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诗《暮江吟》教学设计公开课

古诗《暮江吟》教学设计公开课

五、再读古诗,体会思想感情。
1.师:大家再读读这首诗,看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教师并适时用课件展示。
六、古诗音乐欣赏。
师:好!我们放松一下子,听听古诗音乐欣赏,同时也能加强我们对诗歌的背诵。(教师用课件演示诗歌音乐欣赏2遍,再让学生跟着唱)
七、布置作业。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面布置一下作业。(教师用课件展示)
1、再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2、课后默写这首诗。
板书设计
暮江吟
作者:〚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停顿要领,让学生在书上做上记号。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2、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
3、现在大家小组间以合作的方式来朗读这首古诗,互相间注意纠错,同时注意停顿,要读出感情来。(学生朗读时教师组间巡视指导)
这句诗诗人沉醉于美景之中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2.师:好!第一句诗我们理解得差不多了,我们再看到第二句诗大概是什么意思,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先齐读一下诗句,大家再小组讨论交流一下,等会又叫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教师用课件出示)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古诗《暮江吟》;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暮江吟》的内容,领悟诗歌的意境。
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指导法。学法:自读自悟,讨论交流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介绍写作背景,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并让学生齐读课题。
2、适时介绍写作背景。
3、课件出示作者,简介作者(课件出示)。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9、古诗三首之《暮江吟》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9、《古诗三首》之《暮江吟》
教材分析
古诗《暮江吟》是部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在整个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但班级中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以致于现在的成绩不很理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大家讨论了一下,就叫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句诗的大概意思吧!(指名一个小组回答,师生集体订正,教师并适时用课件展示)
第一、二行诗的意思:傍晚时分,快要落山的夕阳的倒影铺在江水之上;晚霞斜映下的江水一半是碧绿的,一半是鲜红的。(让学生在书上作上记号)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不仅仅是理解诗的意思,学习古诗并不枯燥,学习古诗也能兴趣盎然,学习古诗也能享受快乐。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自学掌握生字,理解词意,了解诗意;背诵、默写《暮江吟》。
(二)过程与方法:1、能根据诗歌领悟古诗的意境。
2、能从古诗内容想开去,想到与之相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
(三)情感与态度:理解诗人丰富而深刻的情感。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大家讨论了一下,就叫一些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吧!(指名一些小组回答,集体订正,教师并适时用课件展示)
四、学习古诗,领会诗句含义。
1.师:好!诗中的一些词语我们理解得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就看看诗句的意思吧!先看到第一句诗大概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先齐读一下诗句,大家再小组讨论交流一下,等会再叫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好吧?(教师用课件出示)
三、理解古诗中的重点词语。
师:我们读得差不多了,很好!我们要掌握一首优美的古诗,只读出来还不够,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这首诗效果就会很好。下面我们看到书,小组讨论一下,下面几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等会再叫一些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用课件出示)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
可怜:可爱。真珠:这里指珍珠。பைடு நூலகம்
(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大家讨论了一下,就叫一个小组推荐一个同学来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吧!(指名一个小组回答,师生集体订正,教师并适时用课件展示)
第三、四行诗的意思:九月初三的夜晚是多么可爱啊!岸边草木的露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而冉冉升起的一弯新月像一把精巧的弯弓。(让学生在书上作上记号)
这句诗渗透了诗人自愿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