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边坡防护监理细则边坡治理

边坡防护监理细则边坡治理

兰州市金城关民俗风貌区旧城改造边坡
治理工程
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甘肃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四年五月
目录
1边坡治理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1)
1.1 工程概况 (1)
1.2灾害体特征 (1)
1.3设计工程量参数 (1)
2 监理工作范围 (10)
3 监理工作流程 (11)
4 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14)
4.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14)
4.1.1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14)
4.1.2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14)
4.1.3 预制构件监理要点 (14)
4.2 监理工作目标 (14)
4.3 监理工作手段 (14)
5 监理工作措施 (15)
1、边坡治理特点及其技术、质量标准
1.1 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区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小西湖立交桥黄河桥北两侧,分别为上徐家湾片区及下徐家湾片区。

拟建项目区内边坡主要位于九洲台下部黄河高阶地区,根据拟建项目区斜坡的坡向、地理位置、地层岩性、变形特征等的不同,将拟建项目区的边坡划分为9块。

分别定义为X1不稳定斜坡、X2不稳定斜坡、X3不稳定斜坡、X4不稳定斜坡、X5不稳定斜坡、X6不稳定斜坡、X7不稳定斜坡、X8不稳定斜坡、X9不稳定斜坡。

其中X8、X9不稳定斜坡位于上徐家湾片,X1-X7不稳定斜坡位于下徐家湾片。

斜坡区地层岩性主要由变质岩黑云母角闪片岩组成,基岩区部分地段出露侵入花岗岩,上部披覆为黄土,黄土与基岩接触带可见3-8m黄河沉积卵、砾石层出露。

1.2灾害体特征
区内发育的9 处不稳定斜坡按地层特征及变形破坏模式及成因等不同五种失稳类型:
1、现状边坡因节理裂隙发育失稳产生崩塌;
2、规划实施及运营阶段人工开挖的边坡因爆破、节理等造成基岩破碎、孤石产生崩塌;
3、堆积层在基岩接触面上产生滑移;
4、全风化、强风化基岩在强风化带因前缘开挖失去支撑产生滑移;
5、上部披覆黄土失稳滑移。

因拟建项目区区内发育的9处不稳定边坡地层组成成分复杂,开挖深度不一,每个不稳定边坡可能发生几种不同的失稳类型。

根据规划及不稳定斜坡特征:现状X1-X9共9处边坡均有可能因节理裂隙发育失稳产生崩塌,其中因X5边坡因坡体更陡,基岩孤石量多、大,发生此地质灾害的可能最大;规划实施及运营阶段X1、X2、X4、X6、X8、X9因人工整平后坡度较高,部分地段整平需开挖基岩,可能因爆破、节理等造成基岩破碎、孤石产生崩塌;X1、X2、X4、X6、X8、X9坡脚堆积层较厚、堆积层在基岩接触面上可能产生滑移;X1、X2、X4、X6、X8、X9因前缘整平高度较大,全风化、强风化基岩在强风化带因前缘开挖失去支撑产生滑移;X3、X5上部披覆黄土可能失稳滑移。

1.3设计工程量参数
X1-X9斜坡主要工程为抗滑桩、锚索、被动防护网、主动防护网、锚杆格沟、挡土墙、排导渠、截水渠等。

X3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汇总表
X4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汇总表
X5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汇总表
X6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汇总表
X7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汇总表
X8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汇总表
X9不稳定斜坡治理工程汇总表
2、监理工作范围
对监理范围内的边坡治理工程进行质量、进度、投资实施全面监理控制。

3 、监理工作流程
(1)边坡治理监理程序
监理工作项目
施工程序
边坡治理监理工作流程框图(2)工序交接监理程序
合格(3)分部、分项工程签认程序
4、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4.1监理工作控制要点
4.1.1准备阶段监理工作
(1)根据设计文件逐工点进行现场核对,重点核对工点设计图与设计原则是否一致、与现场地形(地质)是否一致,现场核对情况进行书面记录并签认。

(2)进行地材检验,施工用水、砂、碎石进行控制,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3)审核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并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交底。

(4)审核砂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检查进场材料是否与设计配合比原材料一致。

(5)混凝土预制件进行集中预制。

(6)是否制定针对性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明施工等措施。

4.1.2施工阶段监理工作
(1)施工过程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是否与批准的施工方案一致,能否保证工程质量。

(2)施工单位是否按规定的方法、频率和要求进行质量自检,并及时向监理提报各种质量检测资料。

(3)施工进度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与实际完成情况相符,保证施工进度的措施是否可行。

(4)工序交接制度执行如何。

(5)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执行正确。

(6)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能否得到不断改进和提高
(7)废料、垃圾的处理是否妥当,是否有合适的处理措施。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的措施是否落实。

(8)施工过程中,质量、安全保证体系是否有效运作,质量、安全责任制是否落实;分项、分部工程施工中,技术交底是否有详细的、切实有效的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措施是否到位;监督检查安全、质量措施的执行和整改情况。

(9)施工单位或监理单位发现设计图纸与现场地质地形不合,监理工程师应及时向业主反映,然后由设计根据业主要求提出设计变更方案。

4.1.3 预制构件监理
混凝土预制件采用集中预制。

4.2 监理工作目标
确保工程质量内实外美,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验收合格率100%,确保
边坡治理质量满足设计及规定要求。

4.3 监理工作手段
边坡防护质量控制的监理工作手段以工序控制、旁站检查、巡查以及其它手段。

(1)工序控制
工序控制是监理工程师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前道工序未经验收,后道工序不准进行,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建设要求。

(2)旁站检查
旁站检查是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边坡治理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进行旁站检查。

旁站应做出详细记录,真实反映施工过程,在旁站过程中发现质量事故苗头和影响质量因素的不利发展变化以及潜在的质量隐患等,及时通知承包人予以纠正,确保工程质量。

旁站监理的记录要求如下:
1)旁站监理人员应对旁站监理过程利用多种手段及时予以记录。

包括:旁站监理记录表、监理日志、现场施工记录、分项工程检验评定表等。

2)旁站监理记录表采用统一规范的格式。

3)旁站监理记录是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依法行使有关签字权的重要依据。

对于需要旁站监理的关键部位、关键工序施工,凡没有旁站监理或者没有旁站监理记录的,监理工程师或者总监理工程师不得在相应文件上签字。

4)工程竣工验收后,旁站监理记录应当分项整理,进入项目监理竣工文件。

(3)测量检查
通过对现场边坡放样数据、放样桩的检查,,如发现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施工单位重新放样,确保与设计无误。

(4)原材试验检测
原材料质量是边坡防护施工质量控制的前提,进行地材检验,施工用水、砂、碎石进行控制,对进场的砂、石、钢材等材料按相关技术指标和频次要求进行检验,不合格材料及时清出施工现场。

监理工程师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按规定频率进行见证取样检测。

(5)指令文件
指令文件也是边坡治理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发现质量缺陷可以向施工单位发出质量问题通知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工程变更令等,用以指出施工中各种问题,提请承包人注意,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监理书面指令的内容应清楚明了,尤其应执行有效。

(6)巡查
通过各级监理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施工现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设备、人员、材料及其他因素对质量的危害,要求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5、监理工作措施
(1)组织措施
1)审查施工承包人及分包单位的企业资质等级、营业范围及技术、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健全,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检测手段和试验手段是否与企业资质等级相适应;
2)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边坡治理施工方案及措施,方案未批准不得进行施工;对边坡治理先导段的结果进行审查,未经批准,不得进行大面积施工;
3) 对施工过程实施巡视和旁站,检查施工过程中所用材料是否与批准的相符合,检查承包人是否按照已批准的施工方案,技术规程施工;
4)定期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和业主及施工单位专业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联合检查,使整个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2)经济措施
1)工程质量与支付工程款挂钩,不合格工程质量不签认相应完成的工程量;
2)支持承包人推行优质优价政策。

(3)技术措施
1)编制工程质量控制点包括重点部位,关键分项等的专项施工方案;
2)对完成的工程,实测实量验收,不符合要求的要进行修整,无法进行整修的要求返工处理;
3)对各种材料、配合比、设备,监理人员可随机抽样检查、现场抽样和进行复试;
4)指令性文件:监理工程师通过书面指令对承包人进行质量控制,用以指出施工中发生或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使得承包人加以重视或修改,以及批复承包人呈报的质量问题处理方案和处理后的结论;
(3)复工控制措施
1)对已施工经过冻融期的防护全面进行排查,对存在开裂、鼓胀等质量缺陷段落逐一进行统计造册;
2) 对有开裂、鼓胀段落必须全部凿出,并制定整改和预防措施后方可上报复工申请;
3)在各工区防护工程上报复工申请时,首先复核上报资料是否齐全、完善,并对现场核查存在问题段落的整改情况进行现场复查验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