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情绪性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量表介绍中国幼儿情绪及社会性发展量表(CITSEA),引进美国耶鲁大学的“幼儿社会性情绪发展评估量表( ITSEA)”,适用于1~3岁的幼儿。
,量表则由幼儿的抚养人填写。
原量表包括171项条目,调整后的量表包括146 个条目。
量表包含4个领域:外化行为域(活动性/冲动性、攻击性/反抗性和同伴攻击性三个因子)、内化行为域(忧郁/退缩、焦虑、恐惧、强迫、分离焦虑和对新鲜事物退缩六个因子)、失调域(睡眠、负性情绪、饮食和感官敏感性四个因子)和能力域(依从性、注意力、模仿/游戏、掌握动机、移情和亲社会同伴关系六个因子)。
量表条目采用三级评分法:0(不符合或极少符合),1(部分符合),2(非常符合)。
评分方法为:先计算每个域的原始总分,得出均分再转化为相应T分。
全国常模为:问题维度 (外化维度、内化维度和失调维度 ) T分> 63分为阳性,能力维度T分<37分为阳性(阳性表示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问题)。
下面为每一领域中各维度的正常范围值:外化行为域参考值失调域参考值反应性/冲动性<1.4睡眠<1.0攻击性/反抗性<1.25负性情绪<1.11同伴攻击性<0.8饮食<1.17感官敏感<1.2内化行为域能力域忧郁/退缩<0.67依从性>0.57焦虑<0.75注意力>0.8恐惧<1.33模仿/游戏>1.0强迫<0.75掌握动机>1.0分离焦虑<1.25移情>0.57新鲜事物退缩<1.5亲社会同伴关系>0.5注:参考值这一列表示幼儿某维度得分在所列范围内正常,反之,则可能存在问题。
量表内容根据幼儿最近1个月的反应,对下列陈述选择最符合该幼儿的选项,0表示不符合或极少符合,1表示部分符合,2表示非常符合。
第一部分不符合部分符合非常符合噪声或强光会使他/她烦躁不安012到新地方感到紧张,要过一会儿才会安定下来(十分钟或更长)012经常弄伤或弄痛自己012遇到挫折时会产生攻击行为012在陌生环境中变得安静,不活跃012被交给新保姆或照顾着时显得烦躁不安。
(可选“不合适”,过去1个月没有新的照顾者)012一叫他/她的名字就答应012做事成功时显得很高兴(如,为自己鼓掌)012玩好后把玩具收拾好012看上去不安、紧张或害怕012不安静,坐不住012玩的时候会非常“兴奋”、“发疯”,控制不住自己012霸道,听不进别人的话012动个不停012某些气味使他/她烦躁不安012晚上睡觉当中会醒,然后需要哄着才能再次入睡012当您要他/她安静下来的时候,就安静下来012哭闹或发脾气直到他/她精疲力竭012不肯吃需要嚼的食物012做坏事,捣蛋,引起大人的注意012努力按照您说的去做012玩玩具的时间达5分钟或更长012拥抱着或者轻拍别人表示亲热。
(可选“不合适”,因为012身体原因不能做该动作)又开始做一些以前小时候的事情(如想用奶嘴)012害怕某些动物012害怕某些东西012害怕某些地方,如商店、电梯、公园、汽车等012当有别人在场时,紧靠着您或想坐在您的腿上012会和您玩球,把球滚到您那儿(或他人)。
(可选“不合012适”,以往内身体原因不能)愿意被他/她喜爱的人拥抱或亲吻012十分吵闹。
经常大声尖叫,喊叫012把吃的东西吐出来012不听话,如您让他/她干一件事情,他/她坚决不干012不顺他/她的心就哭闹012烦躁不安时,主动寻找母亲或父亲012即使遇到困难时,仍然坚持做下去012自己看图画书012当您要离开时哭闹或抱住您不放012担心,焦虑或紧张012紧张或烦躁时感觉不舒服012模仿做一些大人做的事情,如刮胡子012皮肤接触到某些东西而感到不舒服(如,衣服线头,某些012针织品等)当说到他/她的名字时会立即看着您012受伤或被弄痛时没有反应012容易受到惊吓012对他/她喜欢的人显得亲热012很乖,行为举止恰当012喜欢您(父母)甚过喜欢其他成年人012爱笑,经常笑012固执,反抗012某些物体看上去或摸上去不舒服就不愿碰它们012烦躁不安时,很难哄劝使他/她安定下来012在公共场所(离开父母)走掉。
(可选“不合适”,还在012从未到过公共场所)喜欢自己做一些事情012指着要某些东西012指着远处的东西给您看012每次醒来时情绪不好,发脾气012入睡困难或睡不安稳012当你烦恼时会安慰您012给他/她穿衣服、换衣服或洗澡时保持安静012一直看您看着他/她,不愿您走开012给他/她读故事时,能安静地坐5分钟012别人受伤疼痛时显得担心或难过012做了错事后想办法“弥补”012必须抱着才能睡觉012缺少耐心,容易产生挫折感012对别的小孩感兴趣012喜欢做事动脑筋的事,如搭积木012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不包括电视)012对陌生人热情012能察觉到别人的情绪感受012烦恼时一动不动、发呆012别人受伤疼痛时主动去帮助人家,如给他/她玩具012面对陌生成年人会害羞012对他/她想要而不能马上得到的东西能够等待012好哭012当您让他/她模仿有趣的声音时,他/她就能模仿012把一种东西当成另一种东西来玩(模仿游戏),如把香蕉012当成电话喜欢做那些有点难度的事情012喂玩具娃娃或玩具动物或者抱它们012学着拍手或挥手再见。
可选“不合适”,身体愿意不能产012生这种行为该害怕时不感到害怕012和您“开玩笑”或给您一些东西逗您发笑,开心012情绪不稳定,发脾气012教他/她新东西时注意力很集中012没有什么原因,平时看上去不高兴或伤心012不肯吃东西012对新事物感到好奇012夜里尖叫着醒来后,几分钟对人都没有反应(夜惊)012不疲劳时也会吵闹不安012和不认识的儿童一起会害羞012具有破坏性,故意毁坏东西012看上去无精打采012生气或不高兴012从噩梦中惊醒012父母来接他/她的时候,开始瞎闹或不听话。
(可选“不012合适”)爱发脾气012打、咬或踢父母012爱挑食012从远处看到您时,能回应您的微笑012不愿和别的孩子一起玩,社会性退缩012看上去很不高兴、伤心或忧郁012当出现攻击行为时,大人制止他/她能服从012不肯吃某些(种)食物达2天或2天以上012让他/她做别的活动时,就不高兴012故意伤害自己,如撞头012当父母离开时他/她需要5分钟或更长时间才能安静下来012当父母过来接他/她时不理睬父母012当父母来带他/她回家时,发脾气012当看到父母来接他/她时显得很高兴012下午父母接他/她回家时,不喜欢被他们抱。
(可选“不012合适”)您的孩子是否开始说一些由两三个词组成的短句子,如“要果汁”、“妈妈抱”等?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将让您继续回答不同的问题。
请在以下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前打勾。
还没有(将转至第三部分作答)有时(将转至第二部分作答)经常(将转至第二部分作答)第二部分重复别人说的最后几个词或电视广告中的最后几个词012到不熟悉的地方需要过一会才说话012说别人的情绪感受(如“妈妈生气”)012说一些奇怪、令人害怕或令人恶心的事情012在最近1个月内,您的孩子跟别的孩子有没有接触过?PS: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的不同,将让您继续回答不同的问题。
是(将转至第三部分作答)否(将转至第四部分作答)第三部分跟别的孩子玩时,能将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或友好地想别012人请求想要什么东西打、推、踢或咬别的孩子(不包括兄弟或姐妹)012有一个或几个喜欢的朋友(年龄差不多)012捉弄或欺负别的孩子012与别的孩子玩得来012取笑别的孩子012跟别的孩子一起玩过家家012和几个孩子玩耍时,不让别的孩子加入012故意伤害别的孩子012第四部分“与世隔绝”,完全不知道他/她身边发生的事情012回避身体接触012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难以控制的抽搐,如眼、嘴、鼻或腿的012抽动不能控制地发出声音012把食物含在嘴里012非常担心被弄脏012要求身边所有的东西干净或整洁012和别的孩子玩一些相互看或摸隐私部位的游戏012长时间玩弄自己的生殖器012拔自己的毛发(如睫毛、眉毛、头发等)012不看着您,把您的手放在某件东西上,如有发条的玩具,012让您给玩具上紧发条反复地将物体按固定顺序摆放012玩大便012在不应该大便的地方大便(如在地板上)012在不应该小便的地方小便012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扮演同一个情节012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某一特定身体运动(如摇摆、旋转等)012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同一动作或短语012有非常怪异的习惯012吃或喝一些不能食用的东西,如纸或颜料012嚼他/她不应该嚼的东西012过分担心自己的身体012量表解释一、外显行为域包括活动度/冲动性、攻击性/反抗性及同伴攻击三个维度。
【活动度/冲动性】活动度指小儿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活动的数量。
活动度高表现为不分场合,活动过多、无明显目的性,如易兴奋,好哭闹,平时手脚动个不停,显得格外活泼等;冲动性是指儿童的情感活动不能受理性控制而发作性的扰乱现象,如克制力差、容易激惹,易受外界刺激而兴奋等特点。
《建议》:对活动度较高的小儿可适当安排活动量大、接触外界的活动;还应要求他们保持一定的安静时间(在需要时),但是时间不宜过长,以同龄小儿的标准为限。
预防小儿的冲动行为,应从婴儿期就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逐渐学会“等待”;对于盛怒状态的孩子,可采用“冷处理”的方法,使其冲动行为暂时被忽视;父母或教师应避免对小儿冲动、随意性的惩罚,使儿童不断学习用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
【攻击性/反抗性】攻击性是指小儿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个体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反抗性是小儿在受到他人伤害或干扰后进行的攻击,属报复还击。
小儿的攻击性/反抗性,通常发生在父母或他人对其施加权威以阻碍或限制他们时,由于挫折和愤怒而对父母或他人表现出攻击性/反抗性。
表现为不听话、爱发脾气、霸道及打、咬、踢父母等行为。
《建议》:对于经常具有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小儿,在其发生攻击/反抗性行为之后,首先应采取一贯、连续性的、而且具有一定强度的厌恶惩罚刺激。
惩罚必须在攻击行为发生后尽可能快地执行。
实施惩罚时,必须分析被惩罚者的攻击动机,注意被惩罚者的个性以及惩罚强度。
另外,还可以让愤怒的小儿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情绪宣泄,如运动、游戏等。
家长如果能为具有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小儿提供良好的教养方式,并对其进行良好社会交往技能的培养,均可减少小儿攻击性/反抗性行为的发生。
【同伴攻击】小儿的攻击性以伤害某个想逃避此种伤害的同伴为目的的任何形式的行为。
主要表现是在与同伴发生冲突时,咬人、踢打同伴或采取取笑、捉弄别人等敌意性攻击行为。
《建议》:父母在制止小儿攻击性行为后,带他(她)到安静的地方,让其自己反省,学习控制自己,决不可用体罚的方式粗暴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