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立正确审美观-主题班会教学提纲

树立正确审美观-主题班会教学提纲

【DIRECTORY】
一个人的穿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心理需要和审美取向,带有极强的个 性色彩。目前,一部分学生以穿着“奇装异服”为美,在校园中形成了一 股爱慕虚荣、哗众取宠的不良风气。 中学生正确的服饰审美观念要在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基础上,对学 生进行合理的引导教育,我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指导:
活动目标
通过这次班会活动,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确的审
美观,标准的发型,正确的穿着。懂得养成良好的习惯! 学生就像高粱拔节,本身就具有一种青春向上的自然美。 大诗人李白有一句诗“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我觉得
把它引伸到衣着打扮上也是合适的。中学生的美不在于 华贵,带耳坠、戒指反而让人看了别扭。中学生的美在于 自然、青春、朴素。
未成年学生不宜穿奇装异服。主要原因有:
一、挤二、开支加大,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二、开支加大,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三、可能会“顾''外''失''内''”。培根说过:人一旦过于追求外形美, 往往就放弃了内在美。有许多学生为了得到想要的衣服,不顾“家 情”硬缠父母,或是别人穿得漂亮了就妒之、恨之。
四、会给学习、生活带来许多不便,甚至会影响、危及学生的身体 健康或生命安全。如身穿特长、特宽的长裤,无领、无袖的短衫等 奇装异服,在上下楼梯、做实验、上体育课时,极易发生缠绊、摔 倒、划破、溅伤等事故,伤了自己还殃及他人。 总之,学生的穿着打扮应以朴素、简约、整洁、合身为原则,不宜 穿奇装异服
二、当代中 学生陷入审 美误区的成
因分析
二、当代中学生陷入审美误区的成因分析
个体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儿童走向成人的过渡阶段。中学生既有别 于成人,又非昔日幼稚的顽童,其身体和心理都在迅速地成长和发 展。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他们的身体形态和技能,而且他们的审美 观、审美能力都在发展变化,其中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从总体 情况看,第一,中学生的人生阅历不够丰富,同时正在积累之中, 对是非美丑的区分标准模糊不清,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第二,文化 知识水平较低,知识储备正在形成过程中,体系欠完整。第三,没 有系统的审美理论指导,正确的审美观没有完全确立却又处于形成 变化中。这些复杂的变化使得中学生一时难以区分美丑,形成正确 的审美价值取向,因而往往产生审美困惑,陷入审美误区。
家庭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人人都生活在家 庭中,家庭是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中学生的第一任美育老师,这两个“第一” 是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然而,目前针对中学生 的家庭美育存在很多误区。
首先,美育的实施以父母为中心,父母以成人 的标准来要求中学生,甚至将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 加给子女。其次,家长习惯于运用榜样教育,特别 重视精神感召和伦理道德的启迪,忽视了子女成长 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后果常常导致盲目崇拜。再次 ,在家庭美育方式上,偏重家长权威,以训导为主 ,趋于严格管理,家长高高在上地训诲子女,并不 是平等地交流沟通;在家庭美育的角色扮演中,家 长是管理者,子女是被管理者,地位上不平等,而 中学生正处于心理逆反期,这种灌输式强制性的教 育方式,往往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还有一 点就是,在家庭美育过程中,父母单纯的身教和管 教,不利于子女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反而容易使孩 子形成不完善的依赖性人格,在审美价值观的形成 上简单以父母单一标准的审美价值观为准绳,这些 不正确的做法日积月累,就会对中学生审美观的形 成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从而导致中学生的审美误区 。
树立正确的 审美观
奇台一中高二(16)班
1、说活动背景
学情分析
大家都知道学校的校规,那么又有多少人真正遵守了呢?上面 明确的说明了在教室走廊里不追逐打闹、喧哗,不讲粗话脏话, 不开无聊的玩笑,不玩不正当的游戏,做到讲话轻一点,语言 文明一点,走路慢一点;可是我们的行为又是怎样呢?似乎完 全相反了吧! 注意仪表,穿校服,戴校徽,举止文明,见师长同学应主动问 早、问好,进校后要使用普通话交谈。校服,不仅仅是穿,还 要穿的符合中学生的要求。现在,改校服的问题日益严重,校 服,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它能反映出一个学校所独 具的风格特色。所以,校服的合适与否,美观与否,是至关重 要的。
一、学生穿 着“奇装异 服”的心理
原因分析
4、一味追“新”。 一有机会就放开手脚、随心所欲地挥霍金钱,追求高消费,用 金钱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而新奇的服饰是最能引起他们注意 的。有些学生甚至到了“不奇不爱,无奇不买”的地步,走上 了追求怪异服饰的歧途。
5、盲目求“异”。 这里的“异”有双重含义,一是指标新立异的“异”,二是
【DIRECPT引入
理了新发型
你以为自己是这样的
其实是这样的
【DIRECTORY】
代表发言
真正的成熟不是胡须、烟酒和任性的反抗。而是肩膀 上承担起再多的责任,依然能挺直脊梁,满面阳光。
真正的美丽不是长发、耳钉、高跟鞋或者爱与痛的呻 吟。而是,认真执着,像女汉子一样磨练出坚强的意志, 向女神一样修养出丰富的内涵!
一、要把握两个原则:第一,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其次,审美个性受到学 校文化、学习者、消费者、自身自然条件、年龄、性别、时代特色因素的 制约。中学生在服饰审美方面,如果能把握这样一个总原则,就可以逐步 提高服饰审美素质,形成良好的服饰审美修养。
大家都不喜欢校服吗?是校服的问题?还是 我们审美问题?
1、审美偏差。 希望自己的穿衣风格能得到同学的认同、赞美和 羡慕,从而提高自己在同学眼中的地位,满足自 己的物质欲望和虚荣心。
2、疯狂“追星”。 追星”的方式通常是,名人、明星穿什么,他们 也要学着穿什么。于是,我们看到一些学生穿着 NBA球星的队服(仿制)或由明星代言的名牌服 装来学校,甚至在校服内套上“奇装异服”来“ 吸引眼球”。
一、学生穿 着“奇装异 服”的心理
原因分析
3、攀比炫耀。 有些中学生一看到别人穿着名牌服装就眼红,于是千方百计地 缠着家长要钱,买社会上的各种流行服饰,他们根本不顾家里 的经济承受能力,只是为了在人前“扬眉吐气”,和别人比“ 阔”、比“美”、比“富”。
指异性同龄人。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开始对异性同龄 人产生兴趣和好奇,对“爱情”充满憧憬和渴望,在面对自己 喜欢的异性时,他们在口头上不敢表达,但常希望通过“美好 的装扮”来展示自己的魅力。于是,有的学生在穿着上选择了 “奇装异服”,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异性同学的注意,这是其不 成熟心理和幼稚行为的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