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2-1.3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1)

必2-1.3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1)

B.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取决于空间环境的大小 C.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D.随着科技的发展,地球环境人口容量是无限的 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 合理人口容量和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 D ) B.地中海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3.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考虑 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因素 C.经济因素 B.自然因素 D.技术因素 ( B )
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4个因子构成一 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 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 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 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
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
下平衡: P×G=C×Y[式中,P为人口总量;G为人均粮食年 需求量;C为粮食播种面积;Y为土地生产率(单 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第3课时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基础梳理
概念:从生态学、资源或环境的角度看,一定时期 内,某一地域能够维持抚养的① 最大人口数量 自然环境要素:阳光、空气、② 淡水、③ 土地、生物
环境承载力
环境 承载 力
等,其中④ 淡水是影响越来越多地区环境承载力的 重要因素 估算依据:一般根据农业生产所提供的⑤ 粮食或某种 食物资源的生产能力进行,尤以依据⑥ 粮食产量进 行估算的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②P为环境
③P′为较高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2)针对人口合理容量的要求,发达国家应( B ) ①超出本国范围索取资源,发展生产 ②建立公 平的秩序,使多数人有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权 力 ③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B.②③ C.③④ ④加快人 D.①④
口的增长,保持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速度
A.①②
对点训练
题组一:环境承载力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回答1~3题。
气候区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合理人口 容量(亿) 28.00 9.30 2.25 7.35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200 100 90 30
1.下列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
D
考点二
基础梳理
合理人口容量
概念
合理 人口 容量
空间:一个国家或地区 时间:⑦可以预见 的时期内 条件:利用该地区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 ⑧智力、技术 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 化准则的⑨ 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 实质:所能⑩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的优劣、 地域的开放程度 、科 学技术水平和消费水平 固定不变的数据, 相对性:合理人口容量不是一个 随着环境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变化而变化
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
强化专练 2.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1)~(2) 题。 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最适宜 温饱型消费水平 的人口 小康型消费水平 数量 富裕型消费水平 ①约16亿人 ②10亿之内 ③8亿~9亿人 ④7亿之内
(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C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强化专练
1.下图是“美国、新西兰、新加坡和科威特的轮廓图”(比例尺
不同),据此回答(1)~(3)题。
(1)上图四国中,与其他三国相比人口地域文化差异最大的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2)上图四国中,早婚之风盛行,人口增长较快的可能是 D A.① B.② C.③ D.④
(3)其中不是由近几百年来的移民建立起来的国家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
长,其主要原因是 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 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 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 (C )
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
【预测1】(原创题)读“人口增长与环境容量、资(能)源
消耗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诸数值变化的根源是 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请列举出两项。
【预测2】(原创题)环境人口容量主要研究的是一个地区可
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区域的最佳人口规模。 结合“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上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 ,正确的是 C
①P为较低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承载力 A.①② ④P′为环境承载力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对于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相
解析
第(1)题,套用“木桶效应”,考查影响环
境人口容量的因素。第(2)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最多的国家,目前人口总量已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
量的界限,但还未达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这个极大
值。第(3)题,内蒙古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 水资源缺乏,成为制约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 答案 (1)D (2)C (3)D
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5.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
顺序依次是 A.Ⅰ、Ⅱ、Ⅲ C.Ⅲ、Ⅱ、Ⅰ B.Ⅱ、Ⅰ、Ⅲ D.Ⅰ、Ⅲ、Ⅱ ( A )
6.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 要。下面解决环境问题的四种思路,最恰当的是( A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 之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 行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 发展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 顺乎自然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
分别带来的问题是 、


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我国“十一五”规划 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请你帮助拟订要优 化调整的具体内容。
答案
(1)扩大耕地面积
提高土地生产率
(2)①
人口所需粮食总量大于目前耕地面积所能
生产的粮食总量,被迫毁林毁草扩大耕地面积,草 地和森林面积减小
考向调研
考向一 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
【例1】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 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
报》,2006年末我国总人口数为131 448万人,中
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 趋势图”,回答(1)~(2)题。
(1)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 C ) A.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大约是16亿人 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 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 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理容量
考向二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例2】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
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 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回答(1) ~(3)题。
(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
口数量分别为:8 000、10 000、6 000、4 500,
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8 000 B.10 000 C.6 000 (D D.4 500 )
(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 的人口合理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 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C.b<a<c 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水力资源 C.黑龙江——矿产资源 B.c<b<a D.a<c<b ( D ) B.山东——气候资源 D.内蒙古——水资源 (C )
,这种变化将会引起
(2)请你根据图中内容,提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 的三项措施。
答案 (1)人口增长 ①能源消耗量(淡水消耗量) 的增加,将会使资源变得更加紧张,甚至会影响经济 的发展、社会的进步;②氟氯烃排出量(CO2排出量) 的增加,会导致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温室效应加 剧,海平面上升),危及生物的生存。 (2)①严格控制人口增长;②大力植树造林;③积极 研发新能源;④研制新一代无氟制冷系统;⑤保护水 源,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任意三条即可)
题组二:人口合理容量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4~6题。
4.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B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②随着生产的
发展,环境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 D.①④
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3)扩大灌溉面积
增施化肥
水资源更为紧张
土壤肥力下降(或土壤酸化、水体污染) (4)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 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材料二
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
灌溉面积指数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 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 生态环境恶化的是 (填序号),原因是 。 ①P×G-C×Y>0②P×G-C×Y=0③P×G-C×Y<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