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及解答

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养成亲社会行为》导学案及解答

第11课关心社会亲近社会
第二课时养成亲社会行为
我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谦让”、“分享”、“助人”等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和意义;知道青少年应该从哪些方面为社会做贡献。

2.能力目标:培养亲社会行为的技能,养成亲社会行为的习惯;培养亲近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关心、亲近社会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逐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多为社会做贡献。

我的学习过程:
一、生活引入
为了让社会生活更美好,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学会谦让和分享有什么意义?
(2)我们应怎样恰当地帮助他人?
(3)作为中学生,要积极为社会做贡献,应从哪些方面做?
2、知识点演练
判断下列观点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

(1)谦让并不意味着软弱,而是有涵养的表现。

(2)帮助别人只要出于好心就行,不用考虑方式。

(3)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大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三、题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以下言行有利于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A.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B.参加环保知识宣传活动
C.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谦让他人
D.人心隔肚皮,重要的机会、信息不应该与他人分享
(2)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

关于帮助他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
B.在自己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多借助别人与社会的力量
C.不要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全
D.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
2.材料分析题
2010年1月19日,在世博会倒计时100天之际,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注册志愿者报名工作顺利结束。

据报道,共61万余人报名,成功注册56万余人。

从报名情况来看,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广泛性:报名者分别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以及109个国家和地区,外籍报名者网上报名数量达到3001人。

积极应征志愿者是一种典型的亲社会行为。

这种行为的养成,对于我们形成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有非常重
要的意义。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为了养成亲社会行为我们中学生应怎样做。

四、学以致用
1.举一反三
(1)养成亲社会行为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下列行为不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学校给某班5个“三好学生”名额,班里推荐时,同学们都相互谦让
B.李洋同学把刚买来的数学辅导书给同学们传阅
C.同学们知道刘梅同学因家境贫困而面临辍学时,都踊跃捐款帮助
D.张颖偷偷拿走同桌的钢笔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青少年为社会做贡献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下列青少年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的方式可取的是()
①逃课去社区打扫卫生②为贫困失学儿童献上一片爱心③报名去支援西部大开发④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积极扶助老弱病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严重人员伤亡。

灾情发生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全力抢险救灾。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涌现出无数具有崇高精神和优良品质的英雄,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将激励我们立足本职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

为了倡导同学们向英雄模范学习,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立志报效祖国。

阳光中学团委会决定向全校同学发出倡议,请你把倡议书的内容补充完整。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创造美好社会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要向英雄模范学习,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为再创中华民族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此,我们倡议:①。

②。

③。

阳光中学团
委会
2010年4月25日
附:答案和解析
一、生活引入
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活动、帮助他人等。

(为了让社会生活更美好,我们应多为社会做贡献,做些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事情,诸如无偿献血、爱心捐款、帮助残疾人等。

这些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行为,我们称为亲社会行为。


二、基本功训练
1.知识点学习
(1)学会谦让,有利于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

学会分享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有利于获得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的道德规范。

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

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把自己的欢乐与人分享,会体验到更多的幸福;把自己的生活感悟与人分享,会得到信任和友情;把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与人分享,会有新的提高和收获。

社会是一个合
作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2)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不把帮助当成施舍。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有时帮助他人可能会有危险,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一个在被帮助境地的人往往非常敏感,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否则帮助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伤害。


(3)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我们可以积极参加爱心捐款、宣传环保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社会公益活动。

要善于通过读书看报、看电视、上网等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注祖国建设事业,还要关心身边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积极建言献策。

要多为社会奉献爱心,让社会更美好。


2.知识点演练
(1)正确。

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要求人们谦逊礼让。

谦让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的道德规范。

谦让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

(2)错误。

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方法。

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有时帮助他人可能会有危险,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一个在被
帮助境地的人往往感到非常敏感,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否则帮助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伤害。

(3)错误。

我们中学生虽然现在年龄小,力量单薄,但是可以为社会做许多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为贫困儿童献上一份爱心、宣传环保知识、扶助老弱病残等。

三、题型训练
1.单项选择题
(1)B
(如果你选A,说明你已经懂得读书的重要性;如果你选C,说明你知道谦让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如果你选D,说明你懂得要珍惜机会,保护自己所知的重要信息。

只是你还不明确:只有多关心社会生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谦让是有限度的,对于原则性问题不能谦让;分享就是要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他人,包括重要的机会、信息等。

因为参加环保知识宣传活动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所以正确答案是B。


(2)C
(如果你选A,说明你已经懂得帮助他人时首先需要有真诚的态度;如果你选B,说明你明确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在帮助过程中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如果你选D,说明你懂得一个在被帮助境地的人往往非常敏感,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维护他人的自尊,千万不要把帮助当成一种施舍,否则帮助就有可能变成一种伤害。

只是你还没有审清题意,不明确要选择的是关于帮助他人不正确的说法。

因为有时帮助他人可能会有危险,在帮助过程中要注意自身的安全,所以
正确答案是C。


2.材料分析题
(1)学会谦让,学会分享,学会助人。

(2)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四、学以致用
1.举一反三
(1)D (2)B
2.我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提示:言之有理即可,如:①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②树立回报社会意识,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亲社会行为习惯;③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等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