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复习资料
8.需求价格弹性五种类型:完全弹性、富有弹性、单位弹性、缺乏弹 性、完全无弹性 9.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收入:
1. 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厂商适当降低商品的价格,能使销售 收入增加。因为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大于商品价格的减 少率。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适当增加商品的价格,能使销售 收入增加。因为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减少率小于商品价格的增 加率。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平均不变成本(AFC)定义: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所支 付的不变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C)定义: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所支 付的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ATC)定义:厂商在短期内平均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所支付 的总成本。 总成本定义(TC):厂商在短期内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所对全部生产要素支 付的总成本。 边际成本定义(MC):厂商每增加生产一单位数量产品对全部生产要素 所支付的总成本的增加量。 P119
第十四章
1.流动性偏好: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以牺牲利息收 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2.货币需求动机:
1) 交易动机,指个人或企业需要货币是为了进行正常的交易活动。 为了使收入和支出相衡。出于交易动机的货币需求量主要决定于 收入,收入越高,交易数量越大,为应付正常开支所需的货币量 就越大。
而不是存量。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存量是一定时点上 的存在的变量。 5)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的概 念。而国民生产总值(GNP)则是一个国民概念,乃指某国国民 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自给自足生产等 非市场活动不计入GDP中。 3. GDP=GNP+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本国公民在国 外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关系:我们已经对于任何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来 说,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边际量就会把平均量给拉上,当边际量小 于平均量,边际量就会把平均量给拉低,当边际量和平均量相等,则平 均量达到极值点。在每一产量上,AC曲线的斜率和AVC曲线的斜率是 一样的。因为MC曲线具有先降后上的特点,所以AC曲线和AVC曲线都 具有先降后上的特点,MC曲线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MC 曲线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在AC曲线的下降段,MC曲 线低于AC曲线,在AC曲线的上升段,MC曲线高于AC曲线。类似地,+在AVC曲线的下降段,MC曲线低于AVC曲线,在AVC曲线的上升 段,MC曲线高于AVC曲线。最后,比较图中AC曲线和AVC曲线, AVC曲线降到最低点但是AC曲线并没有降到最低点。AC曲线的最低点 出现的慢于并且高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因为AC曲线不仅包括平均可 变成本,同时还包括平均不变成本。由于平均不变成本的作用。
第五章
1.机会成本定义:机会成本是生产者在放弃使用某一相同的生产要素用 于其他生产用途上所能获得的最高收入。 在短期内,厂商的成本有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种。分别包括:总可变 成本、总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总成本、总成 本、边际成本。 2.总可变成本(TVC)定义: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对可变 生产要素所支付的总成本。 总不变成本(TFC)定义:厂商在短期内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对不变生产
2) 谨慎性动机或者叫预防动机,指为预防意外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
第二章
1.微观经济学定义: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 究,说明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并且改善这种运行的 途径。微观经济学以价格分析为核心,因此也被成为价格理论。 2.微观经济学具体研究对象:个体经济单位,个体经济单位包括单个消 费者、单个生产者和单个市场等 3.需求的定义:一种商品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能够在各种可 能的价格水平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一种商品需求数量影响: 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 品的价格(花卷和馒头)、消费者偏好(加强、减弱)、消费者对该商 品的价格预期(下一期上升,增加现期) 4.供给的定义: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 价格水平下所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的影响因素:该商品的自身价格、生产成本(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 下,利润)、生产的技术水平(成本,利润)、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 者对未来的预期(看好,扩大生产,悲观,缩减生产) 5.商品需求量: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 的需求数量的变动。(点沿线移动) 6.商品需求: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 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平移动对于该 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 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第四章
1.短期生产和长期生产区别: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 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长期是指生 产者足够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间周期。 2.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以生产者是否能够变动全部要素投入的数量作为 标准的。 3.总产量、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则 为对应的边际产量的值,当边际产量曲线为正值,总产量呈上升趋势, 当边际产量曲线为负值,总产量呈下降趋势,当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 为极大值。边际产量曲线先上升到最大值然后下降。所以总产量曲线斜 率先是增加到最大值,然后不断减小。边际产量如果在平均产量曲线之 上,平均产量就会被拉高,边际产量如果在平均产量之下,平均产量就 会被拉低。不管是上升还是下降,MPL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PL曲线的变 动。又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PL曲线是先升后降的,所以, 当MPL曲线和APL曲线相交时,APL曲线必达到最大值。 P107曲线图 4.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情况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 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者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 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 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一 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这便是边际报 酬递减规律。
3. 对于单位弹性的商品,厂商无论是增加商品的价格还是减少
商品的价格,都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无影响。 10.影响商品需求弹性因素:
1. 商品的可替代性 2. 商品的用途广泛性 3. 商品对消费者的生活重要程度 4. 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5. 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11.“谷贱伤农”原理及现象:现象:在粮食丰收季节,积累了不少的粮 食,农民的粮食收入反而减少了。 原理:假设需求量等于销量。因为积累了粮食以后,农民为了卖出粮 食,竞相降价,因为农产品的价格的需求弹性小于1,当农产品价格发 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在价格下降时,农产品均衡数 量上升的幅度要小于均衡价格下降的幅度,而农民的销售收入等于价格 乘以需求量,所以总体来说农民的收入下降了。
第十一章
1.外部影响:单个消费者或生产者的经济行为对社会上其他人的福利没 有影响,即不存在所谓“外部影响”
第十二章
1.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2.国内生产总值定义:经济社会(即一国或者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同质的。2.所有的资源具有流动性。3.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4.市场上 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的无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都是被动接受 市场既定的价格,称为价格接受者。 4.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厂商的边际收益MR等于厂商的边际成本MC 5.垄断市场定义: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唯一一个厂商的市场组 织。垄断的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 条件:1.市场上只有唯一的一个厂商生产和销售该商品2.该厂商生产和 销售的商品没有任何相近的替代品3.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 难或不可能。 6.垄断形成原因:1.对生产资源的独占。该市场上所有的生产资源都被 该厂商所占有,排除了经济中的其他厂商生产同种产品的可能性。 2. 政府的特许。比如铁路运输部门和水电供给部门。3.独家厂商拥有生产 某种商品的专利权 4.自然垄断。安装人多,规模大,成本小 7.垄断竞争市场概念:垄断竞争市场就是市场上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 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8.垄断竞争市场的条件:1.市场上的每种产品之间存在着差别(不同 品牌的饮料和方便面) 2.一个生产集团中的企业数量非常多,厂商都认为自己对市场的影响很 小,所以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因此也不会招引竞争对手的报复措 施。(餐饮业,理发行业) 3.每个厂商的生产规模很小。进入和退出一个生产集团比较容易。 9.寡头市场的概念:寡头市场又称寡头垄断市场,是一个行业中少数几 个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组织。
第三章
1.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和总效用(total utility):总效用是指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的总和,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对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 用量的增量。 2.P59边际效用和总效用函数的公式 MU曲线特征和TU曲线特征:MU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是边际 效用递减规律。相应的,TU曲线是以递减的速率的先上升后下降的曲 线。是总效用曲线。当MU曲线为零时,TU曲线达到最高点,当MU曲 线为正值时,TU曲线呈上升趋势,当MU曲线为负值时,TU曲线呈下 降趋势。如果效用曲线是连续的,则每一消费量上边际效用曲线上的点 的值是总效用曲线的斜率。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消费数量保持 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 品连续增加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是递减的,这便是边际效 用递减。 4.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 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5.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或 者说,它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 品的所有组合的。 6.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