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高三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0届高三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秘密★启用前高考全国卷24省4月联考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4.战国时期,韩非在主张遵循客观规律的同时更强调发挥人的主动精神,“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

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明赏罚,则伯夷、盗跖不乱”。

这一主张反映了()A.百家思想在争鸣中不断融合B.新兴地主阶级积极有为的哲学观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思想逐渐形成D.法家建立大一统国家的主张25.秦汉时女性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立户授田,为“女户”。

秦汉算赋,以十五岁为限征收,秦汉的典籍中有不少“赐女子百户酒”的记载。

这说明秦汉时期()A.男尊女卑的社会观念逐渐形成B.政府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土地兼并C.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不断形成D.女性经济活动是税收的来源之一26.关于“玄武门之变”,北宋编纂《新唐书》载为:“太宗以兵入玄武门,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

”但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中记载的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害太宗,太宗反击获胜。

这说明()A.“玄武门之变”有其历史必然性B.综合多种史料即可确认历史的真相C.还原真实历史依赖新史料的发现D.历史记述受时代影响而呈现主观性27.手艺式手工业是明清江南市镇中颇为流行的一种手工业形式。

手艺工匠拥有简单的生产工具,以流动或者定点的形式为消费者进行订货加工,其原料与产品都很少出人市场。

据此可知明清时期的手艺式手工业()A.自然经济色彩相当浓厚B.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之一C.工匠缺乏基本人身自由D.技术传承具有开放性的特点28. 19世纪下半叶,美国传教士李佳白提出:“中国立南北直省,环拱京师,外而督抚将军,内而阁部大臣,俱有专司,以上承天子,意美法良,诚不必如泰西君民共主,政多纷更也。

”这一主张()A.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说明中国传统政体有一定合理性C.旨在强调中西政治制度各有优劣D.认为分权体制优于君民共主体制29.近代很多民族企业在行政上会采用传统的文武“工头制”,工头力量极为强大,有时候会影响到总经理的决策和地位。

在财务上会沿用传统的“账房制”,只记草账和进行成本的粗略核算。

这说明近代民族企业()A.开始进入工业化起步阶段B.管理模式有所创新C.具有一定保守性和落后性D.采用中外合资经营30.下表为毛泽东部分文章摘要,这反映出毛泽东()A.通过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思想B.借助中国智慧阐释革命大义C.强调了传承优秀文化的意义D.注重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31.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一边倒”的政策,坚定地站在“和平、民主、社会主义一边”;1955年5月,他又指出:“就是西方国家,只要他们愿意,我们也愿意同他们合作。

我们愿意用和平的方法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这一变化表明当时中国()A.突破了两极格局的束缚B.摆脱了社会制度对外交的影响C.意图拓展对外交流范围D.因国际地位提高改变外交策略32.梭伦改革期间,富人在国家机关中仍占有一定优势。

他曾说,“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损失”。

这说明了梭伦()A.信奉温和适度的改革策略B.消除了公民集体中的矛盾C.尽量满足富人阶层的要求D.使雅典民主政治体制确立33.法国1875年宪法并未对国家政治体制做出明确规定,只是承认了“共和国总统”这一职务。

由于宪法赋予总统极大的权力,参议院又由间接选举产生(其中有75名终身制议员),因而这一宪法也同样适合于君主制。

由此可知,这部宪法()A.是君主派掌握实权时期的民主成果B.是为获得长期安定制定的永久宪法C.是对当时特殊经济环境的直接体现D.是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妥协的产物34.有学者认为:从斯大林时期起,历届苏联领导人不顾生产力水平,只凭人为的生产关系变革向共产主义过渡。

这种超前的“穷过渡”的社会主义模式必然难以维持长久。

材料认为斯大林模式()A.由于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而存在弊端B.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的C.通过排斥资本主义以变革生产关系D.是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选择35. 1947年,法国开始实施莫内计划(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全国性计划),到1953年,煤炭产量、钢产量有显著提高,交通运输设施得到了修复和改善。

之后,又实施了全国指导性计划―伊尔斯计划(1954-1957),实现了农业的现代化。

这表明二战后法国()A.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具有借鉴的意义B.创立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新模式C.借助国家力量促进经济重建与发展D.通过发展经济极力摆脱美国的控制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41. (2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初沿用明朝“一条鞭法”,商品交换频繁,但弊病日益突出:满清入关后疯狂圈占汉人土地,农民因土地被圈占变成无业游民,社会治安恶劣。

“丁额无定,丁银难收”造成钱粮亏空。

1701年,宁波府 "黯民倡照地派丁之说,与巨室相持”。

为缓和矛盾,康熙年间提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即位后,继承并发展了这一思想。

1723年,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具体做法是废除人头税,把一县的丁役银钱总额分别摊入每亩土地,从土地田赋中征收。

此法目的在于抑制土地兼并,控制人口流动,增加财政收入。

但由于放松了对人口的控制,使得人口急剧增长,生产力发展受阻,生产资料的增长无法满足人口激增,定额的赋税使农民的隐形负担加重。

而大量自耕农得以生存下来,对封建制度有很大适应力,忙于生活资料的生产,导致社会商品率的降低,且手工业处于服从地位,对资本主义关系有较大排斥性。

本质仍然是加强封建王朝统治的工具,无法达到质变。

它摆脱不了以往税制改革偏离初始方向的怪圈,实施过程中人民的负担根本没有得到任何减轻,甚至是增加。

——摘编自王人骏、曲伟叶《清朝“摊丁入亩”制度探微》等材料二1853年,清政府按惯例允许地方带兵大员自筹军饷,厘金制度应运而生。

它最初只是一种地方劝商捐助经费的临时筹饷方法,对镇压各地起义发挥了一定作用。

半年中厘金一项收款达 2万贯,缓解了当时的燃眉之急。

1862年演变成全国性具有商税性质的制度,虽有税的性质,但实质是一种费。

其缺陷主要表现为名目繁多、抽厘行为不规范。

同时,地方各自为政,自定章程,致使征收率不一,越来越高,泛滥成灾,直接影响了民间资本主义经济的兴起。

由于厘金税征收对象多为日用百货,征收方法采取过一卡征一税的方法,1931年因“对于贸易是巨大的障碍”被裁撤。

——摘编自郑备军、顾健耀《中国近代裁撤厘金与当前税费改革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述清朝实施“摊丁人亩”政策的背景。

(10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晚清厘金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比较与“摊丁入亩”的相同之处。

(15分)4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图为欧美近代以来大事件简表,请从表中提取相关信息,围绕思想解放和社会转型的关系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2分)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 (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属欧盟经济中等发达国家之一,经济基础较薄弱,工业制造业较落后,但海运业发达。

旅游、海运和侨汇并列为希腊外汇收入三大支柱,旅游业是希腊获得外汇来源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的重要经济部门。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为希腊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近年来,希腊政府将旅游业发展重心从增加游客数量转向提高游客消费水平,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评价希腊旅游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10分)44. (10分)【环境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乌梁素海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是重要生态功能的自然湖泊湿地。

近年来政府一方面通过控源减污和实施生态清淤工程,严控入湖污染物的排放量,使得水体内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对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使得乌梁素海的水质明显改善。

下图示意2005-2017年乌梁素海水深与综合营养指数的关系。

综合营养指数增大,说明水质趋势于恶化。

描述该时段乌梁素海水深与综合营养指数的变化趋势,说明采取生态补水措施对维持湖泊水质良好的作用。

(10分)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针对官营经济生产者缺乏积极性、成本高质量低等弊端,宋政府在官营经济领域引入私人竞争经营模式,形成了工商业竞价机制。

它类似于现在的招标活动,一般包括政府招标、竞争者投标、评标、中标等环节,出价最高者获得政府特许的经营权。

宋代工商业的繁荣,赋税结构的变化、土地私有化、农民身份多元化等特殊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形成发展了社会环境。

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实施的领域很广,坊场、官田、税场等都是竞价活动的热点领域。

为了保障竞价机制的顺利进行,宋政府不仅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参与管理,还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规范。

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在宋代社会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补充,其收益往往被用于关乎国计民生的领域。

由于市场竞价具有两面性,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既有便捷、发展经济的优越性,也有官府与民争利、恶性竞争等弊端。

在经历了宋代发展后,明清逐渐消失。

——根据石瑞丽《宋代官营工商业竞价机制研究》整理(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的特点。

(7分)(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代工商业竞价机制。

(8分)46.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923年,因为一战赔款纠纷引发的“鲁尔危机”使法德付出了沉重代价。

巨额的财政开支造成德国通货膨胀严重,而高达10亿法郎的占领费用导致法国财政困难。

1923年,英国政府建议由美国来充当赔款问题仲裁人。

1924年,由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专家委员会提出了“道威斯计划”,其主要内容是:一是规定德国赔款的年度限额,从10亿马克开始到第五年25亿马克。

二是向德国提供巨额货款,货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

三是一切赔款纠纷由美国任主席的仲裁委员会解决。

四是由私人银行向德国输入资本,帮助德国复兴。

道威斯计划提出后获得通过,德国接受了该计划,法国宣布一年之内从鲁尔撤军。

道威斯计划实行意味着巴黎和会赋予法国解决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宰地位被英美取代。

美元自此开始大量流入德国,1929年,德国工业生产再次超越英法,成为欧洲第二。

随着美元的大量涌入德国,美国在整个欧洲事务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