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4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29期Apr2012[摘要]文章将全省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1个地市,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对山西省近十年的旅游收入增长进行了系统研究。
分析表明,山西省旅游收入呈现的趋势将是:旅游总收入持续增加;个性化旅游收入增长;散客旅游收入比例加重;地域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旅游收入分布等。
[关键词]山西省;旅游收入增长;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4-0144-03*基金项目:山西省哲社“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课题———山西省旅游产业集群培育的条件和机制研究;2011年山西省软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04020-02)山西省近十年旅游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高志峰1,赵鹏宇2(1.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忻州034000;2.忻州师范学院地理系,山西忻州034000)山西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众多的独特的地上文物古迹,旅游产业在全省的经济中有着巨大的潜力。
但在过去的一些时间里,山西省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农业和煤化工等重工业上,旅游资源的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加快旅游业是一条有利于全省经济发展和符合省情的发展之路。
论文着力研究这一问题。
一、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已经有许多对影响旅游收入的因素分析的研究。
例如:贺振在《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为例》中,通过对河南旅游发展现状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完善对旅游收入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黄金红研究表明,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王占祥研究表明,人均GDP 、旅游人数和国内物价水平都与国内旅游收入显著正相关。
姚吉力认为,研究农村、城镇居民的旅游消费状况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万荣国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进行多因素分析,建立以入境旅游收入为因变量,以入境旅游人数为自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并进行了数量实证分析,就如何发展我国入境旅游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意见。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的徐正林学者在《我国入境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中,提出了我国旅游业将会增长,在旅游方式上会出现和现代互联网联系紧密的网上报团旅游,也将会有更多的旅游者选择散客旅游的出游方式。
二、山西省近十年旅游发展总体状况1.旅游业的发展近十年来筹备完成了省旅游协会、省旅游饭店协会、省旅游区(点)协会的换届工作,理顺了山西省旅游协会的组织体系;会同省国资委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企业运作为主旨,全面展开了局属企业改革重组和山西旅游产业集团组建工作;并与中青旅、首旅集团达成了组建山西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的意向,日前正在组建山西省旅游资产经营公司,使山西旅游业在机制创新上迈出了实质性步子。
2.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旅游产品资源低级粗放;旅游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主体形象不鲜明,旅游竞争力弱;旅游景区的环境质量差,旅游市场无序;旅游景区交通不畅;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不足;旅游业市场化程度不高等是我省旅游业面临的问题。
三、山西省11个市旅游收入的分析和结果从附表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省总的旅游收入增长了10倍多,其他各地市的旅游收入也都呈现大幅增长势态。
其中由于非典的影响,2003年全省的旅游收入大幅下降,其他年份里都增长迅速,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增长较快,我省旅游收入稳步增加,这对山西省未来旅游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山西省近十年旅游收入增长的因素分析1.接待旅游者人数(见附表)图12000年至2008年山西省入境旅游人数图从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8年期间总体上接待的旅游人数是上升的,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入境人数和国内人数有所下降,随后一直保持持续的增长,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加,为旅游收入稳步增长奠定了基础。
图22000年至2008年山西省国内旅游人数图144··参考文献:[1]贺振.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研究———以河南为例[J].经济问题,2009,(8):121-122.[2]黄金红.对影响国内旅游收入因素的实证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4):114-115.[3]王占祥.我国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36):239.[4]姚吉力.云南旅游消费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研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8):117.[5]万国荣.我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因素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1):85-86.[6]徐正林.我国入境旅游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分析[J].世界地理研究,2003,(3):98-105.[7]陈佳贵,李扬.2010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旅游资金投入不足旅游业是大投入、大产出的产业,但我省的旅游企业尤其是旅游景区资金来源缺乏,旅游企业招商引资效果不明显,到目前为止能吸引到的外资注入还很少。
3.旅游者支付能力与平均消费水平通过对山西省近十年主要年份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统计,可以看出该省在近十年的发展中经济保持平稳增长,同时也带动了旅游行业收入的高速和稳健的增长,这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有了更多的可以用支配旅游消费方面的收入。
从这一点来看,旅游收入的增长和旅游者支付能力密不可分。
图32000年至2008年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表4.外汇汇率由图3可知,从2000年至2008年我国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基本保持平稳,2006年开始有所下降,到2008年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降到了6.2,对山西省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影响了旅游收入。
5.旅游产品数量、质量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图4各市景点数量图近十年来山西省在旅游景点数量上有了大幅提高。
从图4可知,景点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长治、晋中和太原。
一般来说,拥有越多的旅游景点,景点的质量越好,那么这个地区的旅游收入就相应地也越多。
因此,大力推进我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是十分必要的。
6.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山西省地处中部,主要有连接周边省市客源市场的京大、大运、邯长、晋焦、运三高速公路。
太原国际机场、大同机场、运城机场、长治机场相继投入使用,有利于节省旅游者的路途时间,使得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增长,这样必然促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收入。
7.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价格山西省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价格指数呈持续增长态势,各种商品价格明显上涨,其中也包括旅游相关商品的价格,这些因素的变化必然使旅游收入得到增加。
8.旅游目的地地区营销策略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的旅游产业体系逐渐完善,产业发展逐步走向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格局,并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的知名度,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前来观光和游览,达到了增加旅游收入的目的。
五、未来山西省旅游收入的趋势分析1.旅游总收入持续增加山西省的旅游收入一直保持较快的增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根据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0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将在2010年缓慢复苏,实现2.4%的低速增长。
另外,根据我国发布的《2011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可以知道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预计可以达到9%以上。
2.个性化旅游收入增长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逐渐由观光型旅游向休闲度假型、商务型、休学型、探险型等多种个性化旅游的方向发展,已经成为旅游的发展趋势。
3.散客旅游收入比例加重从近几年的相关数据我们可以知道,山西省各个主要客源市场的散客比重不断增长,而且从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散客旅游也必将会是未来旅游市场中的主流。
4.地域上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旅游收入分布分析山西省11个地市近十年的旅游收入数据,得出我省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以太原一个市旅游收入最高的“一头小”,大同市、长治市、晋城市、忻州市、晋中市、运城市、临汾市七个地市“中间大”,阳泉市、吕梁市和朔州市三市“一头小”的状况。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山西旅游收入的因素包括接待旅游者人数、旅游者支付能力与平均消费水平、外汇汇率、旅游统计因素、旅游产品数量、质量和旅游资源的吸引力、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价格,以及旅游目的地地区营销策略。
145··注:表数据来自山西省统计年鉴(整理为表)2012年第·4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29期Apr2012[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安全风险大幅增加,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呈增多态势,我们已进入一个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
加强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提高政府防范公共安全风险的能力,已成为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加强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完善公共安全应急体系,是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完善;保障[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2)4-0146-03对太原市公共安全及应急体系建设的探讨王迎红(太原市经济信息中心,山西太原030002)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突发公共安全事件造成的严重破坏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公共安全风险大幅增加,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呈增多态势,我们已进入一个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
而我国公共安全保障基础仍相对薄弱,成为影响和制约国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给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社会安全稳定带来巨大隐患。
如何建设和完善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体系,提高经济与社会的安全度,成为太原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一、太原市公共安全及应急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十一五”期间,按照国家应急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太原市委市政府把科学、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用于公共安全的财政预算投入不断加大,以“一案三制”为核心附表2000年至2009年全省各市旅游收入统计表!!!!!!!!!!!!!!!!!!!!!!!!!!!!!!!!!!!!!!!!!!!!!!!!!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