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卷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卷

盘县第七中学2014年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C )。

A.没有疾病 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D.心理素质高
2.心理学研究表明,( B )会使人身体产生不良反应,变得过敏、反常、猜疑,判断能力下降,情绪低落。

A. 放松
B. 紧张
C. 压力
D. 失眠
3.( C )是指周围环境对个体发出有意或无意的不明显信息,个体接收后,无意间受到了这种信息的影响,做出相应反应的心理现象。

A. 积极暗示
B. 自我暗
C. 心理暗示
D. 消极暗示
4.( C )是指由人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

A. 人格
B. 气质
C. 性格
D. 意志力
5.压力的一般性症候群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警觉期,二是抵抗期,最后是( A )。

A. 衰竭期
B. 疲劳期
C. 搏斗期
D. 下降期
6.可以将压力的原因分为四类:( D )、挫折、心理冲突和不合理的认知。

A. 情绪紧张
B. 心理危机
C. 心理冲突
D. 生活事件
7.( D ),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监控,是指一个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是一个人顺利成才的必备素质。

A. 意志力
B. 情绪管理
C. 自我调控
D. 自制力
8.光环效应又称( D)。

A.首因效应 B. 近因效应 C.刻板效应 D. 晕轮效应9.( B )是指人在面临一些重大事件时,由于无法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而出现的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失衡状态。

A. 心理防御
B. 心理危机
C. 挫折应对
D. 心理失调
10.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称为( A )
A. 从众
B. 依从
C. 服从
D. 遵从
11.对于那些常说“我知道这样做不好,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教师应加强其(D)的培养。

A. 情感方面
B. 判断方面
C. 认知方面
D. 意志方面
12.可采用( B )来治疗失眠。

A.系统脱敏法 B.肌肉松弛法C.自我暗示法 D.行为疗法
13.心理健康的人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 A )。

A.积极的社会功能B.应有的责任能力
C.应有的责任义务感D.道德精神面貌
14.下列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B )。

A、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直接目的
B、以教师讲授为主
C、以学生活动为主
D、有教师指导
15.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C )。

A.焦虑B.紧张C.情绪低落D.注意障碍
16.缺乏对他人的同情与关心,同时缺乏羞耻心与罪恶感,这种心理问题属于( D )。

A.焦虑症B.依赖型人格障碍
C.抑郁症D.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7.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以( B )为主。

A.主体学生 B.正常学生
C.非正常学生D.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
18.下面关于心理咨询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D )。

A.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

B.心理咨询是一种关系。

C.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性的活动。

D.心理咨询面对的主要是精神病患者。

19.在心理异常的判别标准中,以大多数人具有的特征作为正常,偏离大多数人的作为异常,这属于( D )。

A、以经验作为标准
B、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
C、病因与症状存在与否的标准
D、统计学标准
20、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哪一条是不对的 ( C )
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
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
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训练
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二、判断题。

(用“√”或“×”表示,每小题0.5分,共5分)
1、紧张感只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
2、在心理学中性格和气质是同一个意思。

()
3、营造校园文化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
4、梦是一种无意识状态,每个人每天晚上都会做梦。

()
5、情绪管理的金钥匙是ABC理论,是佛洛依德创立的。

()
6、世界精神卫生日是每年的10月10日。

()
7、每个人都容易被催眠。

()
8、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每天需要7-9个小时睡眠时间。

()
9、总是反复检查是否关门,或不停洗手属于强迫症症状。

()
10、心理老师不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具体的困难,而应该帮助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

()
三、简答题。

(共37分)
1、进行放松训练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7分)
2、心理暗示的三大规律是什么?(6分)
3、优化性格的原则和方法分别是什么?(9分)
4、提升自制力的方法有哪些?(任意答出五点即可,5分)
5、什么是光环效应?(3分)
6、心理减压技巧有哪些?(7分)四、案例题(任选其中一个即可,共18分)
案例1
求助者:男性,16岁,某校高一新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随父母来到邻省居住,来到新城市就读高中,入学一个多月来,每日的学习很紧张,很辛苦,有些手忙脚乱,感到疲惫。

求助者不适应学校食堂的饮食习惯,常常听不懂同学们的方言,也不知道该和同学们讲些什么,感觉自己是个外乡人。

学校规定学生在校内不允许使用手机,为此,心情不好,苦闷,有时因想家睡不着。

上课时出现走神,效率不高,无心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就盼着早点回家。

经班主任做工作后,没有明显好转,自己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是独生子,自幼没有单独离开过家,生活上娇生惯养,上高中以前生活上的琐事基本都由父母料理。

自己连衣服、鞋袜都不用洗,认为只有家里才是最幸福的。

多选:(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3分)
(1)该求助者出现的情绪症状包括( AD )。

A.抑郁
B.失眠
C.疲惫
D.苦闷
单选:(2)该求助者最主要的心理问题是( B )。

2分
A.错误观念
B.适应问题
C.想家失眠
D.躯体问题
多选:(3)该求助者遇到的生活事件包括( AD )。

3分
A.异地读书
B.盼望早回家
C.内心孤独
D.不适应饮食
问答:(4)如果你是该同学,如何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和一个长期目标来改善自己的适应问题?(10分)
案例2
某校高一年级Y同学,有一天没有参加课间操并躲在厕所玩手机,恰好被该年级组的一名老师看到将其手机没收了,并且还被老师当场批评教育了。

这位老师并不是Y同学所在班级的任课教师或班主任,因此Y同学被没收手机和批评了,当时就情绪激动得一脚将厕所里的垃圾桶踢翻在地。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Y同学每当想起这件事就感到非常气愤,并且还会对着某一物品谩骂那位老师,并且Y同学只要在校园内看到那位老师就会想起那件事情,情绪中还是带有气愤。

多选:1、Y同学的主要情绪反应是()。

A 紧张
B 愤怒
C 生气
D 沮丧
多选:2、引起Y同学负面情绪的原因有()。

A 手机被没收了
B 逃避课间操
C 被批评
D 不是科任老师或班主任老师
单选:3、引起该同学情绪的非理性信念是()。

A 糟糕至极
B 绝对化要求
C 过分概括化
D 追求完美
4、简答题:情绪管理的金钥匙是著名的ABC理论,请指出其中的A,B,C 分别代表什么并简单描述一下ABC理论的核心观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