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整理】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

【2019年整理】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

小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一、作业设计将作业分为预习性作业、基础性作业,巩固性作业,补偿性作业。

预习性作业即是学生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所要完成的内容,一二年级可以是熟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本课所学内容等口头性作业,三至六年级可以为基础训练或配套练习中的字词类、简单了解课文内容等作业。

基础性作业即是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随课堂教学内容而设计的课堂作业。

内容可以由老师自行设计或采用基训(配套、课本)中的部分来代替。

不宜进行分层设计。

巩固性作业即是课堂教学结束后,在老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后,并对学习效果进行巩固而布置的作业。

内容可以由老师自行设计或采用基训(配套、课本)中的部分来代替。

巩固性作业可以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可以布置实践操作类作业,如阅读书籍,调查研究等。

补偿性作业是老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巩固效果而采取的补偿,是对学生作业与学习的有效补偿。

内容可以由老师自行设计或采用基训(配套、课本)中的部分来代替。

补偿性作业要依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设计,不可一刀切。

补偿性作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也可以课下进行。

可以布置实践操作类作业,如阅读书籍,调查研究等。

所有作业的布置,教师在备课中的作业设计栏中体现。

二、作业书写1.作业时间:各学科教师必须安排好课堂时间,课堂作业、课堂练习必须当堂布置,努力当堂完成,其他类作业可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可面批一部分,其余让学生相互批改。

2.用笔要求:一、二年级:铅笔书写;三、四、五、六年级:钢笔书写;所有作业不得使用圆珠笔书写。

3.书写要求:(1)教师要对学生明确提出书写姿势及执笔要求;(2)书写认真、工整;字迹大小均匀,尽量不用橡皮,禁用修正液和修正纸。

(3)写字作业要符合要求,保质保量,注重美观。

4.作业格式:(1)语文、数学、英语及考查学科课堂作业课题写在中间;四线本或田格本从第四格起写课题号。

(2)及时改正作业本上的错误。

如:作业中有错,学生应在作业后左侧顶头写上“改错”二字(作文本改错应在教师指定位置)。

(3)两次作业间空出一定位置(一般距上次作业位置空两行,作文本空6行。

(4)每次作业后,学生要写上“书写”和“内容”两项,以被教师评价。

(5)各科作业本只用正面书写。

(6)作业本更换需在同一次数一次性更换。

三、作业批改作业必须全批全改,批改要详细认真,提倡写鼓励性、人文性批语,作业批改后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教学。

1.所有作业一律用红笔批阅。

2.对课堂作业、课堂练习要逐行逐题批改,可面批一定数量的作业并及时反馈。

美术作业,教师要适当给与修改。

批改符号要规范,大小适中。

3.及时批改学生改错作业,提倡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范写指导。

4.作业批改采用“等级制”,用“优、良、中、差”分别对“书写”和“内容”进行评价,批改后注明日期,对优秀作业可加盖印章。

提倡个性化批阅评价。

5.鼓励教师采用激励性评价语言,避免出现“重写、重改”等评语。

6.作文批改要求:所有作文作业都要批改,分详批、略批两种。

与重点训练项目有关的大作文详批。

要使用相应的批阅符号,要有眉批、总批,眉批要有针对性和指导性,总批要指出文章的优点和不足。

其他作文略批,要求勾出错别字,划出病句,有简单的总评。

对不符合基本要求的学生作文,教师要耐心批改,提倡面批面改,将作文修改贯穿于作文教学全过程。

要有书写质量等级和文章质量等级,两等级写在题目右上角。

附件:各学科作业改革实施方案附件:语文学科作业改革实施方案一、课堂作业1.作业内容:统一为下发各年级的《基础训练》,教师可根据班级实际及练习质量选择使用。

1—6年级均设。

2.作业书写用笔要求:一、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三到六年级用钢笔书写。

3.作业布置要求:全体语文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设计,适时安排完成课堂作业。

教师要对重点作业进行试做,同时对重点、难点内容在备课时充分考虑,科学制定问题解决的方案。

教师可根据教学重点选做其中与课堂教学结合紧密的题当堂巩固与检测。

4.作业布批要求:原则上每课一次,综合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学习态度方法等问题。

教师及时全批全改,提倡面批与当堂批改,批改书写要认真,建议使用评语,评语内容对学生科学、全面、准确定位,多采用鼓励性语言,点评优点,指出不足。

二作文(二年级为写话)1.作文设置:二年级起设写话本或作文本,每学期根据教材编排约为8次。

写话与习作前教师要重点指导,帮助学生唤起生活经验及丰富语言积累,帮助学生克服说话(写话与写作)畏难情绪,为放手写话(习作)提供相应指导/三年级小作文以“作文集”的形式呈现,使用好读书成长手册;四五六年级的小作文、读书笔记、日记都在读书成长手册里体现。

2.作文的批改要求:写话与作文必须全批全改,提倡当堂讲评。

三、四年级侧重段的训练,围绕一个意思把话说完整。

引导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不说空话、假话、套话、泛话,让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五六年级在教师指导后先在练习本上打草稿,经过多重修改以后,誊抄大作文,教师批改大作文要有眉批、间批、总评等。

评价学生作文按等级(评价的等级一律写在题目右边),重点实施亮点评析和赏识评价,教师的评语要有赏识性、亲合力、指导性。

提倡面批,可借鉴段艳丽作文赏评教学策略。

三、课外作业三至六年级可适当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内容以课堂补偿和家庭作业为主,内容为《配套练习》,同时注重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学科实践作业为有效补充。

运用多种批改方式批改,勤写留言,勤于赞赏。

教师抽批、小组长批和同学互批相结合,配套练习、读书成长册等作业抽评比例不低于四分之一,重点是学困生指导,同时对小组长批改及同学互批情况进行及时指导调整。

四、学生练字使用好练字本,每周让学生有计划的进行写字训练,每学期达6-8次。

数学学科作业改革实施方案1.课堂作业:各年级每学期最少不低于30次。

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内容的设计要有针对性、层次性、灵活性。

教师全批全改。

评价方式:使用双等级批改制,提倡使用简洁评语等激励性评价方式。

2.课堂练习:(1)1、2年级用《基础训练》或课本习题作课堂练习。

(2)3-6年级可根据实际情况把课本习题或部分《基础训练》设置为课堂练习。

批改形式:全批全改,批改形式可多样,提倡面批。

评价方式:使用双等级批改制,提倡使用简洁评语等激励性评价方式。

3.家庭作业:3-6年级可根据实际情况把《配套练习》设置为家庭作业。

评价方式:使用双等级批改制,批改形式可多样。

提倡使用简洁评语等激励性评价方式。

4.补偿性作业:《配套练习》或课本练习题,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为补偿性作业使用,全批全改,批改形式可多样。

5.数学实践性作业:每学期2次,全批全改。

6.注意事项:(1)课堂作业简洁评语不得少于作业总次数的五分之一。

(2)重视作业的二次批改。

小学英语作业实施方案一、课堂练习可做《基础训练》《配套练习》中与当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题目。

二、建议课堂作业内容形式要多样(连词成句、根据汉语写单词、根据句意选单词、选出不同类的单词、标序号完成对话、连线等等),交替练习,避免学生产生疲惫心理。

杜绝单调地抄写单词、对话,要把课堂作业当成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检测,而不是应付任务。

三、课外作业主要是口语作业和实践作业口语作业可以利用课前的free talk进行检查,早自习或课下的时间,教师或小组长进行检查,主要内容是当天学习的内容。

实践性作业可以是结合教学内容的手抄报或调查表。

对于五年级下学期和六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将搜集的信息尽量英语化,加大学生英语的输入量。

调查表形式例如,同样是学习食物的模块,我们可以设计让学生调查你的家人或朋友的饮食情况(运用所学语言点),低年级学段的学生,我们可以设计表格,学生只需在调查以后在表格中做标记,然后在展示时运用语言点表达。

对于高年级学段的学生我们可以让其在调查中应用所学语言点,还可以将调查结果总结成短文或制成手抄报等形式进行表达。

科学作业改革实施方案一、科学作业种类:科学基础训练为主。

二、作业内容:1.科学基础训练一般分四部分:观察与思考(课前调查搜集材料)、探究与体验、我的收获、拓展与运用。

2.“课前调查搜集材料”——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进行作业设置。

3.“探究与体验”——这部分内容比较难,需要教师课前认真研究教材、教参,做到心中有数,明确答案。

可以有选择的完成其中的一部分。

4.“我的收获”——这部分比较简单,答案明确,必须保质保量的完成。

5.“拓展与运用”——可作为培优作业。

6.实践性作业——建议每学期1-2次。

三、批改方式:全批全改,批改形式可多样。

四、评价方式:使用双等级批改制和简洁评语相结合。

五、注意事项:1.每位教师一定要把《科学基础训练》充分利用好、批改好。

本学期将组织《科学基础训练》展评和优秀业务展评活动。

2.一定要赶上进度。

3.每一位科学老师认真研究教材、教参,高度重视作业作用。

教会学生用正确方式进行猜想,并对猜想的内容设计出合理化的方案。

杜绝猜想和方案设计乱写一通的现象发生。

4.加强试验操作的力度。

该做实验的一定要做实验,该让学生学会猜想的一定要教会方法,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要有指向性。

尤其在设计实验方案时,我们小学阶段大多数是对比实验,要让学生了解把握住这一特点,然后再进行设计方案。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业改革实施方案一、作业种类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基础训练为主,课本的留白为辅。

2.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丰富多彩的实践性作业。

二、作业内容1.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基础训练一般分三部分:课前体验、课堂连线、实践天地。

“课前体验”——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整合利用。

如果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学生进行了课前调查体验作业,就不再让学生在基础训练上做“课前体验”部分,并让学生在基础训练上注明——在“我的资料库”上完成。

学生的课前调查体验作业,建议使用统一的作业纸(可以由教师或学生自行设计),内容形式可多样(如可以是教师统一设计的调查表,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搜集的文字资料、图片等,但纸张要统一),教师统一批改;如果教师不在课前布置学生进行调查体验,就让学生在基础训练上完成“课前体验”部分。

“课堂连线”——建议在课上尽量完成。

“实践天地”——教师可根据课堂的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整合利用。

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实际,在家庭、学校能够支持的范围内,以个体、小组、中队等形式完成,可以布置一些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等等的实践作业,以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可以让学生完成基础训练上的“实践天地”,也可以自行设计主题突出的实践性作业。

(教师要注意保存、整理作业材料,每学期主题性实践作业不少于5次)2.课本的留白——学生自主完成,建议在课上尽量完成。

如果课本上的留白和基础训练上的题相同或相近,可以不做,只完成基础训练上的题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