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铁隧道洞门施工方案讲解

高铁隧道洞门施工方案讲解

目录1、编制依据、范围、原则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范围 (1)1.3 编制原则 (1)2、工程概况 (1)3、洞门施工组织安排 (4)3.1 BLZQ-1标隧道洞门施工领导小组 (4)3.2 洞门施工支援小队 (5)4、洞门总体施工方案 (5)4.1 洞门施工条件 (5)4.2 洞门施工方案 (6)5、洞门施工工艺、技术要求 (6)5.1 施工工艺流程图 (6)5.2 洞门施工工艺 (7)5.3 洞门施工技术要求 (17)5.4 洞门施工质量标准 (18)6、洞门边仰坡防护、绿化 (19)6.1 拱形骨架施工工序及工艺 (20)7、资源配置 (23)7.1 人员配置 (23)7.2 主要施工机具配置 (23)7.3 洞门施工材料、工装 (23)8、洞门施工计划安排 (24)9、洞门施工保证措施 (24)9.1 安全保证措施 (24)9.2 质量保证措施 (26)9.3 环境保护措施 (27)宝兰客专BLZQ-1标隧道洞门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1 编制依据1.1.1 隧道有关设计文件。

1.1.2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1.1.3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1.1.4 《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1.1.5 建设单位有关文件要求。

1.1.6 现场踏勘调查情况。

1.2 编制范围宝兰客专BLZQ-1标6座隧道的洞门施工。

1.3 编制原则1.3.1 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严格按要求进行洞门施工,隧道洞门及时完成并发挥设计功能。

1.3.2 高度重视,全方位、全过程盯控,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确保洞门工程内实外美,提升隧道整体形象。

1.3.3 加强环保措施,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规定等。

2、工程概况本标段隧道6座,共需施做正洞洞门12个。

具体各洞门情况详见下表:BLZQ-1标隧道洞门一览表2斜切式洞门纵断面示意图倒切式洞门纵断面示意图斜切式洞门轮廓图倒切式洞门轮廓图3、洞门施工组织安排3.1 BLZQ-1标隧道洞门施工领导小组为确保洞门施工安全、顺利,达到洞门工程内实外美,提升隧道整体形象,特成立BLZQ-1标隧道洞门施工领导小组,小组人员构成如下:组长:周晋筑副组长:刘衍文张建辉组员:潘岱郭竹峰袁志强尹冰峰任晓峰吴文芳安宁陈杰各工区经理及技术、安质负责人小组主要职责:科学组织洞门施工,加强施工资源配置,对洞门施工安全、质量等全方位、全过程管控。

3.2 洞门施工支援小队隧道洞门施工,原则上由相应隧道口的架子队实施。

为提高工艺水平,由各工区推荐、质量部把关,对全标段内优秀的模板工、混凝土工、振捣工等建立台帐、优中选优,形成洞门施工支援小队,接受隧道洞门施工领导小组的调配,指导和参与每座洞门具体施工工艺。

4、洞门总体施工方案4.1 洞门施工条件4.1.1、洞口段地基处理完成并验收。

4.1.2、明洞衬砌完成。

4.1.3、三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人、机、料等就位。

4.1.4、有关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并审批。

4.1.5、根据西兰公司要求,待第一个洞门施做完成后,进行首件认可,待通过后,方可施工其他洞门。

4.2 洞门施工方案斜切式洞门结构内轮廓线与正洞内轮廓线相同,利用洞身衬砌台车作为洞门内模,洞门帽檐采用定制钢模。

倒切式洞门内轮廓为变断面,制作可供循环利用符合变断面结构的定型钢模作为内模,前檐采用定制钢模。

背模采用5cm木板拼装。

帽檐、前檐模板机械吊装、人工调整就位并斜撑加固,拉杆孔位布设均匀并整体对称。

要求模板线形圆顺、接缝严密,加固牢靠。

钢筋由加工场加工后人工安装。

混凝土由拌和站拌制,混凝土罐车运输,泵车泵送混凝土入模,人工插入式振捣。

要求洞门两侧混凝土对称浇注,高差不得大于0.5m,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专人监控模板、连接件、坚固件等。

混凝土养护不少于14天,外露面保湿养护,覆盖土工布并人工酒水保湿。

拆模采用机械吊装、人工配合,拆模过程中注意轻拆轻放,不得损坏混凝土棱角和表面。

洞门拆模后,处理基面,及时施工洞门防水层与保护层、明洞与洞门回填。

5、洞门施工工艺、技术要求5.1 施工工艺流程图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洞门施工工艺流程图5.2 洞门施工工艺5.2.1 施工准备1)测量放样依据洞门施工设计图纸,根据设计控制网及经监理批复的施工控制网测量成果资料对隧道中线、高程进行测量放样并交底,并在洞口及洞门位置进行细部结构放样。

测量放样时,必须经过工区和项目部先后复核正确无误,再经测量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方可交底,作为施工的依据。

2)物资设备及技术准备认真领会设计文件,施工前对现场管理人员与全体洞门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培训。

提前组织生产所需工程材料、机械设备进场,经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2.2 模板安装与拆除斜切式洞门结构内轮廓线与正洞内轮廓线相同,利用洞身衬砌台车作为洞门内模,洞门帽檐采用定制钢模。

倒切式洞门内轮廓为变断面,制作可供循环利用符合变断面结构的定型钢模作为内模,前檐采用定制钢模。

背模采用5cm木板拼装。

二衬台车准确定位后,斜切式洞门帽檐、倒切式洞门内模及前檐模板机械吊装、人工调整就位并斜撑加固,拉杆孔位布设均匀并整体对称。

要求模板线形圆顺、接缝严密,加固牢靠。

背模采用5cm厚的木板拼接而成,采用φ50钢管或10*10cm方木作背楞,纵、环向间距60cm,采用10*10cm方木斜撑支撑。

模板接缝严密、支撑牢固,防止因混凝土捣固等造成模板变形或漏浆。

各定制钢模进场后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加强钢模的保护,避免钢模产生变形。

模板用25t吊车吊装、人工配合并调整就位、加固。

拆模采用机械吊装、人工配合,拆模过程中注意不得损坏混凝土棱角和表面。

待洞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洞门内模。

5.2.3 变形缝及施工缝防排水施工变形缝是混凝土与混凝土界面之间的缝隙,在混凝土界面嵌入止水材料时,止水材料和混凝土之间同时也形成了新的界面(缝隙),因此,变形缝的止水都是界面缝隙的止水,在考虑了混凝土与混凝土界面缝隙的止水后,必须解决止水材料自身和混凝土界面的密封止水,同时必须满足土木工程止水材料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变形缝缝隙较宽,要考虑采用吸水膨胀率较大的遇水膨胀止水材料。

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嵌缝材料复合防水措施。

在明暗分界、明洞与洞门分界等部位设置变形缝,变形缝宽度2cm。

施工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背贴式止水带,长洞门设置施工缝。

1)中埋式及背贴式止水带①止水带安装分为拱墙环向施工缝防水、拱墙环向变形缝防水、边墙纵向施工缝防水及隧底环向施工缝防水、隧底环向变形缝防水。

拱墙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拱墙环向变形缝防水构造示意图边墙纵向施工缝防水构造示意图隧底环向施工缝防水构造设计图隧底环向变形缝防水构造设计图②止水带安装止水带安设采用钢筋卡工艺施工。

沿衬砌轮廓线,每隔不大于0.5m钻一直径为φ12mm的钢筋孔;将制成的钢筋卡,由待灌混凝土侧向另侧穿入,内侧卡紧止水带之半,另一半止水带平靠在挡头板上;待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挡头板,将止水带靠钢筋拉直、拉平,然后弯钢筋卡套上止水带。

挡头模板由两块组成,止水带从中间穿过。

钢筋混凝土中采用特殊箍筋+铁丝来固定止水带,第一节衬砌通过铁丝和特殊箍筋将止水带固定在U形空内,特殊箍筋环向间距同环向箍筋间距;第二节衬砌通过在衬砌挡头钉水泥钉、铁丝及铁丝箍筋将止水带垂直固定在U形空内。

中埋式止水带安装示意图中埋式止水带采用小型热压机硫化搭接胶合。

搭接长度不小于10cm,焊缝宽度不小于50mm。

要求对接部位接缝严密、不透水。

③止水带安装注意事项止水带的长度应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定制,尽量避免接头。

在施工过程中,定位和浇筑振捣止水带时,要特别注意混凝土中的石子尖角和钢筋端头刺破止水带橡胶,注意控制振捣的冲击力。

固定止水带时,只能在止水带的允许部位上穿孔打洞,不得损坏主体部分。

在定位止水带时,一定要使其在截面部位保持平展,不能让止水带翻滚、扭结。

浇筑前要固定好止水带和模板,防止因止水带偏离中心,造成单侧缩短,而影响止水效果。

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充分振捣,以免止水带和混凝土结合不良而影响止水效果。

2)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条应采用制品型,选用矩形断面,厚度不宜小于20mm,其外观不允许有开裂、凹痕、气泡、杂质、明疤等影响使用的缺陷,应具有缓膨胀性能。

其施工应采用预留槽嵌入法,并符合以下规定:挡头板制作时应考虑预留安装止水条的浅槽。

拆除混凝土模板后,修筑预留槽,将止水条嵌入槽内,并用配套的胶黏剂或水泥钉固定止水条,再浇筑下一环混凝土。

遇水膨胀止水条搭接长度不应小于50mm。

5.2.4 钢筋安装⑴内模安装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拱墙钢筋的安装。

⑵衬砌钢筋应在钢筋加工厂集中下料加工,分类堆放,弯制成型,现场人工绑扎。

①钢筋骨架交叉点的绑扎: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绑扎时注意相邻绑扎点的扎丝扣要成八字形绑扎(左右扣绑扎),绑扎后每隔一根相互成梅花式进行点焊。

②拱墙定位钢筋的安装:第一层钢筋绑扎前先安装定位钢筋,定位钢筋可采用Φ22钢筋,定位钢筋每2m安装1道,定位钢筋安装一定要保证钢筋的5cm保护层厚度。

③拱墙第一层钢筋的安装:采用钢筋卡具定位钢筋安装后,主筋钢筋卡具间距20cm,钢筋安装时,注意相邻钢筋尾部必须错开设计要求距离。

主筋安装后,采用钢筋卡具安装纵向钢筋。

第一层钢筋上料完毕后,对每个交叉点进行绑扎,钢筋绑扎要求按第1条执行。

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混凝土垫块,垫块安装每平方米4个,梅花形布置,垫块与钢筋用扎丝进行绑扎。

④拱墙第二层钢筋的安装:第一层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第二层钢筋的定位钢筋,定位钢筋也是每2m安装1道。

定位钢筋安装后,操作方法及钢筋绑扎方法同第3条。

⑤箍筋的绑扎:双层主筋安装完毕后,进行箍筋绑扎,在每个交叉点处均要安装箍筋,箍筋要勾在主筋上,箍筋与上下层钢筋连接处必须每点进行绑扎或点焊牢固,注意180°弯钩的箍筋弯钩均要朝向一边。

拱墙两层钢筋外侧均设置C35混凝土垫块,垫块每平方米4个,梅花形布置。

⑥钢筋连接:钢筋制作与安装应注意避免在结构的最大应力处设置接头,并应使接头交错排列,接头间距相互错开的距离大于50cm。

二衬钢筋主筋采用机械联接方式,严禁洞内焊接。

采用挤压套筒连接,钢筋端部不得有弯曲,不得有严重锈蚀和附着物,做好钢筋插入套筒的标记且钢筋端头距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cm,挤压从套筒中央开始,依次向两端挤压,并不少于6道压痕。

5.2.5 混凝土浇注、养护①洞门结构钢筋混凝土宜整体、连续浇注。

②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用料应严格按照配合比拌料,以拌合均匀、色泽一致为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