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2、先认真分析成语“前俯后仰”包含的四个词在意义上的关系,再在下列成语中找出与“前俯后仰”的这一特点相一致的一个成语。
(4分)A、化险为夷B、口蜜腹剑C、前赴后继D、阳奉阴违3、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中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科学。
(3分)1号题答案1、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⑷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D3、心里现象及其规律2号题1、如何落实“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重要的教学观点?(8分)2、下列句子中,表示的是“亮亮告诉别人,明明起床了”这个意思的一个句子是()(3分)A、亮亮,明明起床了。
B、明明起床了,亮亮。
C、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D、亮亮说:“明明起床了。
”3、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揭示()的一门科学。
(4分)2号题答案1、⑴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⑵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D3、教育现象,教育规律3号题1、如何理解“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8分)2、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2分)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3、课的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进行先后顺序和时间分配,它包括()、()、()、()、()几部分。
(5分)3号题答案1、教师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内容的决定者,教学方法的选择者,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教学效果的检测者。
需做到如下几点:⑴面向全体学生,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⑵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善于因材施教;⑶引发学生情感,善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⑷优化教学过程,善于调控课堂教学节奏;⑸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巧于点拨;⑹注意教学反馈,善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效果。
2、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4号题1、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对“阅读”提出了那些要求?(8分)2、把“巴金说:‘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这个句子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正确的一项是()(4分)A、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B、巴金说他爱月夜,他也爱星天。
C、巴金说,他爱月夜,但他也爱星天。
D、巴金爱月夜,也爱星天。
3、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3分)4号题答案1、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坚决摒弃繁琐分析,抽象说教。
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⑶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强调“独特”二字,具有针对性。
2、C3、有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5号题1、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对“写作”提出了哪些要求?(8分)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2分)A、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能力。
B、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
C、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D、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和评价能力。
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5分)5号题答案1、⑴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⑵注意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⑶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⑷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⑸强调学生自主写作、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2、B3、⑴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⑵教养全面发展的人。
⑶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6号题1、课标“教学建议”对“口语交际”提出了哪些要求?(8分)2、在下面句子的括号内个填上一个字,使其变成车站、码头等公共场所对旅客的提醒语。
(3分)不要()心,当心被偷;不要()心,当心被骗。
3、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包括()。
(多项选择)(4分)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E、教育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或关系。
6号题答案1、⑴交际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⑵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⑶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使儿童感兴趣,有话可说。
⑷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让大多数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
⑸着眼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2、分贪3、BD7号题1、课标把语文教学评价指导体系分为“三个维度”和“五个领域”,其主要内容是什么?(8分)2、有人选用“鱼、游、马、钓、跑、惊、快、鞭”这些字中的几个字,写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鱼钓钓鱼鱼骇钓”,最恰当的下联是()。
(4分)3、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态主要有()、()、()三种。
(3分)7号题答案1、三个维度⑴知识与技能,它是语文学习的基础;⑵过程与方法,它是语文学习的重点;⑶情感、态度、价值观,它是语文学习的动力。
五个领域⑴识字与写字,它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⑵阅读,它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经验的重要途径;⑶写作,它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⑷口语交际,它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⑸综合性学习,它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2、马鞭鞭马马惊鞭3、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8号题1、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3分)2、就下列教学案例的内容,请你围绕“古诗教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例:有教师上柳宗元的《江雪》这篇课文,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
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蓑衣的老头,尽管下着大雪,江水冷冷,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着鱼。
”然后问学生:“懂了吗?”(8分)3、现代社会教育包括()教育机构和()教育机构两大类。
(4分)8号题答案1、⑴帮助学生识字;⑵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⑶帮助学生阅读,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2、这位教师在实施古诗教学时,只是着眼于古诗语言“含义”的把握,而未能将着眼点放在诗歌“含意”(意蕴)的品味上,这样的诗歌作品教学在内容上与语言教学没什么差别,所谓的“文学欣赏”根本无从说起。
3、校外儿童、校外成人文化9号题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8分)2、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4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3、教育是()和社会生产延续的手段,它通过()为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3分)9号题答案1、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据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如某些生字的读写,某些词的意思,就需要接受性学习。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个人发展培养人10号题1、课标提倡习作教学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是否意味着教师要少指导?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2、普通话是以()为标准音,以()为基础方言,以()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3分)3、()是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思想家。
(4分)10题答案1、少指导是必然的,不指导是不可能的。
课标提倡学生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束缚,但并不是不指导。
作为教师,既要上顾课标,下思学情,利用教材,开发资源,激发想象,鼓励创新,给学生的习作创设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自由习作。
2、北京语音北方话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3、亚里斯多德11号题1、简述写作教学中如何鼓励“自由表达。
”(8分)2、下面两个句子各是用什么方法修饰的?这样修饰后各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4分)⑴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⑵茉莉花开,香飘万里。
3、教育原理的理论功能主要表现在:解释(),指导(),推动()。
(3分)11题答案1、⑴要减少束缚,解放学生;⑵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⑶只是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
2、⑴用了拟人。
这样修饰把高粱和稻子写得亲切可爱。
⑵用了夸张。
这样修饰把茉莉花的香写得很有威力。
3、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改革12号题1、简述在口语交际中拓展交际渠道的措施。
(8分)2、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4分)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3、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培养(),发展()。
(3分)12号题答案1、⑴融口语交际于课堂教学中;⑵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⑶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
2、B2、科学文化知识基本技能技巧智力13号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8分)2、把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3分)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
——朱熹《春日》3、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具体任务包括()、()、()。
(4分)13号题答案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3、教书育人搞好教学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关心学生的身体和生活14号题1、什么是阅读和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什么?(9分)2、下面四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红军主力度过了天险大渡河。
B、道路在艰险,也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C、他毫不迟疑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D、晨雾弥漫,仿拂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纱。
3、教师的素养包括()、()、()。
(3分)14号题答案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C3、思想品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