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时罐印分析拔罐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罐印,每一种罐印都能体现出相对的应症,现给拔罐的朋友做个参考:(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
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
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
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
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
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
(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
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
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8)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9)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10)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11)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12)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13)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14)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15)刺络拔罐吸出的液体,可表现不同的病情。
一般认为:鲜血显示病情较轻,黑色或淤块显示淤阻较重,黄水显示湿热证,清水显示寒湿证。
若拔罐时出现水泡,这有可能是拔罐时间太长或体内湿热太重,还有的是因为个体体质差异造成。
【关于拔罐问题】拔火罐是非常简单也非常经济实惠的家庭保健治疗手法,大家不妨备一套在家中,并且仔细看完此问与答,说不定会对你和你家人帮助不少哦。
自用和送礼都非常不错,送人健康,绿色环保。
为了方便大家现整理出一些疑问,方便大家了解。
首先提醒大家一件事,在拔罐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营养,多喝水,每天喝一杯红糖水,红糖起到补血、活血、化瘀的辅助作用,可以在拔罐之后立即喝温热的红糖水。
平时多吃补气血的食物,食疗比上医院好多了哦!1、刚开始应该怎么拔罐?拔哪些部位?答:首先拔手心和脚心,先去去病气,手脚心的气比较大,刚开始可能会拔不住,拔一次就少一些病气,所以多拔几次就好了。
然后按开罐图拔。
2.多久拔一次?每罐一次要多长时间?答:如果是平时保健的话,一般一周左右拔一次,每次拔5-15分钟左右。
如果想用拔罐来治病,要进行根治的话,每次就要拔40分钟左右,而且要在原位臵每天拔,拔到没反应为止,这个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毅力坚持的,这就是根治型拔罐疗法,这种疗法更适合于久病不愈的慢性病患者的治疗。
3.拔罐后怎么去分析罐印?(1)罐印紧黑而黯:一般表示体有血瘀,如行经不畅、痛经或心脏供血不足等,当然,如患处受寒较重,也会出现紫黑而黯的印迹。
如印迹数日不退,则常表示病程已久,需要多治疗一段时间。
如走罐出现大面积黑紫印迹时,则提示风寒所犯面积甚大,应对症处理以驱寒除邪。
(2)罐印发紫伴有斑块,一般可表示有寒凝血瘀之症。
(3)罐印呈散紫点,深浅不一,一般提示为气滞血瘀之证。
(4)淡紫发青伴有斑块,一般以虚症为主,兼有血瘀,如在肾俞穴处呈现,则提示肾虚,如在脾俞部位则系气虚血瘀。
此点常伴有压痛。
(5)罐印鲜红而艳,一般提示阴虚、气阴两虚。
阴虚火旺也可出现此印迹。
(6)罐印呈鲜红散点,通常在大面积走罐后出现,并不高出皮肤。
如系在某穴及其附近集中,则预示该穴所在脏腑存在病邪。
(临床中有以走罐寻找此类红点,用针刺以治疗疾患的。
)(7)吸拔后没有罐迹或虽有但启罐后立即消失,恢复常色者,则多提示病邪尚轻。
当然,如取穴不准时也会拔无罐迹。
也不能以一次为准,应该多拔几次确认是否有症症。
(8)罐印灰白,触之不温:多为虚寒和湿邪.(9)罐印表面有纹络且微痒:表示风邪和湿症.(10)罐体内有水气:表示该部位有湿气.(11)罐印出现水泡:说明体内湿气重,如果水泡内有血水,是热湿毒的反映.(12)拔罐区出现水泡,水肿水气过多者,揭示患气证.(13)出现深红、紫黑或丹痧,或触之微痛兼见身体发热者,提示患热毒证;身体不发热者,提示患淤证;(14)皮色不变,触之不温者,提示患虚证;(15)刺络拔罐吸出的液体,可表现不同的病情。
一般认为:鲜血显示病情较轻,黑色或淤块显示淤阻较重,黄水显示湿热证,清水显示寒湿证。
若拔罐时出现水泡,这有可能是拔罐时间太长或体内湿热太重,还有的是因为个体体质差异造成。
4.水疱出现后,皮肤创口处要不要处理?如果处理,用什么方法?拔罐后可以洗澡吗?答:出疱的地方,用针把水放出来就行,不需要消毒处理,完全不存在感染的问题,从拔罐疗法的负压原理上来分析,负压产生的过程,也是真空灭菌的过程,罐内形成负压,空气减少,使细菌缺少生长的条件,所以不会发生感染现象。
从根治型疗法的机理来分析,也是不会感染发炎的,因为拔罐以后,经络和体表皮肤联系更加紧密,体内对体表可以发挥消炎的作用,因此,不必担心发炎感染问题。
拔完后可以洗澡,提倡拔完就洗,开始会疼几分钟,过一会儿就好了,还会很舒服的。
也可以洗完热水澡后再拔,我提倡后者。
注意:天热了其实应该洗热水澡的,不能贪凉,从头开始冲冷水澡。
5.刺血拔罐是在上罐前就刺待上罐区域?还是拔完罐后再刺破血泡?如果刺完再上罐,会不会因为这些针孔在上罐后的极大吸力下形成较多出血?刺血用什么针?答:刺血是在上罐前刺待上罐的区域,刺完后上罐,可能会出很多东西,包括血水、凝血、冻样等等,都是体内现有的垃圾,不刺也会出,不过刺后出得痛快,人也舒服。
但不是总刺就会总有,等垃圾出光了,刺也没有,所以放心地刺吧。
刺血针,现在叫皮肤针,也叫梅花针或七星针。
刺的时候只要用力磕透一点就好,没什么特殊要求。
6.拔罐的补和泄:拨罐可补可泄,补呢,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
如想补肾,就光在肾俞穴拨罐,补胃呢,就在中脘和足三里拔罐,如拔的地方太多,反而会将气血分散,达不到补的效果,反而白白泻耗了气血。
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
但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
所以拔罐也是很有讲究的,不可莽撞行事。
这也是一再提醒虚弱的人从手脚开罐,拔罐的过程中营养要跟上的原因,大家要重视这一点。
7.拔罐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灶反应现象总结如下:头部的反应情况有:头疼、头昏、耳鸣、眼红、流鼻涕、牙痛、出鼻血以及嗳气、打嗝、吐白沫(肺、气管病的反应)、掉头发等,还有上、下牙出现一阵阵凉飕飕出风并伴有扎骨的感觉。
躯干部的反应情况是:发热、发冷、关节痛、盘骨抽搐、全身疼痛、。
发冷时甚至盖被都不感到暖和,直打寒战。
发痒,经常整宿地抓挠也不解痒,这一般是肺病治疗的现象。
更有甚者,有时全身不能动弹,腿脚不好使,这一般是腰腿病治疗中的表现,反应时间很短。
发热的情况一般是低热,持续的时间一星期至一两个月都有,这是自身免疫力在与病灶斗争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应。
脚部的反应情况有:脚臭、脓疱、烂脚丫等。
一般脚部的反应是肾病和心脏病引起的。
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程度不同,病灶反应的现象也不尽相同。
采用排毒拔罐疗法,要事先知道可能出现的病灶反应,才不至于出现时被动,不知所措。
还有许多的病灶反应现象,都要靠每个人自己去体会,去总结,当您体会到了,才会真正理解它。
以下为根治型疗法,一般适用于久病不愈的慢性病患者治疗,如只想做一般保健拔罐可不看。
1.认识根治型拔罐疗法:这是一种综合性疗法,适用于医治人体各种慢性病。
气随血行,脾生血、肝藏血、肝区、脾区是根治型拔罐疗法最常用的部位。
采用此方法,会使患者的身体达到气血畅通、舒筋活络、精神复活、阴阳平衡,而普通拔罐达不到根治型疗法的疗效。
根治型疗法是从脏腑经络的根本上来治疗疾病,把病气完全排除体外,所以叫做根治型拔罐疗法。
2.根治型拔罐的原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体各部分组织和器官,不可能总是处于平衡状态,人体的新陈代谢活动也不可能是平衡的。
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
总有废物未能从体内完全排出,形成了人体内的垃圾。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不平衡的现象可能增多,体内垃圾也会逐渐增多,不同程度地阻塞了经络系统的某一部分,这是气血在经络中运行受阻的一个原因。
人类在大自然的生存过程中,诸如风、寒、暑、燥、湿等外邪可能侵入人体经络,乃至脏腑,引起病变;人们在生活当中,七情六欲等精神上的因素可以导致内因发病,引起病变。
脏腑的病变过程是复杂的生理过程,不一定能够很快会表现出来,有一个变化的过程,在这变化的过程中,脏腑已有病气存在。
这些病气存在于经络的脏腑中,是阻滞气血在经络中运行的又一个原因。
许多人患过某种疾病,打针吃药以后,这些人经常以为病已痊愈,身体正常了。
实际上许多病并没有彻底治好,有些还形成了病灶,一旦条件适宜,又会重发旧病,即便经过打针吃药,也还会产生一些废物和副作用的产物,形成体内垃圾,和病气一道留在体内。
体内垃圾和各种病气是阻碍气血在经络中运行的两大因素。
这许多的体内垃圾和各种病气,像淤泥淤塞河道一样,淤塞人体经络,妨碍气血渗灌全身,所以人们常说“不通则痛”。
根治型拔罐疗法拔出的水疱、赤白黄水、各种稠状物质,就是体内垃圾和病气被排出体外的最好证明。
3、根治型拔罐的特点:(1)重罐:治疗患者的疾病,在第一次上罐以后,还要“重角之”、即重复上罐的意思。
这样,罐口部位出现黄白赤脓水,接着有脓水流出,经过多次重罐,恶物才能被拔净,病就痊愈了。
重罐的过程也是根治型拔罐疗法的基本治疗过程。
在重罐治疗的过程中,罐口部位在经历变色、出疱、排脓水等异物的过程以后,还要经历不再出疱,不再排脓水,罐口部位表面结痂,痂自动脱落,皮肤表面恢复正常这几个阶段,即完成一疗程的治疗。
当罐口部位不感到痛痒以后,无异常表现,才可以停止重罐。
如果皮肤没有完全恢复正常就停止重罐,也就是没拔彻底就停止重罐,皮肤表面会留有病气的痕迹。
这些痕迹能够被皮肤吸收,但是要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大约1~2个月以后就可消失,病气留的多,痕迹也重,吸收和消失的也很慢。
有一些患者,病没有治好就停止了治疗,停止重罐,皮肤上留下了较深的痕迹,经过较长时间仍不见有消失的迹象,仿佛痕迹加重。
这种现象说明这个部位的病灶仍旧存在,而且继续产生病气,病气的继续产生和发展使皮肤痕迹久不消失且加重。
痕迹的消失情况,也可以帮助分析判断病灶去除与否,如果没有去除,就应该重罐,以消除病灶和痕迹。
有人说:“拔罐子容易成瘾,不拔还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