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_课件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国古琴艺术
• 琴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 的弹拨乐器之一,《诗经 》、《尚书》等文献中都 对这一艺术形式有所记载 。2003年11月,中 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 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
书法
书法是世界上少数几种文字所有的艺术形式,包括汉字书法、蒙古 文书法、阿拉伯文书法等。其中“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 一种传统艺术。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换言之, 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 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 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 ;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古城丽江
• 丽江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云贵高原 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东经 100.25,北纬26.86,北连迪庆藏 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 西邻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东与四川 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 丽江古城在南宋时期就初具规模, 已有 八、九百年的历史。自明朝时 ,丽江古城称“大研厢”,因其居 丽江坝中心,四面青山环绕,一 片 碧野之间绿水萦回,形似一块碧玉 大砚,故而得名。1961年成立丽江 纳西族自治县,属丽江地区。 1997年12月,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 化遗产获成功,填补了中国在世界 文化遗产中无历史文化名城的空白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开平碉楼。 • 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最迟在明代
后期(16世纪)已经产生,到19世 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 侨历史、社会形态与文化传统的一 种独具特色的群体建筑形象。这一 类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 型别致,分布在开平市的乡村。 2001年06月25日,作为近现代重 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 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名单。 2007年,广东“开 平碉楼与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 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 遗产。中国由此诞生了首个华侨文 化的世界遗产项目。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澳门历史城区
• 澳门历史城区或澳门历史 古城区(旧称澳门历史建 筑群),是由22座位于澳 门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 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以 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 。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 产委员会的2005年7月15 日会议上,获得21个成员 国全体一致通过,正式被 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 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 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龙骨 山。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 遗址。1927年开始发掘,洞内 曾发现3个完整的头盖骨和一些 残骨,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 化石的发现地。山顶洞人代表 一万多年前新人的类型,是研 究人类进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建国以来,又陆续发现了北京 猿人化石,打制石器和用火遗 迹等新材料,是研究人类发展 史和中国原始社会史极其珍贵 的资料。1987年被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西藏布达拉宫
• 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坐落在拉萨河谷中 心海拔3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 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 筑。它由白宫和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 。布达拉宫自公元七世纪起就成为达赖 喇嘛的冬宫,象征着西藏佛教和历代行 政统治的中心。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 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 和谐融洽,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 色之外平添几分丰采。大昭寺是一组极 具特色的佛教建筑群。建造于公元18世 纪罗布林卡,是达赖喇嘛的夏宫,也是 西藏艺术的杰作。1961年,布达拉宫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 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 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苏州古典园林
• 苏州古典园林,指中国苏州市境 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 ,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 苏时(公元前514年),形成于五 代,成熟于宋代,兴旺于明代, 鼎盛于清代。到清末苏州已有各 色园林一百七十多处,现保存完 整的有六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 林有十九处。占地面积不大,但 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 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 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年, 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 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五台山
•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 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 。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 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 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 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 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元上都遗址
• 元上都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盟正蓝旗旗政府所在地东北约 20公里处、闪电河北岸。由我 国北方骑马民族创建的这座草 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 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 产物,史学家称誉它可与意大 利古城庞贝媲美。2012年6月 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会议讨论并通过将中国元上都 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1983年列为四川省自然保护区。 1992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遗 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中国丹霞
• 丹霞,这个术语指的是一种有 着特殊地貌特征以及与众不同 的红颜色的地貌景观(即“丹 霞地貌”),像“玫瑰色的云 彩”或者“深红色的霞光”。 在地质和地貌学层面上,丹霞 可以定义如下:“丹霞是一种 形成于西太平洋活性大陆边缘 断陷盆地极厚沉积物上的地貌 景观。它主要由红色砂岩和砾 岩组成,反映了一个干热气候 条件下的氧化陆相湖盆沉积环 境。“中国丹霞”于2010年8月 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 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 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盛京三陵
• 盛京三陵,指早期的三个清朝 皇家陵寝,即福陵、昭陵和永 陵。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 州召开的第 28届世界遗产委员 会会议批准位于中国辽宁的盛 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 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位于 辽宁的盛京三陵(永陵、昭陵 、福陵),也称东北三陵,是 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 。盛京三陵加上已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的清东陵、清西陵,构 成了一组清朝帝陵体系,浓缩 了清朝的历史。
篆刻
因印章多用篆文刻 成,故称篆刻。篆 刻是一门与书法密 切结合的传统艺术, 迄今已有两三千年 的历史,又称玺印、 印或印章等。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剪纸
•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 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 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 元6实际。窗花或剪画。 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 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 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 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 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 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 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 。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 银箔、树皮、树叶、布、 皮、革等片状材料。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秦始皇陵
• 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北麓。 陵墓建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 年,现存墓封土高40米。陵园布局 仿秦都咸阳,分内外两城,内城周 长约2.5公里,外城周长约6.3公里。 兵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 陵的大型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 现已挖掘四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 方米。能内丛葬大量与真人真马等 同大小的陶制彩绘兵马俑和当时实 战使用的各种兵器。出土文物达万 件之多。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 遗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泰山
•
”了小封来然文泰
的“天禅,文化山
千 古 绝 唱 。
会 当 凌 绝 顶 , 一 览 众 山 小
下 ” 的 赞 叹 , 杜 甫 则 留 下
。 孔 子 留 下 了 “ 登 泰 山 而
先 后 有 十 二 位 皇 帝 来 泰 山
化 双 重 遗 产 项 目 。 数 千 年
遗 产 名 录 , 是 中 国 首 例 自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南京云锦
• 南京云锦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的杰出代表,因其绚丽多姿, 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 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与成 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 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在古代丝织物中“锦”是代 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而南 京云锦则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 之大成,位于中国古代三大名 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 皇家御用品贡品,因其丰富的 文化和科技内涵,被专家称作 是中国古代织锦工艺史上最后 一座里程碑,公认为“东方瑰 宝”、“中华一绝”。亦是中 华民族和全世界最珍贵的历史 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明孝陵
•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 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因皇后谥“孝 慈”,故名孝陵。作为中国明陵之 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 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 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 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 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 陵寝,均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 式营建。明孝陵坐落在南京市紫金 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东毗中山 陵,南临梅花山,是南京最大的帝 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王 陵寝之一。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7届会议2003 年7月3号决定,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莫高窟
• 位于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东麓 断崖上。俗称千佛洞,是世界 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 库。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366 年),以后历代相继凿建。洞 窟分上下五层,高低错落,依 次排列,南北长1600多米。其 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柱窟和 覆斗顶窟。现存已编号洞窟492 个,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 3000余尊,唐、宋木构建筑5座 。1900年于藏经洞发现西晋至 宋代经、史、子、集各类文书 绘画作品5万余件。莫高窟集建 筑、绘画、雕塑于一体,是我 国内容最丰富的石窟艺术宝库 。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 产名录》。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之平遥古城
• 平遥县是山西省晋中市下辖的 一个县,面积1260平方公里, 人口49万,县人民政府驻古陶 镇。平遥县地处汾河东岸、太 原盆地的西南端,与另一座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祁县相毗邻。 同蒲铁路、大运高速公路纵贯 县境。经济以农业为主,主产 粮食、棉花,特产平遥牛肉、 推光漆器等。平遥县为第二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12 月3日平遥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