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美丽的纹样》教学设计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适合纹样的概念、骨式、特点等基本知识,掌握其图案装饰的一般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习运用点、线、面等装饰方法和夸张、变形、省略等变化方法对适合纹样进行装饰,力求新颖。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运用所学的适合纹样知识装饰美化生活用品。
教学重点:适合纹样外形和骨架变化的学习。
教学难点:适合纹样的骨架分析和设计要领。
教具准备:课件(适合纹样图片资料)、绘有适合纹样的实物
学具准备:课本、彩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准备及摆放情况。
二、导入阶段:教师展示绘有适合纹样的丝巾、瓷盘等生活用品,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
图案,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像他们一样有美丽的图案呢?手帕、瓷砖、天花板、地毯、美食、园林、窗帘……美丽的纹样装点了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赏心悦目的视觉感受。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纹样的精彩世界,感受美丽的纹样。
板书课题:3、美丽的纹样
三、发展阶段:
(一)发现适合纹样的特征
教师出示两只纸盘,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只纸盘中的纹样,你认为哪种纹样比较适合装饰在圆形的盘中?(鱼形图案)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适合纹样——美丽的图案,设计在一定的形状之中,即使去掉了边框,也仍能显示出原来的形状,这些图案被称为适合纹样。
教师板书:适合纹样
(二)探寻适合纹样的规律
【课件展示不同的适合纹样】
思考:适合纹样有哪些外形?可以用哪些图案内容来设计装饰?发现了哪些图案规律及设计方法?共同总结出适合纹样的设计方法及规律:
1、外形各种各样,以三角形、方形、菱形等简单几何形为多,也有自然形状:花形、瓶
形、葫芦形、叶形……
2、设计图案可有动物、人物、植物、点线面的组合等。
3、两种不同形式:【课件展示纹样骨式】
(1)适合纹样有规律,同样的设计图案按照一定的规律重复排列,表现了美术的韵律美与节奏美。
(适合纹样的骨架可分为离心式、旋转式、向心式、综合式等)(2)适合纹样也有不对称的均衡式。
(三)尝试纹样的绘制方法:同学们和教师在动手尝试的过程中共同总结出设计步骤:
1、首先要选择一个外形,一般选择几何形体。
2、接下来设计图案(设计的图案要适合选择的图形)。
对称式:先画出基本骨架线,再进行图案的设计。
均衡式:将图案根据装饰形状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变形。
(教师根据学生的操作进行提示并适当示范图案细节设计:设计时主体图案构图饱满、巧妙利用点线面的结合、纹样可进行适当变形夸张。
)
3、将设计的图案涂上颜色。
(合理运用色彩搭配。
)
(四)欣赏同龄学生作品,交流欣赏感受,吸取同龄同学作品的优点。
四、创作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形状,根据形状,设计相适应的图案,并搭配上适当的色彩。
五、教师辅导: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将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教师根据需要给予适当适时的指导。
六、展评作品:学生展示作品,引导欣赏评价。
七、课堂小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图案,适合纹样更为人们所喜爱,让我们细心地去观察、去寻找、收集,在下一节课中我们将更深入地学习,尝试用更多的方法、材料去制作适合纹样。
布置学具。
板书设计:
3、美丽的纹样
课件∕均衡
适合纹样
﹨对称
《美丽的纹样》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在教材的把握上比较准确,抓住了教材的重、难点,重点:学会用几何图形、
不规则形及点、线、面来装饰适合图形的纹样。
难点:确定骨架变化方式并利用骨架线来画出适合纹样的结构,并且设计的图案要适应骨架变化产生的美感。
在课前的研讨中我们针对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准确的抓住了教材的用意,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丰富多彩的美丽的适合纹样展现给学生,并且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找出他们规律并用自己的话总结适合纹样的特点,从而突出了重点。
并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并且在此基础上能够再引导学生看教材,掌握了适合纹样的概念。
我通过课件把设计步骤一目了然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知道从那里下手去画,解决了难点,本课我也基本上达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学生基本上了解了适合纹样及特点,能够按步骤动手设计简单的适合纹样,感受到了适合纹样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