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0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则要求上市公司提 交其内部控制的报告书.1985年,由AICPA, 美国审计总署(AAA),FEI等机构共同赞助成 立了全国舞弊性财务报告委员会 (National Commission On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即tread-way委 员会.Tread-way委员会旨在研究舞弊性 财务报告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关领域,其中包括 内部控制不健全的问题.Tread-way委员 会就内部控制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 并倡议建立一个专门研究内部控制问题的委员 会.
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1
主要内容:
1.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弱化的原因 4.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
2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基 本理论
(一)行政事业单位与内部控制 1.行政事业单位内涵 (1)行政单位的特点 ①管理国家事务;②组织经济建设;③ 管理国家事务; 组织经济建设;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2)事业单位的特点 ①社会公益事业;②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社会公益事业; 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社会服务组织. ③社会服务组织.
11
(2)安然事件对内部控制系统 建设的影响
第一,内部安全方面.建立了完善的内 部控制系统. ( 萨班斯法案)
12
萨班斯法案
2001年12月,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安 然公司,突然申请破产保护,此后,公司丑闻不 断,规模也"屡创新高",特别是2002年6月的 世界通信会计丑闻事件,"彻底打击了(美国) 投资者对(美国)资本市场的信心 "(Congress report, 2002).为了改变这 一局面,美国国会和政府加速通过了《萨班 斯法案》(以下简称SOX法案),该法案的另 一个名称是"公众公司会计改革与投资者保 护法案".法案的第一句话就是"遵守证券法 律以提高公司披露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 保护投资者及其他目的."
9
COSO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199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反国外贿赂法》 (FCPA),在反贿赂条款之外,又规定了与会 计及内部控制有关的条款.美国注册会计师协 会(AICPA)的审计人员责任委员会发布了《报 告,结论与建议》.随后,在1980,1982, 1984年先后颁布了审计准则公告第30号,第 43号,第48号.财务经理人员协会(FEI)发布 了《美国公司的内部控制:现状》.
3
2.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1)内部控制发展阶段 ①内部控制系统理论时期 时期 ②内部控制结构理论时期 ③内部控制框架理论时期 ④内部牵制发展时期 COSO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⑤COSO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4
内部控制系统理论时期 时期
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在《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 告中提出了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程序.1947年,该协会在 《审计准则暂行公告》中又重申了这一内容.这一时期,内部控 制处于以查错纠弊为导向的理论初级阶段,后被称为内部牵制理 论. 1949年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下属的内部控制专门委员会发表了 《内部控制,协调系统诸要素及其对管理部门和注册会计师的重 要性》的专题报告,第一次对内部控制进行定义性表述:"内部 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 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贯彻执行的 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同时报告对内部控制 的范围做出解释,指出内部控制既是对会计和财务部门直接有关 的控制,也包括了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定期报告经营情况,进 行统计分析并将统计报告送交有关部门,制定计划对有关人员履 行职责的能力进行培训,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以保证管理部门所制 定的各种程序准确,顺利贯彻执行. 5
13
最后修订完稿的SOX法案共分11章,第1至第6章主要 涉及对会计职业及公司行为的监管,包括:建立一个独立 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PCAOB),对上市 公司审计进行监管;通过负责合伙人轮换制度以及咨询 与审计服务不兼容等提高审计的独立性;对公司高管人 员的行为进行限定以及改善公司治理结构等,以增进公 司的报告责任;加强财务报告的披露;通过增加拨款和雇 员等来提高SEC的执法能力.第8至第11章主要是提高 对公司高管及白领犯罪的刑事责任,比如,针对安达信销 毁安然审计档案事件,专门制订相关法律,规定了销毁审 计档案最高可判10年监禁,在联邦调查及破产事件中销 毁档案最高可判20年监禁;为强化公司高管层对财务报 告的责任,要求公司高管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宣誓,并就 提供不实财务报告分别设定了10年或20年的刑事责任.
包括内容:单位预算管理,收入管理,支出 管理,结余及分配管理,专用基金管理,资 产管理,负债管理,事业单位清算,财务报 告和财务分析等 第二章,第八条 事业单位参考以前年度预算 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和 措施,测算编制收入预算;根据事业发展需 要与财力可能,测算编制支出预算. 事业单位预算应当自求收支平衡,不得编制 赤字预算.
7
内部牵制发展时期
在上世纪40年代前,人们习惯用内部牵制这一概 念.根据《柯氏会计辞典》的解释,内部牵制是 指:"以提供有效的组织和经营,并防止错误和 其他非法业务发生的业务流程设计.其主要特点 是以任何个人或部门不能单独控制任何一项或一 部分业务权力的方式进行组织上的责任分工,每 项业务通过正常发挥其他个人或部门的功能进行 交叉检查或交叉控制.设计有效的内部牵制以便 使各项业务能完整正确地经过规定的处理程序, 而在这规定的处理程序中,内部牵制机能永远是 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8
19
(一)资产类 第101号科目 现金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2.收到现金, 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 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库存现金数额. 3.事业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出纳人员根据原 始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现 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 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并编制"库存 现金日报表".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 门的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 收款收据副联编制"现金收入日报表",送会计部门 的出纳员核收;或者将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 将收款收据副联,"现金收入日报表"和向银行送存 现金的凭证一并交会计部门的会计员核收记账.4.有 外币现金的事业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 20 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14
第二,外部安全方面.建立完善的收购 兼并机制
15
(3)我国关于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管理与控制
①《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 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④《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决算报告制度》
⑤《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监督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6
①《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 政部)
此规则有财政部于1996年10月22日发布, 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财政部规定 适用特殊行业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不执行 本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有关 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 按有关规定执行, 不执行本制度;已经纳入企业会计核算体系 的事业单位,按有关企业会计制度执行.
17
第102号科目 银行存款 1.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存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的各种存款.事业单位应加强对本单位银行账户的管 理,由会计部门统一在银行开户,避免多头开户.2. 事业单位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时,借记本 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 科目,贷记本科目.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 银行存款数额.3.事业单位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 构的名称以及存款种类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 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每 日终了应结出余额.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与银行对 账,至少每月核对一次.月终时,单位账面余额与银 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应逐笔查明原因进行处 理.属于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调节相符.
内部控制结构理论时期
内部控制结构理论观点的提出是在1988年,当年美国注册会 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使用"内部控制 结构"一词,指出:"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 目标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确定内部控制结构包 含3个要素: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首先,控制环 境是第一次被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并将内部环境定义为"对建 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程序及其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 素",它包含的要点有:经营管理理念,组织结构,董事会及 其所属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发挥的职能,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 法,管理监控方法(经营计划,预算,预测,利润计划,责任 会计和内部审计),人事政策和实务等.其次,会计制度规定 各项经济业务实务的方法,包括鉴定,分析,归类,登记和编 报;明确资产和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其实现的目标是:鉴定 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以做 财务报表的依据;对经济业务按货币价值计价,以便列入财务 报表;确定经济业务发生日期,以便按照会计期间进行记录; 6 在财务报表中恰当表述经济业务并对相关内容予于揭示.
21
4.有外币存款的事业单位,应在本科目下分别按 人民币和各种外币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进 行明细核算.事业单位发生的外币银行存款业 务,应按当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人民币外汇 汇率,将外币金额折合为人民币记账,并登记 外国货币金额和折合率.年度终了(外币存款 业务量大的单位可按季或月结算),事业单位 应将外币账户余额按照期末中国人民银行颁布 的人民币外汇汇率折合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 户期末人民币余额.调节后的各种外币账户人 民币余额与原账面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溢 列入事业支出科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