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导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调查的目的来划分,除现状调查和相关调查外,还有 ( ) 。

A.发展调查和预测调查
B.发展调查和测量调查
C.预测调查和测量调查
D.预测调查和访谈调查
2.下列陈述错误的是“( )”。

A.教育实验是一种自然科学实验活动
B.教育实验首先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
C.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D.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3.仅表示研究对象属性的顺序的是 ( )。

A.计数数据资料
B.等级数据资料
C.等距数据资料
D.比率数据资料
4.教育科学研究中选题的作用不包括 ( )。

A.决定研究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B.决定研究的内容
C.规定应采取的方法和途径 D.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
5.历史研究的核心是 ( )。

A.搜集史料
B.分析、鉴别史料
C.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
D.运用史学理论和方法
6.欲表示离散型的数据资料,首选的统计图类型是( )。

A.条形图
B.圆形图
C.线型图
D.直方图
7.在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及其活动过程中,形成( )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

A.科学结论
B.科学理论
C.科学思想
D.科学观念
8.历史研究法的运用,特别强调研究者应具有( )。

A.历史感与正义感
B.历史感与责任感
C.责任感与现实感
D.历史感与现实感
9.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活动的最后一环是( )。

A.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述
B.教育科研成果的评奖
C.教育科研成果的交流
D.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研究的信度高低说明研究和研究结果是否可重复,是否具有前后一贯性,或研究的前后是否具有一致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B.研究必须有效度才有意义
C.有效度一定有信度
D.有信度一定有效度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总体:
2.统计表:
3.典型调查:
4.科学研究:
5.变量:
三、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

2. ,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

3.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4.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

5.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

6.亚里士多德在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7.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的大小。

8. 效度的类型有:、和结构效度。

9.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10.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二是。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答:
2.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答:
3.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
4.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答:
5.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
请说说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

答:
一、单选题
1.A
2.A
3.B
4.D
5.C
6.A
7.B
8.D
9.D 10.D
二、名词解释
1.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

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是一定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

2.统计表:是表达数据资料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用来表明统计指标与被说明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一般由标题、序号、标目、数字、表注等部分组成。

3.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4.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过程。

5.变量:变量是研究者操纵、控制或观察的条件或特征。

或者说,变量是有多种取值的概念。

三、填空题
1. 科学研究的三个显著特征是:系统性、客观性、创造性。

2. 自变量,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无关变量,也叫控制变量。

3. 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是:选择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法、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和作出结论。

4. 测量有三个要素:事物及其属性、数字或符号、法则。

5.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都属于资料性工具书。

我国第一部教育百科全书是1985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6.亚里士多德在形式逻辑之上建立了科学方法论,并以巴巴拉式三段论为科学解释中演绎推理的范例,强调通过演绎建立科学解释,对以后的教育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

7.内在效度是指实验数据偏离真值的程度或系统误差的大小。

8. 效度的类型有:内容效度、效标关联效度和结构效度。

9. 选题的原则有需要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可能性原则。

10. 访问有两种形式:一是结构性访问,二是无结构性访问。

四、简答题
1.简述开放式问卷的优点
答:(1)它可用于探索性研究;因为它可以得到某些研究者未曾预料到的结果。

(2)它给回答者以较多的创造性或自我表达的机会,可以获得比较深入的资料;
(3)它比较适合于小样本。

2. 简述内容分析设计的五种常用模式
答:(1)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
(2)同一资料来源而不同情景的内容分析模式;
(3)同一资料来源,不同内容样本的内容分析模式;
(4)两个不同资料来源,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模式;
(5)几个不同资料来源,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模式。

3. 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答: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
(1)选择问题(2)提出假设(3)设计方法(4)收集资料(5)分析资料(6)作出结论。

4. 简述研究假设的基本特征
答:(1)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2)具有一定的猜测性、假定性、和或然性;
(3)具有多样性。

5. 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那几个方面
答: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
(1)确定调查课题;(2)选取调查对象;(3)起草调查提纲;
(4)制定调查计划;(5)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五、论述题
请说说比较内容分析法与文献法的异同点。

答:(1)相同之处:二者都是对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方式记录保存下来的内容加以研究。

(2)不同之处:它们的具体分析处理程序是不同的。

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

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

文献法是按某一研究课题的需要,对一系列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提炼出新的事实和资料。

其主要工作步骤是文献查阅、鉴别评价、归类整理,最后做出评述性的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