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管件工艺规范
(发布日期:2005-08-30)a)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空调器配管件设计加工工艺。
b)相关标准
Q/TK02.001-2001a 房间空气调节器
c)内容
3.1 配管弯制工艺要求
3.1.1弯曲半径
现有的铜管加工设备弯曲半径:
表2
表3
注:芜湖工厂自动弯管φ16铜管最小弯曲半径R30,φ19铜管最小弯曲半径R35。
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其它弯曲半径, 则可以用技术通知的形式请部装分厂增加模具或者发外加工该零、部件。
3.1.2配管连接的定位与焊接间隙
3.1.2.1配管的连接应考虑通过扩口,缩口或打定位点来保证配管连接的一致性。
配管的焊接间隙为0.15-0.25mm。
表4
3.1.2.2配管的定位点标注尺寸如下:
表5
3.2 装配工艺的要求
1)对于冷暖机上的四通阀部件,在整机装配时阀冷凝器接管要和冷凝器输入管焊接,为防止焊接时的高温沿阀冷凝器接管传导至四通阀,要求阀冷凝器接管的展开总长度不小于150mm.。
2)冷暖分体机整机装配时,焊接冷凝器输入管时其焊口与四通阀的位置较近时,为避免四通阀被火焰烧到,设计时保证焊口在垂直高度上与四通阀的中心距离不小于50mm。
3) 当管端不加工而采用管件的内径与其他管连接时,如φ9.53×0.6与φ8管之间的连接,必须在管口标注内径尺寸。
4) 外径为φ3.2、长度低于300mm的辅助毛细管,为了便于装配,毛细管材料状态应为软态。
5) 因低压阀接管长短直接影响四通阀的高低、压缩机回气管与压缩机回气口的配合、压缩机排气管压缩机排气口的配合以及阀冷凝器接管与冷凝器输入管的配合,所以设计低压阀接管时,必须标注总高,便于弯管加工时控制总高度。
3.3 铜管规格,壁厚
(1) 配管规格(外径×壁厚)
T2Mφ6×0.5 T2Mφ6×0.75 T2Mφ6.35×0.50 T2Mφ6.35×0.75
T2Mφ7×0.6 T2Mφ8×0.5 T2Mφ8×0.60 T2Mφ8×0.75
T2Mφ9.53×0.6 T2Mφ9.53×0.70 T2Mφ12.7×0.75
T2Mφ16×0.75 T2Mφ19×0.75 T2Mφ22×1.0 T2Mφ22×1.2
T2Mφ25×1.2 T2Mφ28×1.0 T2Mφ28.6×1.0 T2Mφ28.6×1.2
T2Mφ30×1.0 T2Mφ32×1.2
(2) 毛细管规格(外径×内径)
T2Yφ2.2×0.9 T2Yφ2.5×1.1 T2Yφ2.5×1.3 T2Yφ2.5×1.5
T2Yφ3.2×1.7 T2Yφ3.2×1.9 T2Mφ3.6×2.1 T2Mφ4×3
T2Mφ5×3.5 T2Mφ3.6×2.4 T2Mφ4×2.7
为了保证铜管加工后在弯曲处的壁厚不至于太薄,有足够的强度,压缩机排气管,回气管等振动较大的配管(毛细管除外),弯曲变形较大的配管,一律选用壁厚为0.7∽1.0mm的铜管。
其它配管一般选用壁厚为0.6mm的铜管。
附加说明:本设计规范由TCL商用中心开发部技术管理组提出并归口。
本设计规范由TCL商用中心开发部出口开发课等负责起草。
本设计规范主要起草人:曾志雄、盛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