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

鱼类

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地方名鲩鱼。咽齿2行,体棕黄色, 每一鳞片有黑色边缘,各鳍灰色。 主要以水草为食,生长迅速,最大 可达35kg。
辐鳍亚纲 鲤形目
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鲢鱼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地方名白鲢。咽齿1行性活泼,主 食浮游植物。生长快,个体大, 最大个体可达35kg,我国南北池 塘、水库、湖泊都可养殖。
是总鳍总目中唯一现存的鱼 类。1938年12月22日在非洲东南 沿海水深约80米处,捕到第一尾 体长约1.5米,重约58公斤的矛尾 鱼时,曾轰动一时,是动物界最 珍贵的“活化石”。
矛尾鱼体长约1-2米,重约1380千克;体蓝色被圆鳞;肉叶状 偶鳍上覆盖鳞片,内部的鳍骨与 陆生脊椎动物的肢骨极为相似; 肉食性,肠内有螺旋瓣;动脉圆 锥发达;卵胎生;生活在50-500 米海洋中。
流线型(纺锤型)体形 ——快速游泳鱼类的体形特征
鱼类的尾鳍:
歪尾型 如软骨鱼类 原尾型 如幼鱼和肺鱼 正尾型 为绝大多数硬骨鱼的尾鳍类型
脊索
脊椎
原尾型
歪尾型
正尾型
侧线
鳔 肾
肌节 鳍条 支鳍骨 脊柱 脊髓 脑 出鳃血管
嗅球
膀胱肛门卵巢胃源自泄殖孔肠脾
入鳃血管
肝 心室
幽门盲囊
动脉球
内部结构:皮肤,骨骼,肌肉,消化,呼吸,循环,神经,排泄,生殖
孔鳐 Raja porosa
体平扁,体盘斜方形、圆形或犁 形。吻呈三角形突出或稍尖突或较钝 圆。尾部粗大,尾鳍发达,或尾稍粗 大,尾鳍不发达或无尾鳍,一般在尾 部有2个背鳍,胸鳍扩大,是主要运 动器官。
origin: china eastern and yellow sea season: all year
全头亚纲 —— 银鲛
硬骨鱼系:内鼻孔亚纲
肺鱼总目—— 肺鱼 总鳍总目 —— 矛尾鱼
辐鳍亚纲 —— 鲟形目,鲱形目,鲤形目,
鳗鲡目,鳕形目,鳢形目,合鳃目,
鲽形目,魨形目,等等。
软骨鱼和硬骨鱼的主要特征比较
软骨鱼与硬骨鱼的主要特征比较
软骨鱼:软骨;楯鳞;口腹位,肠中有螺旋瓣;鳃裂
直通体外,无鳔;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歪尾型。
鲱鱼 clupea harengus pallasi
鲤形目 Cypriniformes
上颌口缘由前颌骨与上颌骨组成,或仅由前颌骨 组成。上下颌一般无齿,犁骨无齿,下咽骨具咽 齿。体被圆鳞或裸露,侧线完全。背鳍1个,一般 无硬棘,胸鳍下位,若有腹鳍为腹位。有韦伯氏 器官(鳔骨),若有鳔则为喉鳔。我国有6科600种 左右,均为淡水种类,许多为淡水养殖品种。
银鱼 Protosalanx hyalocranius
大麻哈鱼 Oncorhynchus keta
凤尾鱼、沙丁鱼、鳓鱼、斑鰶等
辐鳍亚纲 鲱形目
为真骨鱼类中较原始的类群。有些种类为世界性分布, 并在渔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接近世界总鱼产量的 30%。广泛分布于寒带、温带和热带水域,海水、淡 水和溯河种类均有。
广东主要养殖鱼类
鲤形目,鲤科——鲮鱼
鲮(Cirrhinus molitorella) 是我国南方水域的底层鱼类, 为南方各省的重要养殖鱼类, 鲮鱼罐头远销世界各地。
鲮鱼
鳗鲡地方名鳗鱼、鳝鱼、白鳝、青鳝等。体长蛇形,尾部侧扁。我国 南北方均有分布,除我国外也分布于日本、朝鲜等国。鳗鲡经济价值 很高。多在淡水区索饵,食小鱼、小螺、虾、蟹、水中昆虫等。成鱼 体长一般300—400mm,500—1000g左右,大者有1300mm,重达 5kg。性成熟后于深海生殖,卵浮性,仔鱼柳叶状,也称柳叶鳗,营漂 流生活。经变态,约120mm左右,体似成体,称幼鳗,游至岸边,入 河生长。鳗鲡肉质细嫩、味美,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营养价 值高,为高级食用鱼类,也是名贵的出口鱼类之一。群众认为是滋补 品鱼类,主治肺结核经久不愈,身体衰弱等。
视神经(Ⅱ)

间脑底的血管囊发达 感受水深和压力
滑车神经(Ⅳ) 动眼神经(Ⅲ)
小脑发达 协调肌肉运动
小脑
听侧区 内耳
第四脑室
延脑
外展神经(Ⅵ)
下颌支 舌颌支(Ⅶ)
三叉神经(Ⅴ)
五部脑 10对脑神经
听神经(Ⅷ) 舌咽神经(Ⅸ) 喷水孔
迷走神经(Ⅹ)
脊髓
嗅觉器官:发达(尤其是鲨鱼)。由一对外鼻孔和一对嗅囊相连。 听觉器官:仅有内耳,主要司平衡觉。
鱼类骨骼
附肢骨骼:奇鳍骨、偶鳍骨及其带骨
第二背鳍 锥棘
尾鳍
脊椎 臀鳍
第一背鳍 胸鳍
鳍条 支鳍骨
肋骨
头骨 眶
前颌骨 上颌骨
腹鳍
肩带 腰带
鳃盖
齿骨
硬骨鱼类的躯干部肌肉
具肌隔、分节呈锯齿状排列的躯干部肌肉 是游泳前进的主要动力
鱼类的消化系统结构组成 及其对水环境和食性的适应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 咽 食道 胃 肠 口、牙齿、 鳃耙、肠
中华鲟 Acipenser chinensis
中华鲟分布面最广,经济价 值较高,已成为我国的淡水 养殖品种。
白鲟Psephurus gladius 是我 国特有的大型珍稀鱼类。
辐鳍亚纲 鲟形目
绝大多数内骨骼为软骨,歪尾型。吻长,口腹位。有动脉圆锥,肠具螺旋 瓣。是一类生长较快的大型经济鱼类,为我国名贵鱼类 。
鳙鱼 Aristichthys nobilis
地方名花鲢、胖头等。头大,约为 体长1/3,性不善跳跃,较易捕捞。主 食浮游动物,生长快,个体大,最大 个体可达45kg。
鲤形目 鲫鱼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 origin: all china river season: all year
板鳃亚纲 鲨目 日本锯鲨Pristiophours japonicus
吻呈剑状突出,两侧缘具锯齿。腹面鼻孔前 方有一对皮须。喷水孔大,眼上位,具瞬褶。
日本锯鲨Pristiophours japonicus, 黄海、东海、南海均有分布,底栖, 食甲壳类和蠕虫,体长可达4米,肉 质很好,但产量不多。
4.1.1 鱼类在系统演化中的进步性特征 4.1.2 鱼类的主要结构和功能
(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特征)
4.2 鱼类的分类
4.1.1 鱼类的进步性特征
1、鱼类开始具有上下颌,进入颌口类的行列。颌的出现, 加强了动物个体主动捕食的能力,扩大了食物的范围, 有利于脊椎动物自由生活方式的发展。
2、鱼类开始具备成对的附肢,即一对胸鳍和一对腹鳍, 偶鳍的出现,大大加强了动物的运动能力,并为陆生 脊椎动物的四肢打下基础。
澳洲肺鱼 Neoceratodus forsteri
非洲肺鱼 Protopterus annecteus
美洲肺鱼 Lepidosiren paradoxa
内鼻孔亚纲 Choanichthyes 具内鼻孔;有肉质桨叶状偶鳍,其鳍 内有分节的基鳍骨支持,外被有鳞片, 故也称肉鳍亚纲(Sarcopterygii)。该亚 纲鱼类较少,分布面小,现存种类分 为2总目7种,主要见于美洲、非洲和 澳大利亚等地,我国不产。
扁头哈那鲨Notorhynchus platSyecaesopnh: aSulumsmer and Autumn 体灰褐色,散布着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鳃孔7对。头宽扁,前端圆
钝。广泛分布于地中海,印度洋及太平洋西北部各海区。我国东海、黄 海、南海都有捕获。为近海底层栖息鱼类,游泳滞缓,但性颇凶猛,以 小型鱼类及甲壳动物为食。卵胎生,每胎10余仔。成鱼长3-4m,近 300kg,肝含油量高达65%-70%,肉可食用。
鲤科鱼类的韦伯氏器有听觉作用。 视觉器官:角膜平,无折光作用;
晶体大圆,起聚光作用。 无眼睑和泪腺。 侧线: 感觉水流和水中动物肌肉收 缩形成的微弱电流。 有利于取食、避敌和求偶。
硬骨鱼的渗透调节
淡水鱼类:肾脏排水 吸盐细胞吸盐 食物摄取盐分
海水鱼类:吞入海水 泌盐细胞排盐
软骨鱼的渗透调节
血液中保持2%的尿素
循环系统 液体:血液、淋巴液 管道:血管、淋巴管
静脉 静脉窦 心房 心室 动脉圆锥
软骨鱼的心脏 一心室一心房
鱼类的血液循环:
单循环
心脏 动脉 鳃 组织器官 静脉
大脑背壁很薄,无神经组织,主要 由神经细胞组成嗅脑;腹面是纹状 体。为嗅觉和运动调节中枢。
大脑半球 松果体
间脑
中脑视叶
嗅球 嗅束
浅眼支
深眼支
3、鱼类开始具有一对鼻孔和内耳的三个半规管,加强了 嗅觉和平衡觉,为脊椎动物嗅觉、听觉的最基本结构 类型。
4.1.2 鱼类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外部形态:身体分区——头部 躯干部 尾部
体形,头部结构,鳍(背、尾、臀、腹、胸鳍),鳞片,侧线等
头部
躯干部
尾部
口 眼 鳃盖 胸鳍
背鳍 腹鳍
肛 臀鳍 侧线
尾鳍
鱼类不同的体型是与其在水中的不同生活方式相适应的
鲤 Cyprinus carpio
口前位,须2对,咽齿3行。杂食性,杂 食性,分布面广,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重 要养殖对象;
青鱼 Mylopharyngodon piceus
地方名黑鲩。咽齿1行,吻较尖, 体青黑色,以螺蛳、蚬、蚌等为食。 大个体可达50kg。
辐鳍亚纲 鲤形目
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青、草、鲢、鳙
消化腺:肝脏 胰脏
肛门
鱼类的呼吸
硬骨鱼的呼吸——水流的出入
鳃耙
鳃丝
鳃耙
鳃小片
鳃弓
鳃弓
血流方向
鳃丝
鳃小片 水流方向
➢ 气体交换面积大 ➢ 壁薄 ➢ 丰富的毛细血管 ➢ 逆流循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