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机加工工艺流程设计

0.16~1.25 0.16~1.25 0.006~0.1
选择表面加工方法
首先应了解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然后考虑:
1)零件的材料及性质。有色金属的精加工不宜采用磨削,因为有色金
属易使砂轮堵塞,因此常采用高速精细车削或金刚镗等切削加工方法
2)零件的形状与尺寸。形状复杂、尺寸较大的零件,其上的孔一般不
基准及其分类
基准及其分类
基准
用于确定零件上 其它点、线、面 位置所依据的那 些点、线、面。
设计图样上所采 用的基准就是设 计基准。
在加工时用于工件 定位的基准,称为
定位基准。
设计基准 工艺基准
定位基准 测量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3、辅助基准 4、主要基准 5、附加基准
在加工中或加工
加工、测量、 装配过程中使 用的基准。
宜采用拉削或磨削;直径大于Φ60mm的孔不宜采用钻、扩、铰等
3)选择的加工方法要与生产类型相适应 。大批量生产应选用高生
产率的和质量稳定的加工方法,而单件、小批生产应尽量选择通用设备 和避免采用非标准的专用刀具来加工。
4)具体的生产条件 。考虑工厂现有的加工设备及其工艺能力、工人的
技术水平,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和工艺手段,同时也要注意不断引进新 技术,对老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挖掘企业的潜力,不断提高工艺水平
装配基准 工序基准
后用来测量工件 时采用的基准
在装配时用来确定零
在工序图上使用的基准。
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相 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
定位基准选择
定位基准
1、粗基准 2、精基准
最初工序中采用毛坯 上未经加工的表面作 为定位基准。
在其后各工序中采用 经过加工的表面 作为定位基准。
工件的装夹
装夹 = 定位 + 夹紧
2)零件的结构形状与外形尺寸。轴→锻件或型材,大件→铸件 3)生产类型和生产条件。小批→砂型铸或自由锻,大批→模锻、
精密铸,减少粗加工量,提高效率
4)充分考虑利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材料。 毛坯形状和尺寸选择: (1)铸锻件毛坯余量应足够大。铸件有夹渣、疏松,锻件有黑
皮、飞边和凹凸不平。
(2)小、薄或组合件可考虑按多件连体备料,加工完成后 再割开。
锻件
机械性能较好,有较高的强度和冲击韧性,但毛坯的形状不 宜复杂,如轴类和齿轮类零件的毛坯常用锻件。
型材 焊接件 工程塑料
包括圆形、方形、六角形及其它断面形状的棒料、管料及板料。 棒料常用在普通车床、六角车床及自动和半自动车床上加工轴类、 盘类及套类等中小型零件。冷拉棒料比热轧棒料精度高且机械性 能好,但直径较小。板料常用冷冲压的方法制成零件,但毛坯的 厚度不宜过大。
定位基准的选择
在机械加工中,无论采用哪种安装方法,都必 须使工件在机床或夹具上正确地定位
六点定位:任何一个未被约束的物体,在空间 有六个自由度。而要使物体在空间有确定的位 置,必须约束这六个自由度
六点定位原理
六点定位原理 一个自由的物体,它对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系来说,有六个活动可能性, 其中三种是移动,三种是转动。习惯上把这种活动的可能性称为自由度, 因此空间任一自由物体共有六个自由度。如图所示,物体的六个自由 度。欲使工件在空间取得唯一位置,则必须限制六个自由度。这就是六点 定位原理。
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
➢ 精度与技术要求:包括尺寸精度、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若能降低精度要求,则可降低加工 难度,减少加工次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
尺寸标注应便于编程且尽可能利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的统一。
➢ 工件材质:零件毛坯材料及热处理要求,是选择刀具(材料、 几何参数及使用寿命),确定加工工序、切削用量及选择机 床的重要依据。
加工 表面
圆柱 孔
平面
加工 方法
钻孔 粗镗 半精镗 精镗、铰 粗磨 精磨 珩磨 研磨
精磨 刮研 研磨
经济精度 等级IT
11~12 11~12 8~9 7~8 7~8 6~7 6~7 5~6
6~7 6~7 5
表面粗 糙度
μm
12.5~25 6.3~12.5 1.6~3.2 0.8~1.6 0.2~0.8 0.1~0.2 0.025~0.1 0.025~0.1
对尺寸较大、形状较复杂的毛坯,可采用型钢或锻件焊 接成毛坯,但焊接件吸振性能差,容易变形,尺寸误差 大。
它是近年来在机械制造业中普遍推广的一种毛坯,其形
状可以很复杂,尺寸精度高,但机械性能差。
毛坯选择
毛坯种类选择 1)零件的材料及对零件力学性能的要求。铸铁→铸件,高强度
→锻件,一般性能→型材或铸钢
(3)不便装夹的零件应加设装夹余料,工艺凸台、凸耳, 最后去除。
工艺路线的拟定
经济精度:在正常加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各种表面不同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加工 表面
加工 方法
外圆柱面 和端面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粗磨 精磨 研磨 超精加工 金刚车
平面
粗刨(铣) 精刨(铣) 粗磨
➢ 结构形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加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尽量避免悬臂、窄槽、内腔尖角以及刚性不稳的薄壁、细长 杆之类的结构,减少或避免采用成型刀具加工的结构,孔系、 内转角半径等尽量按标准刀具尺寸统一以减少换刀次数,深 腔处窄槽和转角尺寸要充分考虑刀具的刚性等等。
➢ 几何关系:视图完整、正确,表达清楚无歧义,几何元素的 关系应明确,避免在图纸上可能出现加工轮廓的数据不充分、 尺寸模糊不清及尺寸封闭干涉等缺陷。
在满足零件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廉价的国产材料,不选贵重紧缺材料。
确定毛坯的种类
与零件的结构形状、尺寸大小、材料的机械性能和零件的生
产类型及毛坯车间的具体生产条件有关。
铸件
包括铸钢、铸铁、有色金属及合金的铸件等。铸件毛坯的 形状可以相当复杂,尺寸可以相当大,且吸振性能较好,但铸
件的机械性能较低,一般壳体零件的毛坯多用铸件。
经济精度 等级IT
11~13 9~10 7~8 8~9 6 5 5~6 6
11~13 8~10 8~9
表3.2~6.3 0.8~1.6 0.4~0.8 0.1~0.4 0.012~0.1 0.012~0.1 0.025~0.4
12.5~50 1.6~6.3 1.25~5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工艺规程设计的步骤 1)分析零件工艺性。 2)选择毛坯。 3)选择定位基准。 4)拟定工艺路线。 5)确定各工序的设备、刀具、量具和夹具等。 6)确定各工序的切削用量。 7)填写工艺文件。
零件加工工艺性分析
零件工艺性包括: 零件结构形状的合理性、几何图素关系的确定性、精度及技 术要求的可实现性、工件材料的可切削性能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