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诊断治疗指南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诊断治疗指南


⑴膀胱训练
①延迟排尿,逐渐使每次排尿量大于300ml。 治疗原理:重新学习和掌握控制排尿的技能;打 断精神因素的恶性循环;降低膀胱的敏感性。 禁忌症:低顺应性膀胱,充盈期末逼尿肌压大于 40cmH20。 要求:切实按计划实施治疗 配合措施:充分的思想工作;排尿日记
四、OAB诊治原则 ㈠首选治疗
四、OAB诊治原则 ㈠首选治疗
2.药物治疗
⑵其他: 其他M受体拮抗剂(奥昔布宁、丙哌唯林、普鲁 本辛等); 镇静、抗焦虑药(丙咪嗪、多虑平、安定等); 钙通道阻断剂(异搏停、心痛定); 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消炎痛)。
四、OAB诊治原则 ㈠首选治疗
3.改变首选治疗的指征

四、OAB诊治原则
合并用药的指导原则



小剂量开始用药,逐渐加量直到出现疗效或副 作用; 持续用药2周后评估疗效; ③ A型肉毒毒素、 RTX:仅在症状重、其他 治疗效果不佳时考虑使用。
五、其他疾病中有关OAB症状的诊治原则 ㈠膀胱出口梗阻 ㈡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 ㈢压力性尿失禁 ㈣逼尿肌收缩力受损 ㈤其他
三、诊断
(二)选择性检查
4.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 目的: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能 指征: 尿流率减低或剩余尿增多; 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储留; 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 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 选择项目:膀胱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等
三、诊断
(二)选择性检查
四、OAB诊治原则
(二)可选治疗
4.外科手术 ⑴手术指征: 仅适用于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容量过小, 且危害上尿路功能,经其它治疗无效者。 ⑵手术方法: 逼尿肌横断术、自体膀胱扩大术、肠道膀胱扩 大术、尿流改道术。
四、OAB诊治原则
合并用药的指导原则
①膀胱训练+药物治疗:更易为患者接受 ②一线药物+其他药物: 对有明显神经衰弱、睡眠差及夜间尿频较重者: 镇静抗焦虑药物; 对绝经后患者:女性激素; 对合并有轻度BOO:α受体阻滞剂; 对症状重,尤其合并有显著逼尿肌不稳定着: 1-2种不同治疗机理的逼尿肌收缩抑制剂;
一、定义



尿急: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 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尿频:昼夜≥ 8次,夜间≥2次,平均每次尿量 <200ml 夜尿:因尿意而觉醒排尿的主诉 急迫性尿失禁: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 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 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膀胱感觉过敏: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 现排尿欲望; 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4、其它: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㈢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3.治疗原则 ①以OAB为主要症状者首选抗OAB治疗; ②OAB解除后,压力性尿失禁仍严重者,采用 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的相关治疗。
㈣ 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1.筛选检查 ①排尿困难症状 ②存在明显影响逼尿肌功能的疾病,如糖尿病和脑卒中 ③有逼尿肌功能可能受损的指征,如肛门括约肌松弛和 会阴部感觉明显减退等 ④最大尿流率<15ml/s ⑤排尿困难严重,尿流率明显减低或有大量剩余尿,但 前列腺不大者。
㈣ 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4.二线治疗 ①骶神经电调节治疗 ②暂时性或永久性尿流改道
㈤ 其他



急、慢性泌尿系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感染 急、慢性前列腺炎 泌尿系肿瘤 膀胱结石 膀胱及前列腺手术后膀胱痉挛 上述膀胱局部病变不称为OAB,但在控制和解 除膀胱局部病变后,仍可使用本原则指导治疗, 以缓解OAB症状。

1.筛选检查 ①病史和压力诱发试验提示; ②生育前后和绝经前后控尿功能出现明显变化; ③女性盆腔脏器脱垂。
㈢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2.选择性检查:确定是否合并压力性尿失禁, 以及确定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程度 ①体检:膀胱颈抬举试验和棉签试验; ②尿动力学检查:膀胱测压,腹压漏尿点压或 尿道压力描记; ③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关 闭情况、下移或活动情况。
㈠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常见病因:BPH,女性膀胱颈梗阻 最大尿流率<15ml/s,剩余尿>50ml 充盈性膀胱压力测定及压力-流率测定,确定 有无BOO、BOO的程度,以及逼尿肌功能。
㈠膀胱出口梗阻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治疗原则: 1.针对膀胱出口梗阻的治疗。 2.逼尿肌收缩力正常或增强者可适当辅助使用 抗OAB的治疗; 3.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慎用抗OAB治疗。 4.梗阻解除后OAB仍未缓解者:进一步检查, 治疗按OAB处理。
OAB
无阳性发现
BOO
神经病变
逼尿肌收缩受损
压力性尿失禁
其它
四、 OAB诊治原则

(一)首选治疗 (二)可选治疗
四、 OAB诊治原则
(一)首选治疗

1.行为训练 ⑴膀胱训练 ⑵生物反馈治疗 ⑶盆底肌训练 ⑷其他行为治疗:催眠疗法 2.药物治疗
四、OAB诊治原则 ㈠首选治疗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诊断治疗指南
柯坤彬
内容

一、定义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三、诊断 四、 OAB诊治原则 五、其他疾病中有关OAB症状的诊治原则
一、定义



OAB(overactive bladder)是一种以尿急症 状为特征的症候群 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 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 尿动力学: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它形式 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 OAB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 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
无效; 患者不能坚持治疗或要求更换治疗方法; 出现或可能出现不能耐受的副作用; 治疗过程中尿流率明显下降或剩余尿量明显增多
四、OAB诊治原则
(二)可选治疗
1.A型肉毒毒素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严重的逼尿 肌不稳定; 2.膀胱灌注RTX(resiniferatoxin)、透明质酸酶、 辣椒辣素:严重的膀胱感觉过敏者; 3.神经调节:骶神经电调节治疗,对部分顽固的尿 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
㈣ 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2.选择性检查诊断标准 ①压力-流率测定提示低压-低流 ②无膀胱出口梗阻
㈣ 逼尿肌收缩力受损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3.一线治疗 ①排尿训练,定时排尿; ②在检测剩余尿基础上适当使用抗OAB药物; ③辅助腹压排尿; ④必要时采用间歇导尿; ⑤可加用受体阻断剂,降低膀胱出口阻力。

5.其它: 尿培养 血生化 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
OAB诊断步骤 尿急、尿频、夜尿、急迫性尿失禁
筛选性检查(病史、体检、实验室、泌尿外科特殊检查)
未 发 现 明 确 病 因
可疑或伴有其他病变
选择性检查(病原学、细胞学、影像学、内腔镜、尿动力学) 有 异 常 发 现
继发或伴发的OAB症状
三、诊断
(一)筛选性检查 1.病史 ①典型症状:排尿日记评估 ②相关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便情况 ③相关病史: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治疗史; 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及治疗史; 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史;
排尿日记

姓名: 排尿 时间/尿量
日期: 缓 解OAB
出现改变 首选治疗 指征
二线治疗 辣椒素 电调节 手术
OAB解除后仍尿失禁 按压力性尿失禁治疗
以OAB为主 伴压力性尿失禁
谢谢!
㈡ 神经源性排尿功能障碍患者OAB诊治原则 常见病因:脑卒中、脊髓损伤和帕金森病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能自主排尿并希望维持自主排尿者:无下尿路 梗阻者参照以上OAB治疗原则;有梗阻者按 BOO诊治原则; 3.对不能自主排尿者,按OAB治疗,以缓解症状
㈢ 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OAB诊治原则
⑴膀胱训练
②定时排尿 目的:减少尿失禁次数,提高生活质量。 适应症:尿失禁严重,且难以控制者。 禁忌症:伴有严重的尿频。
四、OAB诊治原则 ㈠首选治疗
2.药物治疗
⑴一线药物:托特罗定;曲司氯铵;索利那新 原理: ①拮抗M受体,抑制逼尿肌收缩,改善膀胱感觉 功能及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可能; ②对膀胱的高选择性作用 ⑵问题:①疗效有待提高;②器官选择性作用还 有待研究,还应进行剂型的给药途径改进
OAB治疗策略 特发性OAB 继发于BOO 继发于神经病变 伴逼尿肌受损 继发于局 部病变
首选治疗 膀胱训练 托特罗定 其它药物
首 选 禁 忌
治疗原发病 伴 B O O 针对BOO治疗 刺激症状者抗OAB治疗 逼尿肌受损慎用或禁用抗 OAB治疗 解除梗阻后仍有OAB 不 伴 B O O
首选治疗 排尿训练 定时排尿 腹压排尿 间断导尿 二线治疗 电调节 暂时性尿流改道 永久性尿流改道
早6:00 中午12:00 下午6:00 午夜12:00
三、诊断
(一)筛选性检查
2.体检 ①一般体格检查 ②特殊体格检查: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 4.泌尿外科特殊检查: 尿流率、泌尿系超声(包括剩余尿测定)
三、诊断
(二)选择性检查 1.病原学检查:炎症; 2.细胞学检查:肿瘤; 3.尿路影像学检查,泌尿系内腔镜:其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