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100 0
Transmittance
Data Points
Emissivity
30
80 500 70
Wavenumbers
60 50
Ratio
40 30 20 400 0 40 35 4 3 2
Emissivity
30 25 20 15 10 5
350 0
300 0
250 0
200 0
150 0
100 0
19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光路图
20
光源
现在红外光谱仪的光源各种各样,种类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碳化硅光源:优点是光的能量比较强,功率大,热辐射强,但 需要冷却。 2 EVER-GLO光源:改进型的碳化硅光源,发光面积小,红外辐 射强,热辐射很弱,不需要冷却,寿命长,能在十年以上。 3 陶瓷光源:水冷却光源和空气冷却光源。这种现在红外光谱仪 用的比较多 4 能斯特灯光源:光的能量比较强,但是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 5 白炽线圈光源:光的能量较弱
42
(3)IR光谱是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强有力的手段, 由IR光谱可判断官能团、分子骨架,具有相同化学组 成的不同异构体,它们的IR 光谱有一定的差异,因此 可利用IR光谱识别各种异构体。
化学变化的物质,用熔融法制备。可将样品直接用红外灯或 电吹风加热熔融后涂制成膜。
b. 热压成膜法: 对于某些聚合物可把它们放在两块具有抛
光面的金属块间加热,样品熔融后立即用油压机加压,冷却 后揭下薄膜夹在夹具中直接测试。
c. 溶液制膜法: 将试样溶解在低沸点的易挥发溶剂中,涂
在盐片上,待溶剂挥发后成膜来测定。如果溶剂和样品不溶 于水,使它们在水面上成膜也是可行的。比水重的溶剂在汞 表面成膜。
8
红外光谱仪基本工作原理:
用一定频率的红外线聚焦照射被分析的试样, 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照射红外线 相同就会产生共振,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 的红外线,把分子吸收的红外线的情况用仪器 记录下来,便能得到全面反映试样成份特征的 光谱,从而推测化合物的类型和结构。IR光谱 主要是定性技术,但是随着比例记录电子装置 的出现,也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定量分析。
30
25 20 15 10 5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Wavenumbers
29
透过吸收光谱
4 3 40 2 35
Volts
1 0
-1 -2 -3 230 0 220 0 210 0
sam: FFT
25 20 15 10170 0 5 400 0 350 0 300 0 250 0 200 0 150 0 90 190 0 180 0
伸缩振动 亚甲基:
变形振动
亚甲基
16
甲基的振动形式
伸缩振动 甲基: 对称 υ s(CH3) 变形振动 甲基 不对称 υ as(CH3) 2960㎝-1
2870 ㎝-1
17
对称δ s(CH3)1380㎝-1
不对称δ
as(CH3)1460㎝
-1
红外光谱图的三要素
峰位、峰强和峰形
(1)峰位:分子内各种官能团的特征吸收峰只出现在
红外光波谱的一定范围 。 (2)峰强:红外吸收峰的强度取决于分子振动时偶极矩的 变化,振动时分子偶极矩的变化越小,谱带强度也就越弱。 一般说来,极性较强的基团(如C=O,C-X)振动,吸收强度较
大;极性较弱的基团(如C=C,N-C等)振动,吸收强度较弱;
18
红外光谱图的三要素
(3)峰形:不同基团的某一种振动形式可能会在同一频 率范围内都有红外吸收,如-OH、-NH的伸缩振动峰 都在3400-3200 cm-1但二者峰形状有显著不同。此时 峰形的不同有助于官能团的鉴别。
38
供试样品的要求
①试样纯度应大于98%,或者符合商业规格,这样才 便于与纯化合物的标准光谱或商业光谱进行对照, 多 组份试样应预先用分馏、萃取、重结晶或色谱法进行 分离提纯,否则各组份光谱互相重叠,难予解析。 ②试样不应含水(结晶水或游离水) 水有红外吸收,与羟基峰干扰,而且会侵蚀吸收池的 盐窗。所用试样应当经过干燥处理。 ③试样浓度和厚度要适当 使最强吸收透光度在5~20%之间
干涉仪 定镜
BF
BM
l 0 -l
分束器
IR 光源
动镜
BF = BM
光程差 = 0 检测器
24
迈克尔逊干涉仪-2
干涉仪 定镜
BF
BM
l 0 -l
分束器
IR Source
动镜
BF = BM - 1/8 光程差 = 1/4
检测器 Detector
25
迈克尔逊干涉仪-3
干涉仪 定镜
BF BM
l 0 -l
第一章 结构鉴定
1.1 傅立叶红外光谱仪
1
要求
要求 1、了解红外光谱区域的划分;掌握红外光谱仪 的基本原理及构造,了解红外光谱吸收的产生 条件。 2、掌握简单红外谱图的定性分析。 3、了解红外光谱仪的使用、保养及有关注意事 项 4、了解红外光谱的应用
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构图
3
红外光谱概述
波数
12
介绍: 分子振动方程式
化学键的振动类似于连接两个小球的弹簧
K化学键的力常数, 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 =m1m2/(m1+m2) C为光速波数 1 Nhomakorabea
1 k k 1307 2c
13
表1、 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毫达因/埃)
键类型: —CC — > —C =C — > —C — C — 力常数: 15 17 9.5 9.9 4.5 5.6 峰位: 4.5m 6.0 m 7.0 m 化学键键强越强(即键的力常数K越大)原子折合质量越 小,化学键的振动频率越大,吸收峰将出现在高波数区。
波长
波长与波数之间的关系为: (波数) / cm-1 =104 /( / µ ) m
4
红外光谱概述
红外光区的划分
红外光谱波长范围约为 0.75 ~ 1000µ m,一般换算 为波数。根据仪器技术和应用不同,习惯上又将红外 光区分为三个区: 近红外光区(0.75 ~ 2.5µ ) 13158-4000 cm-1 m 分子化学健振动的倍频和组合频。 中红外光区(2.5 ~ 25µ ) 4000 ~ 400 cm-1 m 化学健振动的基频 远红外光区(25 ~ 1000 µ ) 400-10 cm-1 m 骨架振动,转动
特征区:4000-1350cm-1 高频区 光谱与基团的对应关系强 指纹区:1350-400cm-1 低频区 光谱与基团不能一一对应, 其价值在于表示整个分子的特征。
7
红外光谱谱图认识
红外光谱图:纵坐标为透过率,横坐标为波长λ ( μm )或波 数(cm-1)例1:Octane(辛烷)红外光谱图
500
Wavenumbers
Volts
1 0
bkg: FFT
-1 -2 -3 230 0 400 0 350 0 300 0 250 0 200 0 150 0 100 0 500
Wavenumbers
220 0 210 0 190 0 180 0 170 0
30
Data Points
谱图的一般的解析流程:
14
例题: 由表中查知C=C键的k=9.5 9.9 ,令其 为9.6, 计算波数值
1 v 2
1
k
1307
k
9.6 1 1307 1650cm 12 * 12 / 12 12
测正己烯中C=C键伸缩振动频率实测值为1652 cm-1
15
分子中基团的基本振动形式
表示符号:s(强);m(中);w(弱);a(不对称) 1.两类基本振动形式
-3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Data Points
Data Points
28
快速傅立叶变换
干涉图
4 3
FFT
光谱
40 35
V o l t s
2 1
0
-1 -2 -3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E m i s s i v i t y Data Points
41
二、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1)从待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吸收频率(波 数),初步判断属何类化合物,然后查找该类化合物 的标准红外谱图,待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与标准化合 物的红外光谱一致,即两者光谱吸收峰位置和相对强 度基本一致时,则可判定待测化合物是该化合物或近 似的同系物。 (2)同时测定在相同制样条件下的已知组成的纯化 合物,待测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与该纯化合物的红外光 谱相对照,两者光谱完全一致,则待测化合物是该已 知化合物。
31
制样方法
(1) 固体样品的制备
a.压片法:
将1~2mg固体试样与 100mg干燥的优级纯KBr混合, 研磨到粒度小于2μ m,装入模 具内,在油压机上或手动压片 制成透明薄片,即可用于测定。
32
b.糊状法: 在玛瑙研钵中,将干燥的样品研磨成细粉末。然后滴 入1~2滴液体石蜡混研成糊状,涂在KBr或NaCl制成 的盐窗上,进行测试。此法可消除水峰的干扰。液体 石蜡本身有红外吸收,此法不能用来研究饱和烷烃的 红外吸收。
21
干涉仪(红外光谱仪的“心脏”)
1、机械式(主要是角镜式) 尼高力最低端产品(IR200) 其他公司的所有产品 2、空气轴承式 Bruker公司的某一款产品 3、电磁式干涉仪 尼高力中档和高档产品(380和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