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只眼看爱情与婚姻
----经济学眼中的爱情与婚姻
古往今来,针对爱情与婚姻这类千古难题,多少思想巨子、哲人泰斗,都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诠释着各自不同的观点,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试着从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角度来表达自己的一点浅见,谨供读者参考。
一.基本假设。
1.理性人与非理性人并存
假设参与者都是理性的经济人,他的本性是利己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代价去追逐和实现自身的最大利益。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西蒙语),尤其是在处理最为复杂的感情问题是。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希勒认为,非理性像毒品一样令人着迷,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局限性。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通过实验证明,人在面对问题和决策时,总是偏向于以偏概全,
且囿于可利用信息的控制。
本文的分析正是基于以上两点展开的。
至于理性人与非理性人很难界定,但一般来讲,人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是以"非理性"为主的,而在巩固与发展爱情和经营婚姻的过程中是以"理性"为主的。
2.不完全信息。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完全信息,但在爱情和婚姻中,在人们的情感世界中,由于人与人之间在社会阅历、个人地位、性格、兴趣等各方面的不同,导致彼此认识能力的差异,不完全信息是必然存在的。
二.爱情产生的动机:非理性下的心理需求
爱情产生的动机当然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非理性下的心理需求这一基本动因作简单分析。
1.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the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人是社会的动物,人们希望在社会生活中受到别人的注意、接纳、关心、友爱和同情,在感情上有所归属。
因此,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在渴望异性的注目、关心和倾慕中,不经意间踏上了爱情的列车。
爱与被爱,人之常情,自然之道,无可厚非也。
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于1964年提出的期望理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的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
用公式M=V.E表示。
其中,M表示被激发起来的力量,V为目标效价,E期望概率。
千百年以来,人们何以对说不清、道不白、无法度量、纯主观性的爱情倾倒不已呢?问题正在与爱情的唯美性、神秘性、浪漫性。
听听刘墉于山东大学演讲《在生命中追寻的爱》中的一段吧:"浪漫的爱是风乍起吹皱一尺春水,只是点染了一点点的言语就让你心里头荡起了层层的涟漪;浪漫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是少女情怀总是梦,使少年情怀总是诗啊;浪漫是心里头那种苯谷纯氨化学物质被勾起的时候那起电话8个钟头不用加一个逗点,20个钟头谈恋爱不吃不喝不睡依然精神抖擞啊。
3.根据不完全信息理论,恋爱双方总存在程度不同的不完全信息(尤其是在初期,我想异性相吸的原
因正在此),彼此之间的了解程度不高,一方对另一方充满了原始的好奇和浓厚的探究欲,这必然驱使他们更加迫切的接近对方,了解对方,因而有人才说"爱情是不断获取对方信息的过程",不完全信息促成了爱情的产生。
三、爱情发展阶段分说
对应于产品生命周期曲线,我们可以类似地做出爱情生命周期曲线与成本曲线、利润(获利曲线)。
下面让我们细分这四个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应对策略。
(--)第一阶段:产品生命周期曲线中,新产品为首次上市,产品研发费、广告费和其他费用开支较大,广大消费者对产品尚不了解,市场风险大。
相应的营销策略重在一个"快"字,可采取快速-掠取策略,以高价格高促销费用快速打开销路,占领市场。
同理,爱情在初始阶段也应快速出击,针对对方需求高投入,高付出,在短期内虏获芳心或钢肠。
因此爱情在初始阶段非常基础和关键,如在此阶段市场失灵,以后的三个阶段都将化为泡影。
(二)第二阶段:顾客对产品已较为熟悉,产品已定型,工艺已基本成熟,企业拥有较高的生产能力,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大幅增加。
市场策略重在一个"好"字,应继续扩大生产,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
相应地,爱情在此阶段转入巩固和发展阶段。
在良好开端的基础上,双方应加强联系,增进彼此情感,以不断巩固和扩大爱情成果。
君不见,校园里一双双、一对对形影不离如胶似膝的情侣,这是处于热恋期的他们在为自己的情感之树浇灌每一桶水。
他们渴望相伴到老,"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他们的爱情会快速升温。
这时成本会有所降低,但也是细水长流。
(三)第三阶段:市场需求逐渐饱和,销售量和利润总额达到顶峰,但增长速度缓慢,行业内生产能力出现过剩。
这时重点突出一个"改"字,改进产品市场和营销组合。
相应地,这一阶段的爱情已逐渐步入了成熟和稳健的轨道,他们得到了最大收益之后,原先的持续高温状态逐渐降低。
终于人们对爱有了一个较为理性的感受和认识,这是应考虑步入美好而神圣的婚姻殿堂了,这个成熟期的最高峰当是婚姻。
(四)第四阶段:产品老化,产品销量和利润急
剧下降,企业面临困境。
策略重在一个"转"字,转向新市场或研发新产品。
相应地,爱情步入平淡无奇的婚姻时代,人们在生活中逐渐悟到,爱情和婚姻不过是钱钟书笔下的围城,围城内和围城外的人的感受是很不同的。
他们认识到,婚姻不再是那红艳的玫瑰、热烈的和甜蜜的情话。
婚姻更需要在平平淡淡中担负更为沉重和现实的责任。
于是人们多少有一些失落和伤感。
四、警惕:幸福家庭的杀手-------第三者插足和婚外恋
早在上述曲线分析的第二阶段,随着竞争的加剧,如果参与者在赢得爱情之后轻易放手,不去或不善于巩固和发展自己的爱情根据地,客观上为第三者的乘虚而入提供条件和空间。
同样,在第四阶段,在平淡甚至乏味的婚姻生活的氛围中,第三者插足和婚外恋的危机已开始潜伏。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和服务,随商品和服务数量不断增加,对消费者产生的满足程度的增量不断减少。
爱情也并非
神圣到一尘不染,它也是遵循这一规律的。
当热恋的光彩暗淡,婚姻生活的缺乏生机让人们体味到了爱情和婚姻边际效用的递减,这会很明显地体现在人们的失望心理之中。
而恰在此时,第三者插足和婚外恋的诱惑让部分经不住诱惑的人填补了心灵的空虚。
关于这一点,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本文分析的仅是一个基本表面的原因。
与此同时,如果婚姻失败,离婚问题也产了。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一种决策,每一行为主体的利益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行动选择,而且有赖于别人的行动选择,以致他采取的最好行动有赖与其竞争对手将选择什么行动。
婚姻是双务合同,它的解除与否依赖双方的博弈。
而且,离婚者必须掂量离婚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如财产分割,抚养子女,社会舆论等等。
另外,我们不可忽略婚前性行为这一现象。
我想,它是信息不对称和非理性下的人类欲望的过早释放,他的机会成本比离婚还要大。
五、全力以赴:拯救我们的爱情与婚姻
和企业管理一样,爱情与婚姻同样需要经营与管理。
我同意刘墉先生的观点"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爱情的转化"。
是的,婚姻让男女双方从简单狭隘的卿卿我我、彼此带有取悦性质的关爱转变成对子女、对父母、对他人的关爱。
婚姻使爱的天空开阔了,同时人们肩上的任务和责任也更重了,更沉了。
所以,处于婚姻十字路口的人们,请不要等待,不要徘徊,不要烦恼,只要你们懂得经营与协调,你们的婚姻一样会很美满,很温馨。
以下是笔者的几点小建议:
1、摆正心态。
不要苛求利润最大化,在感情这类问题上,可以质问耕耘,不苛求收获。
你既要抱最大的希望,也要做好最坏的打算。
2、宽容为上,要记住鼠肚鸡肠的机会成本永远大于海纳百川的收益。
3、活出情调来,简约而不简单,把浪漫留下来好好温习。
4、从小事做起,比如学会赞美对方、记住对方生日等。
5、适度保持距离,制造好奇感。
6、性的和谐。
7、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错误不可犯第二次。
8、杜绝恶习。
9、透明性,财务平等。
综前所述,本文在理性与非理性并存、不完全信息假设下浅谈了爱情的动机,爱情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对应策略,并结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参考文献:《西方经济学》课本、《管理学》课本、《市场营销教程》2004年6月28日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