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古典园林建筑营造中的形式美以漏窗、洞门、长廊、铺地、园墙为例

古典园林建筑营造中的形式美以漏窗、洞门、长廊、铺地、园墙为例

古典园林建筑营造中的形式美以漏窗、洞门、长廊、铺地、园墙为例建筑,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园林中不可缺少的。

建筑营造不仅带来了空间布局上的美,而且带来了形式上的美。

建筑营造的形式有漏窗、洞门、长廊、铺地、园墙等,它们以点、线、面的形式营造了建筑的美。

1点状的形式美点是相对很小的形,从概念上讲,点是没有量度的,也没有上下左右的连续性,它在空间中只标明一个位置,但当它的概念与古典园林建筑相结合时,点的面貌和个性就丰富和生动很多。

在古典园林建筑中,点状模式如漏窗、洞门等,以独立成点的形式存在,构成了古典园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凡有观眺处筑斯,似避外隐内之义”。

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漏窗的形式美进行阐述。

1.1.2窗框形状漏窗窗框形状较为丰富多样,有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海棠形等及其他各种不规则形状,还有两个或多个形体结合使用的。

虽然漏窗的形状复杂多样,但其使用总的说来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由于体形优美,漏窗多是单独出现在廊道的转折处或视线宜于集中的地方,以点的形式展现,从而形成视觉和审美。

1.1.1分布位置漏窗大多设置在园林内部的分隔墙面上,以长廊和半通透的庭院为多。

透过漏窗,景区似隔非隔,似隐还现,光影迷离斑驳,可望而不可即,随着游人的脚步移动,景色也随之变化,平直的墙面有了它,便增添了无尽的生气和流动变幻感。

1.1漏窗漏窗是窗洞内有镂空图案的窗,是构成园林景观的一种建筑艺术处理工艺,俗称为花墙头、花墙洞、花窗。

计成在《园冶》一书中把它称为“漏砖墙”或“漏明墙”,1.1.3图案形式园林工程园林赏析园林中漏窗,窗芯的花纹、图案数量众多,形式灵活多样,取材范围广泛,仅就苏州而言,据不完全统计就有数百种之多,这些花纹图案的构成从形体上而言大致可以分为几何形体和自然形体两类,也有两者混合使用的。

(1)几何形体。

几何形体图案多由直线、弧图1古琴线、圆形等组成,有单独使用一种形体的,也有混合使用的,混合使用一般都是以一种形体为主,可以避免无序、混乱。

直线形图案常见有方形、万字形、冰裂纹等,弧线形有钱鳞、海棠、如意等,而两种或两种以上线条结合构成的图案形式有万字海棠、六角梅花等。

此外还有四边为几何图案,中间为琴棋书画等物的式样,如苏州狮子林的图1函装线书“四雅”漏窗。

(2)自然形体。

自然形状的图案取材范围较为广泛,多以植物花卉、虫鱼鸟兽、人物故事等为题材。

属于植物花卉题材的有梅、石榴、葡萄、竹等。

属于虫鱼鸟兽的有蝙蝠、虎、狮等。

属于人物故事的则多以三国、水浒、图1画卷佛教等故事为题材。

1.1.4图案形式的文化及象征意义漏窗图案形式最具文化意义的,当推苏州园林狮子林的“四雅”漏窗(如图1所示),即琴、棋、书、画四漏窗。

所谓“四雅”,指的是古代文人所喜爱的琴、棋、书、画四桩雅事,也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独特的四大内容。

四个不同形状的漏窗中,依次塑有古琴、围棋棋盘、图1围棋棋盘函装线书、画卷,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美,又饱含耐人寻味的幽雅情调。

不少的文雅之气。

再加上窗下栽植同时,漏窗的图案形式也具有的南天竹、石竹、罗汉松,四季常象征意义。

如:竹、梅、兰、菊、莲,表绿,与粉墙漏窗相配,既具有形式现出高风亮节的雅意;鹿、鹤、松、园林工程桃象征长寿;凤凰、蝙蝠、石榴象征高贵吉祥;鲤鱼跳龙门象征仕途通畅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文化及象征上的含义,也为建筑增添了丰富的形式美。

1.2洞门围墙内外供人出入的门,因为没有门扇,所以叫洞门。

各式各样的洞门除去它的造景作用,本身也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它丰富的形式,给人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

1.2.1洞门的形式大致有方门合角式、圈门式、上下圈式、入角式、葫芦式、莲瓣式、如意式、贝叶式、剑环式等。

最常见的是圆洞门,又称月亮门、月洞门。

这些洞门形式丰富多彩,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形式美感。

1.2.2洞门的文化及象征意义洞门既是通道,又是造型各异的景框,在洞门内外如有翠竹、红花、奇石、盆景,透过洞门就可以看到一幅幅框中之景、框中之画。

有的园林在一条轴线上连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洞门,一眼望去,门内有门,景中有景,院落层层,造成的意境。

多数洞门上方,都题上二三个、四五个字,或拟景,或抒情,将人导入某种自然或精神的境界中。

葫芦形洞门的文化涵义来自晋葛洪《神仙传》卷五《壶公》中记载的一则故事。

它也是传统画中老寿星的手中之物,葫芦多籽,故葫芦图案象征子孙万代。

葫芦还与仙人有关,相传八仙之一的李铁拐常身背葫芦给世人治病,挽救了无数生灵,民间将他的葫芦作为装饰纹样,广为运用,以求护佑。

宝瓶形洞门,取“平”谐音,象征平安。

瓶又是佛教观音菩萨的法器,施法救难,具有神奇力量,成为令人膜拜“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神器,又象征驱邪吉祥。

海棠花洞门,海棠花花色艳丽,姿态娇媚,被誉为“花中神仙”,又有“国艳”美称,历代文人争相宠爱,以为风雅,故象征高贵和风雅。

圆洞门,如留园的“亦不二亭”圆洞门,涵义取自一则佛教故事,象征入道的不二法门(如图2所示)。

的联系而出现的,通过廊、墙等把2线状的形式美一幢幢的单体建筑组织起来,形成空间层次丰富多变的中国传统建筑纯粹而明朗的线形,既可表现的特色之一。

它不仅具有遮风避雨、为直线、折线、曲线等有形的线,也交通联系的实际功能,而且对园林可以是无形的形态控制线。

线不具中风景的形式美起着重要作用。

有位置,但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

长廊的基本类型有5大类:双点的移动产生线,线与点一样,形面空长廊、单面空长廊(如图3所状多样,无任何限定。

示)、复长廊(如图4所示)、双层2.1实线长廊长廊、单支廊。

长廊是很典型的线的形式,它2.2虚线多个漏窗组合带来了强烈的线的形式美。

多个漏窗组合成一线,以虚的苏州古典园林中的长廊,是园形式,给人带来形式美。

(如图5林中不可分割的重要一环,体现了所示)造园艺术家高度的技巧性和艺术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其形状尺性。

如果把园林比作一张绿色的树度、间隔多相同或相近,这样可以叶的话,那么长廊就是联系各个景产生韵律、节奏感。

点的脉络,正是它们之间的巧妙融合,使园林成为美的整体。

3面状的形式美长廊本来是作为建筑物之间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浓密有致园林赏析的点,都可以形成面。

面有长度、阔度但无厚度,有位置及方向性。

面分为水平面和立面。

水平面上以铺地为例,立面上以墙为例。

3.1水平面铺地铺地,是古典园林中具有文化现象的古建技术工艺之一,它以水平面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园林铺地,以江南私家园林中的“花街铺地”和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八宝铺地”为典型。

3.1.1铺地材料铺地分为室内铺地和室外铺地。

室内用方砖铺地,室外铺地用砖瓦、石片、卵石和各种碎瓷片、碎陶片等材料。

3.1.2铺地图案园林铺地图案丰富多彩。

例如江南古典园林中的“花街铺地”用砖、卵石、石片、瓦片等,组成四方灯锦、海棠芝花、攒六方、八角橄榄景等多种多样图案精美、色彩丰富的地纹,其形如织锦,颇为美观。

又如苏州拙政园海棠春坞前的铺地选用万字海棠的图案。

北京植物园牡丹园葛巾壁前的广场铺地,采用盛开的牡丹花图案。

北方皇家园林中的“八宝铺地”图案有荷花、忍冬草纹、兰花、菊花等,形式也很丰富。

这些园林铺地的图案,都非常精美,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形式美感。

3.1.3铺地图案的象征意义在苏州古典园林中,铺地的现象也是一大特色。

园主们为了讨口彩,运用谐音、双关等手法,给铺地赋予一种吉祥的象征。

如,蝙蝠、梅花鹿(如图6所示)和仙鹤(如图7所示),寓意。

而鹿、鹤、鱼这三种动物,则包涵了地面、天上和水中的一切生活空间,组成“禄寿有余”的意境。

白鹭和莲花组合,象征着园林工程“俗文化”“福禄寿”园林赏析主人在科举中“一路(鹭)连(莲)科(棵)”。

一只花瓶内插三支戟,则意味着“平(瓶)升三级(戟)”。

在中国传统铺地的纹样设计中,还用各种“宝相”纹样铺地。

如用荷花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洁品德(如图8所示);用兰花象征素雅清幽,品格高尚;用菊花的傲雪凌霜象征意志坚定。

为了避免单调,设计师从墙的形式着手,建成波浪型的云墙、龙墙,形成高低起伏的主体轮廓,打破其原有的沉闷、呆板。

上海豫园最突出的印象,似乎就是它的龙墙,游客们无不在其龙头前驻足静赏,并竞相留影。

这是豫园构建者的神来之笔,也是中国园林的成功范例。

3.2立面园墙园墙是立面上的一种形式,是围合空间的构件。

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

园墙在墙体和设置上有其独特的地方。

中国传统园林的墙,按材料和构造可分为版筑墙、乱石墙、磨砖墙、白粉墙等。

分隔院落空间多用白粉墙,墙头配以青瓦。

用白粉墙衬托山石、花卉,犹如在白纸上绘制山水花卉,意境颇佳。

园墙与假山之间可即可离,各有其妙。

园墙与水面之间宜用道路、石峰、花木点缀,景物映于墙面和水中,增加意趣。

产竹地区常就地取材,用竹编园墙,既经济又富有地方色彩。

园墙的设置多与地形结合,平坦的地形多建成平墙,坡地和山地则就势建成阶梯状。

4结语古典园林中建筑营造的形式非常丰富,漏窗、洞门、长廊、铺地、园墙等以点、线、面的形式营造了建筑的美,带来了强烈的形式美感,为古典园林增添了许多亮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