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教学大纲
计算机信息》教学大纲
一、教学要求
1、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熟练掌握Windows环境下Word、Excel 、PowerPoint 的基本操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因特网( Internet )。
具有计算机安全使用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的知识。
2、教学内容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Word 的功能和使用;Excel 的功能和使用;PowerPoint 的功能和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
3、教学方式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强调上机实践环节,强调
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
、课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30 课时+10课时实践)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学生应了解计算机的应用及其发展;二进制及其特点;计算机对数据的编码;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的安全操作,病毒及其防范。
2、教学要点:二进制的应用与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3、基本内容
1) 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与展望
2) 二进制与计算机
3) ASCII 码、计算机对汉字的处理
4)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内、外存储器;I/O 设备;基本软件。
5) 计算机的安全操作、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
第二章Windows的操作(30 课时+10课时实践)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逐步熟练掌握Windows的使用方法。
2、教学要点:Windows 的基本操作、文件和文件夹、资源管理器、应用程序间的数据交换
3、基本内容
3、基本内容
1) Excel 简介:Excel 的功能;启动、退出;窗口组成;工作簿与工作表;基本
数据类型及其格式。
2) 创建与打开工作簿
3) 编辑工作表:单元格的激活、数据输入;填充句柄的使用;单元格的编辑;
单元格的复制与移动;各工作表之间的操作。
4) 格式化工作表
5) 公式和函数:运算符与公式;单元格的引用;函数的使用。
6) 图表:创建图表;编辑图表。
7) 数据处理:数据清单;数据排序;数据筛选;分类汇总。
8) 综合实例应用
第五章演示文稿制作( 30 课时)
1、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应能逐步熟练使用PowerPoint 进行演示文稿(幻灯片)的制作。
2、教学要点:演示文稿的编辑、动画设计。
3、基本内容
1) 演示文稿的创建及视图方式
2) 演示文稿的编辑:文本编辑;插入对象 (图片、艺术字、表格、组织结构
图、声音、影片);幻灯片的增添、复制、移动、删除。
3) 演示文稿的版式设计:更换设计摸板、修改幻灯片的版式、配色方案、背
3、基本内容
(一)数据通信常用术语:信道;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调制与解调;传输速率。
(二)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何为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网络拓扑结构。
(三)互联网及其使用:Internet 概述;用IE 浏览网页;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