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痰湿质.ppt
中医体质养生指导痰湿质.ppt
②家族有痛风病史者,应避免进食高 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骨髓、海 味、虾蟹、浓汤(浓肉汤、鸡汤)等 含嘌呤最丰富;菇类、豆类、菠菜 及发酵食物等亦含一定量嘌呤。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二、起居调摄建议 :
避免抑郁恼怒,以防肝郁气滞而致 气滞津停,痰湿内生而发本病。
在阴雨季节,避免湿邪侵袭;避免 凉水沐浴,坚持洗热水澡;不宜居 住在阴冷潮湿的环境里;衣着尽量 宽松,并用棉、丝、麻等透气散湿 的天然纤维,以助于津液的循行、 减少肌肤的湿气。
公孙穴: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 底部的前下方。
2020/7/26
经常轮流按压腹 部穴位
促进腹部脂肪的 分解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五、方药干预:
中成药: 平胃散、香砂平胃散或参苓白术散
【作用】燥湿祛痰,行气健脾。 【用法】口服,一次6克,一日2~3次。
汤剂代表方:参苓白术散 【组成】太子参或党参20、白术15、茯
一、膳食建议:
适合体质的食物:多吃清淡的天然食物、 蔬果,多摄取能够健脾利湿、宣肺化痰 的食物,遵守“五低一高”的原则(低 热量、低糖、低盐、低脂、低蛋白、高 纤)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饮食宜忌:
①肥胖者远离油炸食物,少吃肥肉、 黄油、动物内脏、速食面、糕点、 汉堡、炸鸡、汽水、可乐、果汁、 冰淇淋、炒干货、巧克力、各种酱 菜及腌制食品。
主要是从控制食欲及调 整内分泌方面着手。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体表穴位按压:
调整消化、排便、水分代谢及内分 泌的功能。
➢三阴交穴:内踝沿胫骨后缘上 行3寸,约4横指宽处。 ➢阴陵泉穴:在小腿内侧,当胫 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丰隆穴: 外踝尖上8寸,條口穴外1 寸,脛骨前嵴外2橫指處。
痰 湿 质 的 特 点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 多善于忍耐。
发病倾向: ➢ 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证 。 ➢ 现代医学的肥胖、冠心病、糖尿病、高
脂血症、高血压病、脂肪肝、痛风、月 经不调、脑中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 。
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湿 环境适应能力差。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晚上睡觉前用温热水(40~50℃) 泡脚15~20分钟,泡脚时水量要没 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微微发红,能 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高血压、心脏 病及中风等疾病。泡完脚后要多喝 水,及时补充水分。
日 常 养 生 建 议 与 方 药 干 预:
四、推拿按摩法:
耳穴按压:穴位一紧一 松有节奏地按压,每次 轮流按压穴位5分钟, 每日3次。
痰 定义:
湿
由于水液内停而痰湿凝
质
聚,以粘滞重浊为主要特征
的
的体质状态。
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点
痰 湿 质 的 特 点
形体特征:
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
常见表现:
➢ 主项: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粘, 胸闷,痰多。
➢ 副项:面色淡黄而暗,眼胞微浮,容易 困倦,平素舌体胖大,舌苔白腻,口粘 腻或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甜 粘,大便正常或不实,小便不多或微混。
苓15、甘草5、白扁豆15、薏苡仁30、 淮山30、莲子肉10、桔梗10、砂仁5 【作用】健脾益肺,化痰除湿。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