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劳动水库防洪调度计划
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人民政府日32012年月14 1
1基本情况
1.1水库基本情况
劳动水库是重庆市江津区夏坝镇鸭江村的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二)型水库,工程等别为五等工程,主要建筑为5级,水库大坝位于夏坝镇鸭江村拱猪岩,距江津城区70公里,距镇政府3公里,通公路(社耕道)有电力通讯设施。
距下游300米有渝黔铁路,水库地处长江南岩,属长江江水系綦江河支流,杜市溪下游,坝址距集雨面积0.84平方公里,至河道长1.205公里,河床平均坡除为48.95‰。
流域内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为中度。
水库所在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1005毫米,多年平均强流深
490毫米,年平均气温18.3℃。
大坝坝型为均属土坝,坝顶高程为235米,坝顶宽3.6米,最大坝高12.5米,允许最高洪水位234.43米,总库容32.7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233.22米,相应库容26万立方米。
劳动水库灌溉是鸭江村,设计灌溉面积682亩,有效灌溉面积303亩。
劳动水库于1972年10月动工修建,1973年9月竣工,溢洪道为正槽式实用堰,长36.5米,其中控制段长0.7米,净宽4.7米,进口底板高程233.22米,最大下泄流量9.98m/S。
放水设备为涵卧管,均建在大坝左右坝高。
大坝3左坝户,最大放水流量为0.047 m/S ,大坝左坝高最大放3 2
不流量为0.289/S。
31.2水库曾经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处理情况
该工程于1958年8月开工,至1960年春停工,当时由江津县五岔公社组织全社劳力投劳施工。
1972年10月动工续建,至当年年底停建。
1976年冬又动工续建,至1977年6月竣工。
该工程两次续建,均由江津县五福公社五星、革新大队组织受益队投劳施工。
该库大坝基础为沟田,清基时清除了稀泥、杂质。
用重亚砂土回填筑坝,人工拉磙碾压,质量一般。
该水库于2010年实施了病险应急整治,目前运行基本正常。
1.3水库防护对象
劳动水库下游的主要防护对象是距水库2500米处有渝黔铁路,以及下游沿河两岩的农田农户。
2编制依据及基本资料。
2.1主要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综合利用水库调度原则》。
(4)《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C44—93。
(5)《防洪标准》CB5020/—94。
(6)《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C252—3 2000。
(7)《溢洪道设计规范》SC253—2000。
(8)《水库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C106—96。
(9)《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年版)。
(10)《水力计算手册》。
(11)《水工设计手册》。
(12)《水文手册》(1979年版)。
(13)《水力学》、《水工建筑物》、《工程水文学》、《水利水能规划》等技术书籍。
2.2基础资料
本次防洪调度计划编写主要依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开展水库防洪调度过计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水水发[2005]6号文
件精神,按照水利水电工程各种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劳动水库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
主要基础资料有:《江津市劳动水库查看说明书》、《江津市劳动水库大坝安全鉴定报告书》、《江津市劳动水库大坝安全分析评价报告》、《江津市劳动水库整治工程初步设计说明书》、《江津市劳动水库病害整治竣工报告》等。
3防洪调度计划
3.1防不共调度原则
根据《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开展水库防洪调度计划编制工4
作的通知》以及《综合利用水库调主工通则》的有关规定,防洪调度计划编制按以下原则进行:
1、遭遇一般洪水时,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按下游防洪需要对洪水进行调蓄,减少洪水对下游造成的损失。
2、遭遇超过下游防护对象防洪标准的洪水时,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水库尽可能调蓄削峰,尽量减轻洪水对下游造成的灾害。
3、遭遇超过水库防洪标准水时,应启动非常泄洪措施,力保大坝安全。
4、防洪调度方式的判别条件要简明易行,在实时调度中对各种可能影响泄洪的因素要有足够的估计。
5、汛期限制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调度运用,应按各级防洪指挥部门的调度权限,实行分析调度。
3.2水库防洪能力复核
3.2.1设计洪水复核
劳动水库属小(二)型水库,工程等别属V等工程,其主要水工建筑物为5级建筑物,根据国家《防洪标准》(GB50201—94)的规定,确定水库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为P=5%(2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P=0.5%(200年一遇)。
采用经水电部审批的《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1984年版)中的公式进行计算,采用推理公式法对设计洪水和校核洪水进行推求,经计算P=5%时洪峰流5
量Q=5.81 m/S,P=0.5%时洪峰流量Q=8.96 m/S。
最33大下泄流量为0.26 m/S,满足《防洪标准》(GB50201—394)的规定的“30年一遇设计洪水,200年一遇校核洪水”。
不能满足洪水标准。
3.2.2坝顶高程
经复核,劳动水库大坝为土坝。
坝顶高程为340m,坝顶宽
2.1m,最大坝高12.96m。
3.2.3水库库容曲线及特征水位
经复核,查水位~库容曲线:校核洪水位337.3m,总库容16.5万m;正常蓄水位339.05m,正常库容15.2万3m;死水位331.77m,死库容0.98万m。
333.2.4泄洪设施
经复核,劳动水库主要泄洪设施为正槽式,布置在大坝右坝端,堰顶高程337.3m,其控制段长13m,净宽1.9m,最
大下泄流量0.26m/S。
33.2.5放水设备
经复核,劳动水库放水设备为涵卧管放水。
建在大坝左右坝肩岸坡,最大放水流量0.035m/S。
33.3防洪调度计划3.3.1防洪调度方式
劳动水库由于建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30多年的运行,已存在不少问题,经过对该水库的防洪能力复核知,该6
水库大坝坝顶高程均高于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要求的坝顶高程,满足“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溢洪道能够安全下泄“20年一遇设计、2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的设计洪水。
溢洪道底板高程与水库正常高水位同高程,无闸门控制,自由泄流。
由于水库下游2500米处有渝黔铁路以及沿岩农田农户,确定水库汛期的防洪调度方式如下在洪水来临前水库水位降
至溢洪道底板2m以下运行,即限制水位为337.3m以下。
3.3.2防洪特征水位核定
根据前面对水库防洪能力的复核结果,该水库的防护能力达到20年一遇的设计洪水标准和200年一遇的校核洪水标准,经计算核定该水库防洪特征水位为:校核洪水位339.42m,正常蓄水位339.05m。
4防御超标准洪水的措施
4.1工程措施
当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应采取非常泄洪措施力保大坝的
安全。
根据劳动水库坝址以上流域的水情、雨情等水文、气象条件,并结合该水库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取以下方案抵御超标准洪水。
1、建立健全可靠、准确、及时的洪水预报设施。
2、当水库根据预报要遭遇超标准洪水时,要强制性开7
启放水设施,将水库水位降至防洪限制水位231.22m以下,以腾空更多的库容拦蓄洪水。
3、在超标准洪水来临前应对坝顶用编织袋装泥加高,设置土袋子埂或对溢洪道进口进行局部开挖下降,必要时采用浅孔爆破,降低溢洪道堰顶高程,防止洪水漫坝溃决。
4、落实防洪抢险汽车及编织袋、无纺车、编织布、铁铲等防洪抢险物资及抢险资金。
5、尽可能创造条件建设水库防汛指挥系统、完善水库的自动测报系统,增设视频监视设备等。
以上的非常泄洪措施的启动应及时向江津区水利农机局、江津区防汛指挥部申报,并取得审批后方可实施。
4.2非工程措施
当水库遭遇超标准洪水时,除采用以上的工程措施进行防御外,还应建立一些非工程措施。
1、防汛值班人员,必须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坚守岗位,做好雨情、水情、汛情的收集、登记工作,并经常观察大坝运行情况。
2、通讯设备(电话、电台、手机)坚持24小时开通,保证上、下联系,及时、准确传递水情,并向上级政府汇报,向下游有关部门发出警报。
3、由江津区夏坝镇人民政府、夏坝镇鸭江村水库管理站联合组成抢险队伍100人。
8
4、超标准洪水来临前尽早向库区和下游防护区作出预报,及时转移库区和下游的人口,可采取就地后靠向高处移民的方法,但移民的安全高程应根据洪水特征提前做出确定。
5、根据水库实际情况编制防汛抢险预案,做到有章可循,有备无患。
5防洪调度计划的实施意见及建议
5.1防洪调度计划的实施意见
为了确保劳动水库防洪安全,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应严格执行本防洪调度计划。
1、遭遇一般洪水时,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按下游防洪需要对洪水进行调蓄,减少洪水对下游造成的损失。
2、遭遇超过下游防护对象防洪标准的洪水时,在保证大坝安全的前提下,水库尽可能调蓄削峰,尽量减轻洪水对下游的灾害。
3、遭遇超过水库防洪标准洪水时,应启动非常泄洪措施,力保大坝安全。
4、汛期限制水位以上的防洪库容调度运用,应按各级防洪指挥部门的调度权限,实行分级调度。
5.2建议
1、控制水位下降速度,严禁骤降。
2、应增设和健全变形和渗流观测设施,并开展好此项9 工作。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