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的名人故事相信有不少人都喜欢在自己有时间的时候找一些故事来看看。
下面小编精心整理的励志的名人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应栏目!故事1:我的中国梦作者:易中天我既是一个教书匠,就来说说中国教育的问习题。
几年前,在北京《经济观察报》的一个论坛上,当时的演讲嘉宾是教育家杨东平,我说:“请问杨先生,中国教育和中国足球哪个更有希望?”他想了半天说:“教育吧。
”我说:“为什么?”他说:“足球没有希望也就算了,教育不能没有希望。
”问习题是,我们要考虑的是中国教育是不是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了整个国民的素质。
而现在我看到的是什么呢?是中国教育整个把人脑子搞坏了。
搞坏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我们的教育评价目的就是“成王败寇”四个字,就是你假如得了诺贝尔奖就是好,没有得奖或者奥数没有得奖就不行。
就是成王败寇,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忘掉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这种成王败寇的评价规范的结果是不把学生当人,望子成龙,望子成材,望子成器。
龙是什么?怪兽。
材是什么?木头。
器是什么?东西。
就是你要成怪兽,你要成木头,你要成东西,就是不要成人。
现在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最应该以人为本的应该是教育,可是在中国,最应该以人为本的领域最不把人当人。
你看看我们现在的孩子过的什么日子。
有一家媒体报导说,夫妻两个白天平常工作比较忙,到了国庆长假,孩子问爸爸妈妈能不能花一天时间陪我到游乐园玩一下。
夫妻两个开了一夜的会议,最后咬紧牙关,下定决心,拿出一天时间陪孩子上回游乐园。
做了第一个游戏,孩子挺快乐。
妈妈就问:“好玩吗?”“好玩。
”“那回去就可以写篇精选作文了吧。
”孩子当场脸就拉下来,然后无精打采去做第二个游戏。
做完第二个游戏妈妈又过来了,问:“游戏好玩吗?”“好玩。
”“那你可以写一篇精彩的精选作文了吧。
”孩子说:“妈妈,我不玩了。
”一天玩的时间都不给孩子,就盯他的精选作文,口号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那我想请问:“人生的终点线在哪儿?”殡仪馆!所以从上到下,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家长,全都是望子成龙。
所以现在我旗帜鲜明地提出来,我反对励志,反对培优,反对成功学,反对望子成龙。
我的口号就是今天的主习题:望子成人。
什么人?真正的人。
有规范吗?有,八个字,第一真实,第二善良,第三安康,第四快乐。
首先说真实。
有人说不可能。
这年头你还能全说真话,不说假话。
我说能,因为我的真实规范是不说假话。
有人说,那你说的全部是真话?我说是。
他说那不可能,说真话要倒霉的。
我说很简单,你觉得这个真话说出来要倒霉的话,你可以不说。
康德说一个人所说的必须真实,但是他没有义务把所有的真实都说出来。
因此真实的规定很简单,就是你觉得这个真实是不可以说的,你就不说,然后假话你也不说,剩下的全都是真话,这就是真实。
第二是善良。
善良不是说要你到街头去做义工,或者学雷锋的那天去扶老太太过街。
善良的底线是恻隐之心。
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之心,不忍心人家受到无辜的伤害,包括对小动物。
所以不但不能行凶杀人,也不能虐待小动物。
我们要在法律上保证公民的恻隐之心不受伤害。
第三是安康。
身体安康和心理安康,而心理的安康比身体的安康更重要。
第四个就是快乐。
快乐是非常重要的。
在孔夫子那里,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仁,做事的最高境界是权衡,治学的最高境界是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是最高的境界。
其实人很简单,成功不成功,是否出人头地,是否光宗耀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快乐。
孔子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最后是快乐。
比方说,现在为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要去考公务员呢?我非常同情大学生毕业以后挤破脑袋去考公务员,虽然我不赞成,但是我非常理解非常同情,他缺乏的是安全感。
有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就这样对记者说:“我也不想考公务员,但是我爸我妈让我考。
我爸我妈说,孩子,你要考上公务员,咱在村里就不受欺负了。
”他要的就是一个安全感。
所以我们的社会应该给每个公民提供足够的安全感,让每个公民有足够的尊严,不管他从事哪个职业,不管他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一个安全的、有尊严的人,这样他才能快乐。
这就是我对中国教育的希望。
我希望中国教育能让我们每个孩子,中国改革、中国社会能够让我们每个中国公民都成为真正真实的人,善良的人,安康的人,快乐的人,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故事2:最好的个性在于吸引作者:苏小扬最近《花儿与少年》的热播,让大发陈意涵火了一把。
人们似乎第一次发现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一种姑娘:30岁了还有一张不老的娃娃脸,像少女般年轻美妙,而且不娇气不发嗲,有各种爱好,还是个运动好手。
一笑起来就露出一口白牙,绚烂得很。
而相比,宁静和许晴,却总是被黑。
她们可以说是公认的美女,可是从“神坛”走进了真人秀却不那么美妙了。
纷纷被冠以任性、公主病、太自我的标签。
公众们说她们太装了,太作了,委婉点就说她们太有个性了。
个性,到底怎样才是有个性?是太有棱有角,有自己的坚持吗?可是一个人,不愿被外界磨平自己,这样的人不是也很难能可贵吗?为何这么招人讨厌?个性,不应该变成让人讨厌的理由。
一直都很喜欢林依晨。
出道这么多年,不炒作,以高智商高情商著称,一直认真努力,几乎没有黑点。
去年她结婚时,媒体少见地全是祝福声,大家都感慨这才是人生赢家。
她和陈意涵一样,有自己的生活主张,对工作有坚持,够努力,性格又心爱。
但很少人会形容说她们有个性。
在我们讨论一个人有个性时,往往是指那个人通常都是很难相处,总有让人无法接受的地方。
比如自私、任性、说话刻薄、骄傲。
王菲是公认有个性的人吧,却也一直以高冷而著称,不过还是很多人喜欢她。
可是,像林依晨和陈意涵,很邻家妹妹,没有太多的敌意,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个性吗?谁说与世界温柔相处的人,就不是一种个性?在中国,常常有各种高智商低情商的学霸传说在流传。
在我的读书生涯,我所见过的被称之为学霸的人,往往都是独来独往,不擅长与别人相处,也不太顾及别人感受,多是为了竞争在学习。
直到后来,认识的人多了后,才发现学霸里也有很多人情商不低,而且活得丰富多彩。
他们不是不懂待人接物,而是愿不愿意对你待见而已。
这也算是一种个性吧,有所为而有所不为,不喜欢的便少说两句。
在我看来,最好的个性应该在于吸引,而非让人腻烦、远离。
公众人物塑造形象时,也是要有个性又能吸引人。
普通人,也应该修炼自己的个性,而不是甩几下手,摇几下头,只会把任性、自我当成个性来培养。
如今,人人都爱谈个性,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个有个性的人。
仿佛没有个性就没有发言权。
曾有亲戚的小孩和我聊天,说自己在学校里怎么样率领同学拉帮结派,同学们都说他好有个性,我听完只觉得这是一个小混混的成长史,上学时这些小混混见多了。
青春期误认为的个性,太过单一,也太过粗暴。
可是,成年人的世界,认定的个性也太过狭窄。
个性,本来就应该是个中性词。
只是,最好的个性在于吸引。
就仿佛一颗孤单旋转的星球,散发出的光,发现了另一道频率相同的光。
怎么样才是一个有个性的人呢?最好的个性可以有很多样子,但共同点应该有以下几点:有思想,有坚持,有自己的世界和爱好,也能让别人感受到他的光。
个性的成功之处应该是吸引,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被远离。
陈意涵最近的一条微博写道:“勇敢,是什么?对我来说,敢奋不顾身去爱去流汗,敢被讨厌,敢接受事实,敢一个人很快活,敢两个人不怕受伤,敢当机立断地起床,敢说到做到,敢冬天洗冷水澡……好多好多,但真正我最坚持的,还是要有被爱跟被抛弃的勇气,这样的人,我努力成为……”这样的话,配上她大大的笑脸,不觉得很鸡汤,而是像一个小太阳在照亮你。
最好的个性在于吸引,能让你像一个小太阳,散发出光与热,温柔地让这个世界因为你,有一点点不一样。
故事3:高处是我的弱项作者:[日]村上春树从成田机场驱车赶往东京,看到一个眼生的高高的东西,正在想那是什么,原来是晴空塔。
有一阵子没见,竟长高了好大一截。
就仿佛看着熟人的小孩感慨一样:“不知不觉长成大人啦。
”话虽这么说,其实我对晴空塔没什么兴趣,建好后大概也不会去。
为什么呢?因为我原本就不喜欢高的地方。
一言以蔽之,就是有恐高症。
虽然对洞窟啦、水井啦这种地方很有兴趣,但无法理解想往高处爬是怎样的心情。
可是我太太最喜欢登高,旅行时只要遇到高楼和断崖,立马就想爬上去。
托她的福,我去过世界上各种各样的高处,不开玩笑,每一次我都提心吊胆。
往上爬时倒也罢了,俯瞰下方时两腿发抖,有好几次甚至都下不来了。
死死地抓住扶手,脸上肌肉生硬,尽可能不看下方。
擦身而过的小孩子百思不解地望着我:“这位大叔在做啥呢?”我真想劈头一声怒吼:这不是没规定吗?谁都有一两个弱项嘛!可又不能冲着小孩子这么做……我唯一自告奋勇地攀爬上去的高处,就是墨西哥的金字塔。
金字塔这东西,从下往上看显得其实不太高。
我便漫不经心,嗖嗖嗖地一个人往上蹿,一直爬到顶。
然而从顶上往下一看,那光景实在是太可怕了。
往上爬时觉得徐缓的坡度,望下去简直就像悬崖一般峻峭。
我腿脚战栗,冷汗直冒。
但好歹像状态不佳的蜘蛛侠,紧搂着岩石,磨磨蹭蹭总算下到了地面。
小时候家里养的小猫咪,神情活现地爬到院子里高高的松树上,这倒没问习题,可一看下面便四肢生硬,下不来了。
我完全理解它的心情。
它喵喵地叫了一整晚,可我也没规定拯救它。
早晨起床后,心想情况不知怎样了,过去一瞧,已经连叫声也听不到了。
从此以后再也没见过它的身影。
那只小猫咪到底去了何处?至今我仍不时感到奇异。
总不至于就那样饿死在松树梢上,它身上终究发生了什么事呢?也许那只小猫咪羞于将狼狈相暴露在家人面前,因而下定决心:“好,不克制恐高症,就再也不回家啦!”于是单独游遍天下,修炼武功去了。
说不定它还打算踏遍世界的高处,将自己重新磨炼一番。
总之由于某种原因至今未归。
这么一想,就觉得小猫咪可怜,很想告诉它:“没关系,谁都有一两个弱项嘛!”呃,可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对方又是只小猫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