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工程结构抗震
烈 人的感觉
度 1 无感
2 室内个别静止中的人 感觉
3 室内少数静止中的人 感觉
4 室内多数人感觉。室 外少数人感觉。少数 人梦中惊醒
5 室内普遍感觉。室外 多数人感觉。多数人 梦中惊醒
6 惊惶失措,仓皇逃出
7 大多数人仓皇逃出
8 摇晃颠簸,行走困难
9 坐立不稳。行动的人 可能摔跤
骑自行车的人会摔倒 10 。处不稳状态的人会
摔出几尺远。有抛起 11 感
12
一般房屋
门、窗轻微作响 门、窗作响
其它现象
悬挂物微动 悬挂物明显摆动,器皿作响
加速度
cm / s2
速度
cm / s
个别: 10% 以下 少数: 10% ——50% 多数: 50% ——70% 大多数: 70% ——90%
普遍: 90% 以上
门窗、屋顶、屋架颤动 作响,灰土掉落。抹灰 出现微细裂缝
一、地震基本知识
2. 地震的破坏作用
滑坡
裂缝
喷水冒砂
错动
一、地震基本知识
2. 地震的破坏作用
房屋倒塌
一、地震基本知识
2. 地震的破坏作用
桥梁断落
一、地震基本知识
2. 地震的破坏作用
水坝开裂
一、地震基本知识
2. 地震的破坏作用
铁轨变形
一、地震基本知识
2. 地震的破坏作用
海啸
二、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地震烈度 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一般而言,震级越大,烈度就越大。同一次地震,震中距小烈度就高, 反之烈度就低。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 地质构造和地基条件等因素尺度。
我国在1980年制定了《中国地震烈度表》。
《中国地震烈度表》将地震烈度分为1-12度。
干硬土上有许多地方出现裂缝,基岩上可能出 现裂缝。滑坡、坍方常见。砖烟囱出现倒塌 山崩和地震断裂出现。基岩上的拱桥破坏。大 多数砖烟囱从根部破坏或倒毁
31 (22-44)
63 (45-89) 125 (90-177) 250 (178-353) 500 (354-707) 1000 (708-1414)
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 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 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 A、中央级、省级的电视调频广播发射塔建筑,国际电信楼、国际海缆登陆站、
国际卫星地球站、中央级的电信枢纽(含卫星地球站)等。 B、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
1. 抗震设防目标
“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
P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 6.(大震)
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
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
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 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损坏——个别砖瓦掉落 、墙体微细裂缝
轻度破坏——局部破坏 开裂,但不妨碍使用
中等破坏——结构受损 ,需要修理
严重破坏——墙体龟裂 ,局部倒塌,修复困难
倒塌——大部倒塌,不 堪修复
不稳定器物翻倒
河岸和松软土出现裂缝。饱和砂层出现喷砂冒 水。地面上有的砖烟囱轻度裂缝掉头 河岸出现坍方。饱和砂层常见喷砂冒水。松软 土上地裂缝较多。大多数砖烟囱中等破坏 干硬土上亦有裂缝。大多数砖烟囱严重破坏
伤寒等) 的建筑等。 C、三级特等医院的住院部、医技楼、门诊部等。
乙类: A、中央级广播发射台、节目传送台、广播中心、电视中心省级广播中心、电视中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
地震分类
? 按地震成因分
天然地震: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 人工地震:因人为因素直接造成的地震。
? 按震源深度分
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60千米 中源地震:震源深度在60至300千米
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在300千米以上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 震级与烈度
地震震级 反映一次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
工程结构
第五章 工程结构抗震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
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 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而引 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
震源、震中、震中距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点。 震中区: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也称极震区 。 震中距:从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点的距离。 震源深度:从震源到地面上震中的距离。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 设计地震分组
在宏观烈度大体相同条件下,处于大震级远离震中的高耸建筑物的震害 比中小级震级近震中距的情况严重的多。
设计地震分为三组
建筑场地的类别
坚硬土层上的刚性建筑、软弱土上的柔性建筑破坏严重。
建筑场地按地震对建筑的影响划分为4类。
建筑场地分类的指标是以场地土的类型和覆盖层的厚度。
3 (2-4)
6 (5-9) 13 (10-18) 25 (19-35) 50 (36-71) 100 (72-141)
毁灭
地震断裂延续很长。山崩常见。基岩上的拱桥 毁坏
地面剧烈变化,山河改观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 震级与烈度
基本烈度
未来50年内可能遭受的具有10% 超越概率的地震烈度值称为该地区的基 本烈度。
相当于475年一遇的最大地震的烈度。
基本烈度也称为偶遇烈度或中震烈度。
设防烈度
一般情况下,可采用地震基本烈度。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 震级与烈度
多遇烈度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出现的频度最高的烈度。也称为 常遇烈度、小震烈度。其超越概率为63.2% ,重现期为50年。
罕遇烈度
建筑所在地区在设计基准期(50年)内具有超越概率2%-3% 的地震 烈度。也称为大震烈度,重现期约为2000年。
M ? log A
里氏地震等级
标准地震仪距震中100km 纪录的最 大水平地动位移,单位为微米
微震--- 2级以下,人感觉不到 有感地震--- 2-4级,人有感觉 破坏性地震--- 5级以上,有破坏
强烈地震--- 7级以上,有破坏
特大地震--- 8级以上,有破坏
一、地震基本知识
1.地震 震级与烈度
3.(中震)
D P
简称为:“小震 不坏,中震可修,大 震不倒”。
1.(小震)
DE Dy
D Du
二、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1. 抗震设防目标
结构延性的概念 (塑性变形性能)
D P
P P max
Py
延性 脆性
D
Dy
Du
延性比
?D
?
Du Dy
二、抗震设防的基本要求
2. 抗震设防分类
设 甲类 防 乙类 分 丙类 类 丁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