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专业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园林设计理论部分(占80% )
一、考试范围和目的:
本部分考试主要包括园林设计的基础理论、相关知识和专业技能三个方面。
旨在考核考生对园林设计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园林设计的设计能力,使其能够达到园林设计类专业专任教师的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二、考试内容:
(一)园林基础知识
(1)园林的概念和设计内容:园林的概念,园林的范围,园林相关基本术语,园林的功能和意义,园林的类型,园林设计的任务和内容,园林设计的依据和原则等。
(2)园林的立意和主题:园林立意及主题概念,园林立意的方法,园林使用功能设置,园林景观内容设置等。
(3)园林的形式及布局:园林的基本布局形式及其特点,布局的依据和要求,布局的方法等。
(4)园林景观及营造手法:园林景观的类型,造景手法的概念,常用造景手法及其要点等。
(5)形态设计基本知识:形态及造型的基本概念,形态构成的一般方法,造型设计的一般方法,造型设计中形式美的法则,空间限定及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空间尺度与空间效果等。
(二)园林植物配置相关知识
(1)园林植物生态习性:植物生态特性、植物群落。
(2)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3)植物造镜中的艺术院里:统一性、调和的原则、均衡原则、韵律和节奏原则、层次和北京原则、色彩和季相的原则等。
(4)植物配置的应用形式:孤植、对植、丛植、列植、群植、花坛、花境、绿篱等。
(5 )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配置原则:植物配置的功能要求、植物配置的生态行原则、植物配置的景观性原则、植物配置的色彩性原则、植物配置的文化性原则等。
(6)园林植物配置步骤:明确基本情况并作出设计前期分析,明确设计主题,进行总体规划,组团设计,场景设计。
(三)建筑与园林植物的景观景观配置
(1)古典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古典园林建筑中植物配置,古典园林建筑中植物配置的布局形式,不同类型的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
(2)现代公共建筑与植物配置:现代园林建筑的特点,现代建筑与植物配置的调和性,现代建筑中的植物配置原则,现代建筑不同部位的植物配置。
(3)居住区建筑的植物配置:当前居住小区建筑的特点,现代住宅小区建筑环境植物配置原则,居住小区建筑周边植物配置。
(4)桥梁景观的植物配置艺术。
(5)标志性建筑物园林景观的植物配置艺术。
(四)道路绿化植物配置
(1)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
(2)城市道路绿化的植物配置。
(3)园林道路植物配置:园林道路植物配置的基本要求,不同形式园林道路的植物配置。
(五)植物与地形
(1)地形的概念和意义:园林绿地微地形处理原则。
(2)地形与植物的配置配置艺术。
(3)公共绿地中的地形处理:路堤、广场绿地、接到绿地地形处理。
居住区绿地的地形处理:窨井、化粪池、建筑散水的处理。
(六)公园规划设计
(1)公园规划设计的基本知识:公园概述、公园分类、设计原理、规划设计原则、公园规划的区位条件和环境条件、公园绿地设施等。
(2)综合公园规划:公园出入口设计、公园分区、公园容量分析、确定公园用地比例、公园地形设计、公园园路布局、公园建筑规划、公园供电、供水及管线规划设计,公园种植规划等。
(3)专类公园规划设计:儿童公园、老年公园、体育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其他类型公园规划设计等。
(七)城市道路与广场绿地规划设计
(1)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的基本知识:城市道路绿地的作用,城市道路的类型与断面布置形式,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的原则,城市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城市道路绿地规划的专用术语。
(2)城市道路绿地设计:行道树种植设计,道路绿带设计,交叉路口绿化设计,停车场和停车港的绿化。
3)游憩林荫道和步行街绿地设计:游憩林荫道设计,步行商业街绿化设计
(4)城市滨水绿地设计:滨水绿地的特点,滨水绿地的设计要点。
(5)公路、铁路和高速公路绿化设计:公路的绿化设计,铁路的绿化设计,高速公路的绿化设计。
(6 )城市防护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防护绿地的类型,城市防护绿地规划设计的原理,各类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7)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广场的特点,城市广场的类型,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城市广场的空间环境设计,城市广绿化场规划设计。
三、考试要求
1、理解园林的概念,掌握构成园林的要素及其常见表现形式;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园林的范围并能完整表述当前园林所涵盖的范围;熟练掌握与风景园林相关的各种术语和专有名词;了解园林的功能作用和意义,能分析和描述园林的主要价值;了解园林的常见类型及其要求;了解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一般程序及各阶段工作要求;了解园林设计的一般依据和基本原则。
2、理解园林设计中立意的含义及立意的常见方法,了解意义与设计主题的关系;了解园林作为人们特殊的活动场所,它应该提供和可以提供的使用功能;了解园林中景观内容的一般组成和设计要求。
3、熟练掌握园林布局的基本形式类型(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及其主要特点,能说明其渊源背景及文化意义;了解面对具体项目时确定布局形式的依据和要求;熟练掌握形成特定布局形式的一般方法。
4 、了解常见园林景观的类型划分及其划分依据;熟练掌握造景手法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要点。
5、了解形态和造型的概念,了解形态构成及造型设计的一般方法,以及它们在风景
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了解造型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及其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了解空间限定的方法及空间设计的一般方法和要点,了解园林中常见的空间类型及设计要
点。
6 、了解中外园林发展简史;要求掌握以自然山水园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以规则式园林代表的意大利、法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品;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名
著及其主要内容;了解西方现代园林发展简史及代表性人物和他们的代表性作品;了解园林文化及流派的主要概念及特点。
7、了解并掌握(1)园林、园林学、园林美、园林风格的概念(2 )园林美的表现形式(3)中国古典园林对世界园林的影响(4)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及时代特征。
8、了解并掌握(1)园林艺术的特征(2 )常见的园林布局形式(3)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特点及艺术形式。
9、了解并掌握(1)道路设计(2 )铺装类型(3)蹬道、台阶、广场设计(4)园林建筑类型(5 )栏杆设计。
10、掌握:(1 )园路风格(2)雕塑及小品(3)照明设备。
11、掌握:(1 )园路类型(2)园路系统规划(3 )园椅及园凳。
12、熟练掌握:(1)园路设计原则(2)常用铺装类型(3 )蹬道、台阶、广场设计(4)园林建筑类型(5)栏杆设计。
第二部分:园林设计综合实践部分(占20% )
一、考试范围和目的
园林设计综合实践部分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包括园林设计的基本程序、园林设计方案的构思分析能力、考生的手绘表达能力以及考生的创新思维等,目的是考查考生的方案设计能力以及运用园林设计原理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快题设计的考核重点在于对题目理解的准确性,能快速进行方案构思,要求总体布局满足功能分区明确、结构合理、景观表现丰富,并能体现出一定的创造性。
应考者应运用园林设计基本原理,根据试题所列设计要求,完成规划设计总平面图,配套分析图 (根据需要表达的内容自行确定数量),重点地段局部空间效果图以及简要的文字说明
图纸规格:2#图幅(420 X 594mm )
本部分考试主要以作图为主,考生需自带黑色墨水绘图笔、马克笔或水彩笔、三角板、橡皮等绘图工具以及2#图幅的硫酸纸。
三、考试要求
(1)掌握园林设计的基本原理,在满足总体布局合理的基础上,力求方案构思新颖、有特色
2)结合人的行为特点,充分考虑各功能分区、流线组织等,创造舒适、合理的空
间环境。
(3)能较好的进行场地分析,设计时采取适当的设计手法,尽可能发挥园林构成要素各自的功能作用,适得其所。
(4)图面表现内容完整,制图规范。
(5)设计需满足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