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珠海市城市规划条例

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地制定本市城市规划,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进行各项建设,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规划由市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市政府)集中统一管理。

市政府依法对城市规划作出的各项决策,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改变。

第四条城市规划管理必须严格执行统一规划、统一用地规划审批、统一划分功能区、统一竖向规划、统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统一环境艺术规划、统一园林绿化规划、统一审查规划建筑设计。

第五条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必须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景发展,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关系。

第六条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必须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第七条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必须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第八条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是市政府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设立的领导决策与审批机构,由市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组成。

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二)作出有关城市规划的重大决策;(三)审批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以及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划拨和出租。

(四)监督城市规划的实施;(五)代表市政府受理对城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申请复议的案件。

(六)裁决城市规划管理工作中发生的纠纷。

市政府城市规划国土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规划国土主管部门),主管全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具体负责本条例的组织实施。

市建设、环保、工商、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实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县(区)、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协助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实施城市规划工作,对本辖区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遵守城市规划的义务,并有权对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出建议、进行监督,对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

第二章统一规划第十条本市土地利用、各项建设必须统一规划,按照批准的城市规划进行,编制城市规划必须符合本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第十一条城市规划的编制,一般按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几个阶段进行。

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必须综合配套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用地。

城市总体规划应当涵盖本市行政区域的全部围。

城市分区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本市城市布局结构的特点和重点地段的开发建设的要求进行。

中区、东区、西区、北区、南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港区、航空港区、鹤洲北火车总站区等区应当编制分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当根据城市近期开发建设的要求进行。

各建制镇应当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村镇建设的规定分别编制分区规划或者建制镇总体规划。

第十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由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组织编制。

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由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其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经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同意,可以由开发建设单位自行组织编制。

第十三条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各项专业规划,由各专业主管部门会同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共同组织编制,经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综合协调,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第十四条编制各阶段规划,应当以上一阶段规划为依据,保持城市规划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第十五条编制城市规划所必需的基础资料,有关部门和单位必须提供。

编制城市规划所采用的城市勘察、测量等基础资料必须经规划国土主管部门认可。

第十六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当组织召开技术咨询论证会,邀请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和技术人员参加,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

城市规划正式定稿前,应当采取举办展览会、听证会等形式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广泛征询市民意见。

第十七条城市总体规划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查;经省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分区规划由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审批。

详细规划由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审批,但重要的详细规划由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十八条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涉及变更城市性质、人口或者用地规模、发展方向、总体布局和主要功能分区使用功能以及对外交通干道等重大事项的,必须经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后,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局部调整,必须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九条城市总体规划经批准后,由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公布;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经批准后,由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公布。

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应当指定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受理全市各单位和市民的规划咨询。

第二十条城市规划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城市规划设计单位编制,市外城市规划设计单位承担本市城市规划设计任务的,必须经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同意。

第二十一条城市规划管理应当对确定保护的具有历史意义、文化艺术和科学阶值的建筑物(群)、文物古迹、风景名胜、规划预留的风景区等划定保护围和控制建设地带。

在保护围,不得进行与保护对象无关的工程建设;在控制建设地带,不得增建、新建与保护对象不相协调的建筑物、构筑物。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以配套建设为由在上述地区从事经营活动。

第二十二条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吸收先进经验,制定高起点、现代化、切合本市实际和时代发展需要的城市规划技术规定,并按照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进行建设用地选址和建设工程的规划审批。

第三章统一用地规划审批第二十三条在本市行政区域使用土地(包括临时用地)由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统一审批,审批资料必须列册存档。

第二十四条经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批准使用土地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向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申办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制度实施以前合法取得土地的,必须向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申请补办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第二十五条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程序:(一)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持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的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向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申办;(二)规划国土主管部门进行实地踏勘,作出用地选址方案,经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业务会议审定,划定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提出规划设计要求;(三)规划国土主管部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

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后,需要改变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定的土地使用功能、位置和界限的、必须向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申办变更手续。

第二十六条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依据城市规划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用地规模;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在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时,应当根据城市规划技术标准和技术规提供用地的使用功能、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停车场(库)等各项规划设计要求。

第二十七条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在规划建设用地时,应当合理安排配套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

第二十八条临时用地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使用期不得超过2年。

(二)不得建设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

(三)不得改变使用功能;(四)在使用期,因城市规划需要,市政府有权收回。

使用单位在退回土地前,应当按规划要求对该土地进行环境整治。

第二十九条公共绿地(含公园、街头绿地等)、生产绿地、防护绿地、专用绿地(含住宅区绿地,庭园绿地、各单位绿地等)、基本农田保护区用地、蔬菜保护区用地、公共活动场地、对外交通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已规划的行政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医疗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新闻中心、广播电视中心、大学等现有和规划的专用土地,必须严格保护,不得侵占。

未经法定程序调整规划,不得改变用途。

禁止占用水源保护用地进行开发建设。

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广场、河道、高压供电走廊、压占城市地下管线或者依附防汛墙建造建筑物、构筑物。

第三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根据城市规划作出的调整用地的决定。

第四章统一划分功能区第三十一条本市城市规划按“一主两翼”(中区、南区、北区为主体,东区和西区为两翼)多组团结构体系布局,统一划分为5大综合功能区:(一)中区(包括香洲、吉大,拱北、前山和新香洲5个分区):为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配套发展金融、商业,旅游及高科技产业。

(二)北区(包括唐家、金鼎和淇澳3个分区):以高等教育和科研基地为主,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旅游度假和服务等第三产业。

(三)南区(包括保税区、横琴、湾仔、洪湾、南屏和南屏西5个分区):主要发展保税业和电子、计算机软件、遗传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精密机械、轻纺等高科技产业,同时配套发展商业、旅游、金融、服务、仓储业。

(四)西区(包括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金湾、斗门、鹤洲北、白藤、三灶、小林、平沙、红旗、港、■蛛等分区):以港口、机场、铁路为基础,主要发展能源,精细化工、机械、冶金、建材等大型重工业以及交通和现代化仓储运输业。

鸡啼门两侧上至与斗门黄金涌分界,下至鸡啼门出两侧,为行政用地。

平东大道以西,以港口工业和大型基础工业为主。

平东大道以东,主要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遗传工程、航空航天相关工业、食品、轻纺等高科技产业和商业、金融、旅游、服务业,六乡、上横、莲溪为全市永久性农副业生产基地。

(五)东区(包括万山列岛、担杆列岛、桂山岛、伶仃岛等76个海岛区域):主要发展仓储、转运业、保税业、度假旅游、海洋经济等产业,并划定2个岛屿作为危险品仓储区。

第三十二条各类建设工程的选址、定点必须符合规划功能分区的规定,确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作出调整的,必须作出规划修编并按规定程序报经市规划国土管理委员会批准。

第五章统一竖向规划第三十三条城市规划管理,其竖向标高控制统一采用黄海高程系。

第三十四条规划的大型建设项目(含市政工程),其地坪竖向标高与排洪规划控制以100年一遇的潮水位和降雨强度确定。

第三十五条沿海近岸地带城市用地,其竖向标高控制下限为:(一)道路路面:3.4米。

(二)港口、码头地坪:4.5米;(三)其他建设用地地坪:室外3.4米,底层室3.7米。

远岸陆域用地竖向标高,其所在区位路面标高和地下管网综合条件由规划国土主管部门确定。

第三十六条所有建设项目的用地竖向标高控制,统一由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审定,基础验线未达到规划竖向标高控制要求的,上部土建工程不得动工,市政管线工程施工至覆土前,必须经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复检,符合竖向控制要求后,方可覆土继续施工。

规划国土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按规划批准的座标、标高和平面布局形式,进行建设工程的验线。

第六章统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第三十七条本市城市道路、桥梁、隧道、供水、排水、防洪、防空、电力、通讯、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按照远期发展的需要,坚持规划超前、体系完整、配套完善的原则。

第三十八条城市用地开发应当根据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预先配套建设道路、供水、排水(洪)、排污、电力、电讯、煤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并平整土地,实现“七通一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