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8个月宝宝家庭亲子游戏

6~8个月宝宝家庭亲子游戏

6~8个月母婴班家庭游戏1.游戏名称:亲亲宝宝游戏目标:通过家长与婴幼儿的肌肤接触,满足婴儿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促进婴儿大脑潜质的开发。

游戏时间:此训练可随时进行,每次5分钟左右。

游戏过程:家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动作:一开花,二开花,1.婴儿手心相向合拢,成人将婴儿双手放在中间由内向外抚摸。

每说一句抚摸一下。

三开亲亲小鼻子;2.成人帮助婴儿用手抚摸鼻子。

四开花,五开花,3.同1。

六开亲亲小额头;4.成人帮助婴儿用手抚摸额头。

七开花,八开花,5.同1。

九开亲亲小下巴:6.成人帮助婴儿用手抚摸下巴。

妈妈宝宝真快乐。

7.成人的一侧脸与婴儿的另一侧脸轻轻接触。

一捋捋,二捋捋,8.成人抚摸婴儿双臂。

三捋摸摸小脸蛋;9.成人帮肋婴儿用小手抚摸小脸蛋。

四捋捋,五捋捋,10.同8。

六捋拍拍小小手:11.成人帮助婴儿轻拍双手。

七捋捋,八捋捋,12.同8。

九捋小手碰小脚;13.成人帮肋婴儿双手碰双脚。

宝宝从小本领大。

14.成人拥抱婴儿以示鼓励。

2..游戏名称:走看摸和听(感官的综合训练)游戏内容:1)父母抱着宝宝在家里四处走动,看看室内的玩具和各种物品。

2)指点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宝宝用眼睛看,用手摸,告诉宝宝它们的名称。

3)如果是动物玩具,就模仿动物的叫声给宝宝听,如果是钟或者洗衣机之类的东西也要模仿它们的声音给宝宝听。

注意:每天带宝宝外出散步也是玩这个游戏的好机会,尽量让宝宝用眼用手用耳朵来体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情。

3. 游戏名称:滚动软垫游戏准备:一个圆柱形的软垫(也可用抱枕)。

游戏过程:(1) 将圆柱形的软垫放在大人的床上,让宝宝横趴在圆拄形的软垫上。

(2) 爸爸妈妈抓住圆柱形软垫的两端,慢慢地向前或向后滚动软垫。

(3) 宝宝随着软垫的滚动,会出现蹬脚、推手等动作来扭动身体或爬动,使全身保持平衡。

(重复2-3次)游戏目的:(1) 此游戏可以加强宝宝手臂、肩部和躯干肌肉的力量。

(2) 在游戏中,通过软垫的滚动,能促使宝宝蹬脚或爬动,为宝宝学习爬行奠定动作基础。

(3) 父母滚动软垫的速度应援慢一点。

4. 游戏名称:躲猫猫这个游戏应经常玩,不过要记住经常变化其中的细节。

可以用报纸、杂志、小罐或盘子来做躲猫猫游戏,将你的一边脸藏起来,然后问:“妈咪在哪儿?”“宝宝在哪儿?”游戏目的:这一游戏既增进了情感又训练了记忆力,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有益处。

5. 游戏名称:听与做游戏准备:一只带塑料盖的空奶粉罐,游戏过程:①让宝宝取坐位(周围用东西支撑好),将空奶粉罐放在宝宝面前。

②用手按照“1—2 ,1—2”的节律轻轻拍打奶粉罐的塑料盖,边拍打塑料盖边说“1—2,1—2”。

③观察宝宝是否在注意看?妈妈可以拉着宝宝的手按照上述节奏轻轻拍打塑料盖。

(如果妈妈经常这样做,宝宝就会尽早地熟悉“1—2”这种节奏。

)游戏目的:增加宝宝对声音的认识使宝宝认识简单的节奏锻炼宝宝的听觉技能丰富宝宝的触觉6. 游戏名称:哪来的声音?游戏目标:通过追踪发声物体,开发宝宝大脑的听觉灵敏度,促进听觉神经。

游戏时间:此训练可随时进行,每次约5-10分钟。

游戏准备:小铃鼓、小型录音机、录音磁带等。

游戏过程:1).宝宝坐立,家长在宝宝的前后左右敲打小铃鼓,引导宝宝随声响转动身体,并拍手。

2).家长也可在宝宝背后发出小鸡、小鸭的叫声,宝宝追随声音转动身体。

3).家长将录音机藏于小床或沙发等轻软家具中,宝宝随声音转动身体。

7.游戏名称:传递积木游戏目的:训练手与上肢肌肉动作,培养用过去的经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游戏前提:能一手抓一块积木。

游戏过程:在床上,妈妈给宝宝一块积木,等宝宝拿住后,再向同一只手递另一块积木,看宝宝是否将原来的一块积木传递到另一只手后,再来拿这一块积木。

如果宝宝将手中的积木扔掉再拿新积木,就要引导宝宝先换手再拿新的。

8.游戏名称:认识手指游戏过程:妈妈握住宝宝的左手,抚摸宝宝的大拇指说:“这是大拇指。

”摸宝宝的食指说“这个是指针。

”摸宝宝的中指说“这是中间人。

”摸宝宝的无名指说“这是戴戒指的。

”最后摸宝宝的小指说“这是小手指。

”当妈妈在唱或说下面的歌词时,同时用妈妈的两手来配合,就好像是在对妈妈自己的手指说话一样。

首先两手握拳,然后每个手指根据歌词的内容而出现或消失。

歌词是这样的(以拇指为例):大拇指在哪儿?大拇指在哪儿?(左)我在这儿。

(右)我在这儿。

(左)你今天好吗,先生? (右)非常好,谢谢。

(左)跑啦。

(右)跑啦。

然后再依次对其宝宝手指说或唱,如“指针在哪儿”,“中间人在哪儿”,“戴戒指的在哪儿”“小手指在哪儿”,每个动作要重复几次,然后将你的手藏在你的身后,根据歌词再伸出相应的手指,这项活动会使宝宝感兴趣,同时也让宝宝学到了有关手指的内容。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听力训练宝宝的观察能力使宝宝将手指歌中的歌词与相应的手指动作联系起来对手指有更进一步的认识9.游戏名称:拣葡萄干(触、视觉、手指运动和注意力的综合训练)游戏准备:彩色塑料小杯,葡萄干少许。

游戏过程:1. 宝宝抱坐在桌子前;2. 逗引宝宝去拿装有葡萄干的杯子,让他自由玩弄一会儿;3. 把杯子倒扣,再打开,“哇,这里有葡萄干!”4. 妈妈做手捏、拣葡萄干放入杯子里的动作给宝宝看,诱导宝宝也来抓和捏。

游戏要点:观察宝宝的注意力能否持久;当心,不要让宝宝吞下葡萄干,发生危险。

10.游戏名称:认物与找物游戏目的:理解语言,认识物品,训练记忆力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游戏前提:听到物品名称会注视。

游戏准备:“百宝箱”:用1个大一些的纸箱或塑料桶,内装10~20个大小不同、形状不一的小东西(如乒乓球、小圆盒、小娃娃等)。

游戏过程:l、把宝宝熟悉的几件玩具或物品放在他面前,先说出玩具的名称,再把它拿起来给宝宝看或摸,然后放进一只小篮子或小盆里;2、放完后,再边说边把玩具一件件从篮子里拿出来;3、从中挑出几件,隔一定距离放在他面前,说出其中一件的名称,看他是否看或抓这件玩具;4、当面把一件玩具藏在枕头底下(开始可藏一只能自动发声的玩具,如闹钟),或者将玩具熊或娃娃用被子盖住大部分,露出小部分,让他用眼睛寻找或用手取出,找到后将玩具给他或继续玩作为鼓励。

游戏要点:训练宝宝感受物体的存在,寻找物体的能力;通过抓握较大的物体(不能是很小、有危险的物品),训练宝宝的手指小肌肉。

11.游戏名称:塑料玩具捏一捏游戏目的:训练拇指和食指小肌肉动作。

游戏过程:在宝宝面前放一件拖拉玩具,家长说:“这玩具真好玩,我们把它拉过来吧!”开始大人可扶着宝宝一起拉过来,接着再鼓励宝宝用拇、食指去捏取线,帮助宝宝拖拉玩具。

也可用软塑料玩具在宝宝面前一捏一叫,鼓励宝宝自己去把玩具捏出叫声。

12.游戏名称:洗澡玩水游戏目的:了解水,发展感知能力,培养愉快情绪。

游戏过程:给宝宝洗过头后放入盆里坐着,给他一只吹气小鸭子边洗边玩,洗完澡后坐在盆中央,大人拿着宝宝的两只胳膊或一人扶着宝宝腋下,一人握着宝宝的双脚,边拍打水边念儿歌:“小小鸭子嘎嘎叫,走起路来摇呀摇,一摇摇到小河里,高高兴兴洗个澡”。

13. 游戏名称:哇哇哇!游戏目的:练习模仿发音游戏过程:1)宝宝坐在妈妈怀里;2)妈妈拿住宝宝的小手,轻轻拍妈妈的嘴,妈妈发出“哇哇哇”的声音;再拿住宝宝的小手轻轻拍宝宝自己的嘴巴,妈妈发“哇哇哇”的声音。

说宝宝唱歌“哇哇哇”。

观察要点:如果宝宝能配合手,发出“哇哇”声,游戏就成功了!14. 游戏名称:宝宝自己拿(练习坐和手拿物)游戏准备:宝宝喜欢的玩具或者物品。

游戏目标: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宝宝坐得更稳当,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特别是腰部。

游戏过程:1)让宝宝独坐;2)把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宝宝的前面,鼓励宝宝坐着,用手拿东西。

3)增加难度,妈妈把玩具放在宝宝的左面和右面,甚至身后,让宝宝拿。

提示:玩具不要放得太远,别让宝宝够不着而趴下来。

讲给爸爸妈妈听的话:宝宝首先是在仰卧和侧卧的姿势中学习坐的。

您可以从侧面来观察宝宝仰卧。

您可以发现,宝宝的腿几乎同身体形成一个直角。

如果宝宝从仰卧翻转到俯卧,他的旋转能力就会得以形成,这种能力将对宝宝的坐姿起到重要的作用。

15.游戏名称:向上扔袜球游戏准备:袜球游戏过程:1.爸爸妈妈用两手将袜球轻轻地向上抛,但不要抛得太高而超出宝宝的视线,边向上抛边告诉宝宝向上看,并说:“看袜球上去了。

”注意强调的是“向上”这一概念。

提醒宝宝在球向上升时要向上看,当球落下时向下看,每次向上抛球时用一种语调说“球上去了”,当球落下时用另一种语调说:“球下来了。

”2.把球递至宝宝手中,让宝宝用两手向上扔球,必要的话可以帮助宝宝向上扔,对宝宝的任何积极的表现均给予表扬,要避免说:“不对,不对,应该这样做。

”经过练习之后,当你说“向上”时,宝宝就会将球向上扔。

游戏目的:发展宝宝的手一眼协调功能使宝宝懂得向上和向下的概念通过对宝宝的表扬和鼓励使宝宝建立自信心促进宝宝注视移动的物体的能力16.游戏名称:爸爸在哪里游戏准备:一些装冰箱或洗衣机的纸箱子游戏过程:1.妈妈抱宝宝先到别的屋子里去转一转,爸爸马上把身体藏到纸箱子里,过一会儿,妈妈抱宝宝走进屋里,并询问:“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带宝宝到处找找,可以边找边念儿歌。

儿歌念到最后一句时,爸爸从纸箱子里跳出来,拥抱宝宝。

2.爸爸和妈妈可以交换藏在箱子里,把儿歌的内容随箱子里的人更换一下便可。

如果家里没有大箱子,也可以用小箱子,装上宝宝心爱的玩具,更换儿歌内容,进行游戏。

游戏目标:培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了解客体永存的概念培养注意力和观察力增进亲子感情儿歌:爸爸在哪里?爸爸在哪里?找不到爸爸,宝宝真着急,爸爸在哪里?爸爸在哪里?快快出来吧,别让宝宝再着急!17. 游戏名称:屈伸手指训练游戏目的:训练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发展宝宝手指的肌肉运动能力。

游戏方法:妈妈依次进行下面的训练。

(1)妈妈拿着宝宝一只手的大拇指,进行屈伸练习,反复5—6次,动作要轻柔。

(2)妈妈拿着宝宝一只手的食指,进行屈伸练习,反复5—6次,动作要轻柔。

(3)妈妈拿着宝宝一只手的中指,进行屈伸练习,反复5—6次,动作要轻柔。

(4)妈妈拿着宝宝一只手的无名指,进行屈伸练习,反复5—6次,动作要轻柔。

(5)妈妈拿着宝宝一只手的小指,进行屈伸练习,反复5—6次,动作要轻柔。

(6)妈妈训练完一只手,再训练另一只手。

18. 游戏名称:美食家游戏目的:了解各种味道,训练味觉认识相关食物培养观察力及注意力游戏方法:在托盘里放上一些食物,如苹果、香蕉、奶酪、桔子等,并用干净的毛巾盖住。

让宝宝把小手伸进去,随便摸出一样食品,妈妈告诉宝宝食品名称,并且让宝宝尝一尝。

例如,宝宝摸出了苹果,妈妈告诉宝宝:"这是苹果。

苹果又酸又甜。

"接着,把苹果用勺子刮成泥,喂给宝宝吃。

多为宝宝提供一些食品,让宝宝充分体会品尝不同口味的食品的快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