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紫癜性肾炎精品PPT课件

儿童紫癜性肾炎精品PPT课件

6周 ❖ 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肌酐>100 mg/mmol)超过3
个月尤其是诊断不明确
McCarthy HJ, Tizard EJ. Clinical practic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Henoch-Schönlein purpura.Eur J Pediatr. 2010 Jun;169(6):643-50
Formation of IgA1-IgG and IgA1- IgA1 immune
Glomerular
Activation of mesangial cells Initiation of glomerular inflammation (cellular proliferation, matrix expansion)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有降 蛋白作用,建议使用
非肾病水平蛋白尿或病理Ⅱb、Ⅲa级
❖ 可参照前一级用药 ❖ 雷公藤多甙疗程3~6个月 ❖ 激素或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环
孢素A治疗 ❖ 对该类患儿积极治疗的远期疗效尚有待研究。
(或)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 ❖ ++++级: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50%,散在和
(或)弥漫性炎性细胞浸润;
儿童紫癜性肾炎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理诊断 ❖ 治疗
国内外治疗的差异 糖皮质激素的预防作用? 如何随访
治疗
❖ 一般治疗
休息 脱敏 抗组胺药 H2受体阻滞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 分级治疗方案 (国内指南)
HSPN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 肾小球新月体的比例 ❖ 肾功能衰竭 ❖ 肾病综合征 ❖ 肾病或肾炎综合征混合表现
肾小管间质病理分级
❖ - 级:间质基本正常; ❖ +级:轻度小管变形扩张; ❖ ++级: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20%,散在炎性细
胞浸润; ❖ +++级:间质纤维化,小管萎缩占30%,散在和
(硬化、粘连、血栓、坏死),其系膜增生可为a. 局灶/节 段; b. 弥漫性 ❖ Ⅳ级:病变同Ⅲ级,50%~75%的肾小球伴有上述病变,分 为a. 局灶/节段; b. 弥漫性 ❖ Ⅴ级:病变同Ⅲ级,>75%的肾小球伴有上述病变,分为a. 局灶/节段; b. 弥漫性 ❖ Ⅵ级: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我国儿童HSPN的肾脏病理以Ⅱ级和Ⅲ级为主,极少V级和Ⅵ级
儿童紫癜性肾炎
紫癜性肾炎
(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
❖ 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 HSP)引起的肾脏损害
❖ 儿科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 HSP HSPN独立危险因素
持续反复紫癜皮疹 严重的腹部症状 大年龄患儿(超过4岁,7岁或10岁)
临床类型
儿童紫癜性肾炎
❖ 病因和发病机制 ❖ 病理诊断 ❖ 治疗
病因
❖ 感染
约1/3患者有细菌、病毒等前驱感染
❖ 过敏
¼ 患者药物过敏(抗生素、喹诺酮类、磺胺、水杨酸盐 类),或食物(如鱼、虾、乳类、蟹等)
❖ 其他
花粉、虫咬、预防接种疫苗、物理因素(剧冷、低温刺 激)
❖ 外来抗原抗体
血清--抗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抗柯萨奇病毒IgM抗体 肾脏--A族溶血性链球菌抗原一肾炎相关纤溶酶受体
病理分级
❖ WHO组织学分型(Ⅰ~ Ⅳ级)
❖ 国际小儿肾脏研究组(ISKDC) (Ⅰ~Ⅵ 级)
因ISKDC方案与预后相关,更多被临床采用 2008年我国儿科肾脏病学组仍采用ISKDC方案
HSPN的ISKDC病理分级
❖ Ⅰ级:肾小球轻微异常 ❖ Ⅱ级:单纯系膜增生,分为:a. 局灶/节段; b. 弥漫性 ❖ Ⅲ级:系膜增生,伴有<50%肾小球新月体形成/节段性病变
IgA1分子结构
O-linked glycans (white circles) N-linked glycans (black circles)
半乳糖缺乏
半乳糖基化作用
乙酰半乳糖胺 半乳糖 唾液酸
CD71与IgA1
❖ CD71:转铁蛋白受体,可能作为系膜区IgA1受体 ❖ Gd- IgA1与CD71结合沉积在系膜区 ❖ CD71在系膜区表达增加与系膜增生程度相关
孤立性血尿或病理Ⅰ级
❖ 没有证据显示积极治疗对其病程和预后有益, 仅对过敏性紫癜进行相应治疗
❖ 应加强随访,建议至少随访3~5年
孤立性蛋白尿、血尿和蛋白尿或病理Ⅱa级
❖ 雷公藤多甙(1mg/kg,分三次,每日不超过 60mg,疗程3个月)治疗为主
❖ 加用抗凝剂效果更好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
(NAPIr)、嗜血性流感杆菌抗原
发病机制
❖ 免疫机制
体液免疫异常 IgA 、 IgE 、补体 细胞免疫
❖ 微血管与间质因素 ❖ 凝血机制 ❖ 基因多态性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人类白细胞抗 原系统(HLA) 、载脂蛋白E (ApoE) 、 血小 板活化因子分解酶(PA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诊断标准
(2008,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 )
❖ 在过敏性紫癜病程6个月内,出现血尿和(或) 蛋白尿
血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 蛋白尿:满足以下任一项者:
❖1周内3次尿常规阳性 ❖24h尿蛋白定量>150mg ❖1周内3次尿微量白蛋白高于正常值
❖ 孤立性血尿型 ❖ 孤立性蛋白尿型 ❖ 血尿和蛋白尿型 ❖ 急性肾炎型 ❖ 肾病综合征型 ❖ 急进性肾炎型 ❖ 慢性肾炎型
HSPN pathogenesis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n
↑Production of Polymeric Gd-
Anti-glycan IgG or IgA1 antibodies bind t发病机制 ❖ 病理诊断 ❖ 治疗
病理检查的目的
❖ 与伴皮疹损害的疾病如狼疮肾炎和其它血管 炎性肾炎鉴别
❖ 明确病变范围和病变严重程度 ❖ 进行病理分级,作为临床分级治疗依据 ❖ 检测慢性指数,估计预后
肾活检指征
❖ 急性肾炎综合征 ❖ 肾功能正常的肾病综合征持续4周 ❖ 肾病水平的蛋白尿(尿蛋白/肌酐>250 mg/mmol) 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