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③ 科学观
美国: 自然、热烈、活力
日本:提炼、敏感、细腻
德国:理性、简约、质朴
世界最环保城
世界最环保城
世界最环保城
世界最环保城
1月21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 未 来能源峰会”上,东道主首次向世人展示了即将 兴 建的全球最环保城市、有着“太阳城”之称的马 斯 达尔城的模型。根据计划,这将是全世界第一座 完全依靠太阳能风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污水、 汽车尾气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环保城”。
第三章
攀枝花
第三章
2 地质条件 影响城市规划与布局的地质条件主要有地表 组成物质、地下水、地震等。 (1) 地表组成物质 (2) 地下水 影响城市选址 地下水质影响着行业布局 地下水开采要统一规划,合理开采 流向决定城市工业和居住区的相对位置 埋藏深度影响建筑物的布局
(3) 地震 地震带分布影响到新城市的选址。 地震影响城市空间形态 地震影响着许多工业布局
第二章
巴西两院会议大厅
第二章
首都大教堂
第二章
国家剧院
二 建筑学简介
1 定义 建筑学是研究建筑物及其环境的学科,它 旨在总结人类建筑活动的经验,以指导建 筑设计创作,构造某种体形环境等等。建 筑学的内容通常包括技术和艺术两个方面。 2 起源 巢居、穴居 →定居 →国家
第二章
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农业文明: 黄淮流域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 尼罗河文明 地中海文明. 3 西方建筑 金字塔
第二章
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部门的纲领性规划, 包括: ① 城市发展的依据 ② 城市的定位 ③ 城市发展模式 ④ 城市发展人口规模 ⑤ 城市整体布局的方案。 城市总体规划的任务: 1)查明城市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历史迹变 2)区域经济布局,城镇体系,总体规划 3)反映因素,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模式 4)选择城市各组成要素用地
第三章

② 影响城市的地域结构和空间结构 平原地区,一般采用团状集中式布局 河谷地带和海岸线,一般采用狭长带状式布局 江南河网密布,一般采用河网分散式布局 群落式城市 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2) 地表形态 ① 直接影响城市布局,用地选择和城市特色 a 低矮山地丘陵可以丰富城市景观。 b 影响城市用地布局。
世界最环保城
建筑: 限高5层 交通:步行、自行车、公共电车取代汽车,到最 近的交通网点和便利设施的距离不超过200米 环境: 运河环绕,林荫步道纵横交错,淙淙流水 为居民带来清凉感觉 城市规划:12米高墙护城,以传统阿拉伯露天市 集为蓝本,街道安装太阳能收集板广吸太阳能(综 合)
世界最环保城
零碳零废物全球首创 太阳能风能发电空调 没有汽车行驶的城市 吸引投资广纳贤才 2006年建立2.5亿美元的清洁技术投资基金
世界最环保城
“太阳城” 7大环保高招
电力: 利用沙漠的烈日和波斯湾的海风造风力和 光电发电厂 能源: 大量种植的棕榈树和红树制造生物能源 不会使用一滴石油,完全实现能源自给自足 节水:污水循环再利用,海水脱盐淡化,中水灌 溉花园、农场
第三章
风向对城市道路和地域结构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布局中,还要从城市结构、道路 走向、绿地分布等入手,改善城市小气候 (3)“城市气候” ①形成原因: a 下垫层产生反射热 b 产业结构决定的 c 城市向大气排放大量污染物
第二章
城市人居环境是以人为中心,由自然实体、 社会实体和建筑物共同构成的城市环境。 什么是人居环境科学呢?人居环境科学是 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 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 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 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 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
古希腊石粱柱结构体系→古希腊建筑
古罗马建筑
法国巴黎
雨果寝室
罗浮宫
巴黎圣母院
4 东方建筑 卜宅→帝王建筑 →天人合一
第二章
5 建筑艺术 凝固的音乐 6 建筑与环境 从人居环境的品质与意境的关系特点,上述历 史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人居环境,提供给人们最 基本的居住空间和风格迥异、千变万化的公共 活动空间。这两种类型的空间构成建筑与城市 的基本元素,满足了人们二元化的公共性和私 密性的需求。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有限,数千年 来自然经济社会与大自然基本做到了和谐相处, 平衡发展。
第三章
3 地形地貌 (1) 地貌类型 主要有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河 流阶地等。主要影响着城市的选址、空间形 态和布局等。 ① 影响城市的选址 平原、河流阶地、冲洪积极扇---最适合布置 城市,我国有80%城市 丘林、盆地、高原------------------次适合布置 城市,15% 山地----------------------------------- 较适合布置 城市,5%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节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过程 一 早期人物 霍华德(1850-1928) 盖迪斯(1854~1932) 芒福德(1895~1990) 道萨迪亚斯(1913~1975) 二 世界人类住区发展的主要趋势 (1)城市作为一种人居环境成为世界关注 的焦点 (2)人类聚居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黄土地貌
第三章
红土地貌
第三章
咯斯特地貌
第三章
滑坡
第三章
风向 风吹动的方向,一般有8-16个方位 风象 风速 风吹的速度 风频 各方位风向出现的频率 风向对城市用地布置的影响: 风玫瑰图 风速对城市用地布置的影响: 风速越大,污染物越容易扩散,污染越小 一般情况下,静风频率>47%,不宜布置工 业;30% <静风频率<47%,布置工业必须采 取补救措施
第二章 城市人居环境的学科体系
一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的缘起 《寂静的春天》、《设计结合自然》 二.城市人居环境的学科体系 1 概念: 人居环境,“居”字是住宅,“环境”就是社 区,人居环境就是人类聚居生活的地方,可具 体理解为人的居住生活环境。它要求建筑必须 将居住、生活、休憩、交通、管理、公共服务、 文化等各个复杂的要求在时间和空间中结合起 来。
第三章
dab da = ----------- 1+ Pa / Pb dab ------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 da ------裂点距A城的距离 pa ------ A城人口 pb ------ B城人口 如开封、攀枝花 (1)交通地理位置具有动态特征 如郑州、石家庄 、朱仙镇
2 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指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是一定地域 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 二 城市的职能和发展 1 城市的职能 城市的职能指的是城市在国家或者地区的政 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担负的任务和作用。 有居住、管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 教育、娱乐职能等 2 城市的发展
郑 州
深 圳
广州
第章
第三章
柳州
桂林
首尔
第三章

② 影响城市发展的规模 ③ 影响城市建设成本 (3) 地貌现象 地质条件不同而呈现一些地貌特征,包括黄 土地貌、红土地貌、咯斯特地貌、滑坡、冲 沟、凹岸、凸岸、沙漠、河流阶地等。 4 气候条件 (1)气候环境影响城市区位选择 (2)风象影响城市各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关系

中世纪教堂
以色列国家馆
二 城市规划
1 定义: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 是城市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 管理依据。 2 任务 总体规划(统领城市环境规划学)、详细规划, 宏观到微观控制 过程: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镇总 体规划——城镇详细规划——定位——城市设 计——环境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设计
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与设计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罗旭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一 城市的定义与起源 1 城市的起源 城—四面围以城墙,扼守交通要冲,具 有防卫意义。 市—交易市场。 请看图1-1.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北京古城墙
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2 内涵: 城市人居环境包括5个方面: 自然生态环境 居住生活环境 基础设施环境 社会交往环境 可持续发展环境
图1-3 城市人居环境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第二章 区 位 地 貌 地 质 地 段 水 文 气 候 供 水 供 气 供 电 供 热 道 路 通 讯 基础设施环境
第二章
5)各种物质要素有机协调在一起。 城市规划有三个方面的任务: 1)城市发展规划 2)城市布局规划 3)城建工程规划 3 研究思路 三 景观学 包括地景学和景观建筑学。 建筑学研究的主体——space,是一种感觉, 通过实体围合而成的。
第二章
景观学的核心思想: ① 生活观 ② 自然观 ④ 空间观 ⑤ 开放观 代表性景观设计
第三章 影响城市人居环境的自然因 素和社会经济条件
一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等。 (一)自然条件 1 地理位置 某一实体在地球表面所处的位置 绝对地理位置 某一实体在地球表面的绝对位置 相对地理位置 通过与其他物质相对位置来标实 自然地理位置 某一物体与一自然实体的相对位 置关系
市政设施简陋, 生活条件差, 人居环境差
多卫星城市 机器大工业中心; 商贸中心;职能 带有卫星城 复杂 市的复合城 市 第三产业集中地, 出现巨型城 信息、流通、管 市群、城市 理、服务中心, 带 功能叠加,专门 化城市出现
市政设施完备, 生活条件改善, 人居环境改善 现代化、生态 化、宜人化、 家园化的理想 城市人居环境 (城乡差距缩 小,融合)
绿化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