 项研 究 为三元 复合 驱取 得 大幅度 提 高采 收率提供 技术 支撑 。 关 键词 : 三元 复合 驱 ; 调剖 ; 非均 质性 ; 高浓度 聚合物 ; 微 球颗 粒 ; 凝 胶 中图分 类号 : ' r E3 5 7 . 4 6 + 3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6 -7 9 8 1 ( 2 O 1 3 ) 5 一o O 9 6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