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4平肝熄风的中药
为治惊痫抽搐之要药,尤宜于热极生风所致者。用于肝风内动, 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热痉厥,癫痫发狂,头痛眩晕,目赤 翳障,温毒发斑,痈肿疮毒。
中医药学概论
牛黄
【入药部位】本品为牛科动物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干燥胆结石。
【性味】甘,凉。归心、肝经。 【功效主治】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
中医药学概论
地龙
【入药部位】为钜蚓科动物的干燥体。
【性味】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主治】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其性走窜,善通经络。
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
广
关节痹痛,肢体麻木,
地 龙
半身不遂,肺热喘咳,
水肿尿少。
沪 地 龙
中医药学概论
全蝎
【入药部位】为钳蝎科动物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
【性味归经】咸,微寒。归肝、胆、肾经。
【功效主治】重镇安神,潜阳补阴,软坚散结。
用于惊悸失眠,眩晕耳呜,
瘰疬痰核,瘕瘕痞块。
煅牡蛎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用于自汗盗汗,遗精滑精,
崩漏带下,胃痛吞酸。
牡蛎
中医药学概论
赭石
【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 铁(Fe2O3)。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心、肺、胃经。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Karsch的干燥体。 【性味】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主治】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为治痉挛抽搐之要药。 用于肝风内动,小儿惊风, 中风口喎,半身不遂, 破伤风,风湿顽痹, 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中医药学概论
蒺藜
【入药部位】 果实 。 【性味】辛、苦,微温。有小毒。 【功效主治】平肝解郁,活血祛风,明目,止痒。 治疗头痛眩晕,胸胁胀痛,乳闭乳痈,目赤翳障,风疹瘙痒
为清热、止痉、解毒要药。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 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
中医药学概论
钩藤
【入药部位】为茜草科植物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
(Miq.) Miq.ex Havil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带钩茎枝。
【性味】甘,凉。归肝、心包经。
第十四节 平肝息风药
中医药学概论
概述
定义:以平息肝风或潜阳镇静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适应证: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证;心神不宁、目赤肿 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 眼喎斜、痹痛等症。 使用注意:
1.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 2.阴虚血亏者,忌温燥之品。
中医(光底石决明)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盘大鲍(毛底石决明)Haliotis gigantean discus Reeve的贝壳。
中医药学概论
僵蚕
【入药部位】虫体。 【性味】 咸、辛,平。 【功效主治】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结 。 用于肝风夹痰,惊痫抽搐,小儿急惊,破伤风,中风口喎, 风热头痛等。
中医药学概论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本品专入肝经,有清泄肝热,镇潜 肝阳,利头目之效,为凉肝、镇肝 之要药,又兼有滋养肝阴之功。 【使用注意】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 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石决明
中医药学概论
牡蛎
【来源】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Ostrea gigas Thunberg、大 连湾牡蛎Ostrea talienwhanensis Crosse或近江牡蛎 Ostrea rivularis Gould的贝壳。
长于镇潜肝阳,能降气、降火。 善清肝火,为重镇潜阳常用之品。 用于眩晕耳鸣,呕吐,嗳气, 呃逆,喘息,吐血, 衄血,崩漏下血。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中医药学概论
赭石
羚羊角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
中医药学概论
珍珠母
【入药部位】贝壳。 【性味】咸,寒。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退翳。
用治头痛眩晕,惊悸失眠,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中医药学概论
蜈蚣
【入药部位】虫体。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主治】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
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喎, 半身不遂,破伤风等。
【功效主治】息风定惊,清热平肝。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高热惊厥,感冒夹惊,
小儿惊啼,妊娠子痫,
头痛眩晕。
钩藤
中医药学概论
天麻
【入药部位】为兰科多年寄生草本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性味】甘,平。归肝经。 【功效主治】息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 凡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不论寒热 虚实,皆可配伍应用。 用于小儿惊风,癫痫抽搐, 破伤风,头痛眩晕,手足不遂, 肢体麻木,风湿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