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安图像信息联网系统方案

公安图像信息联网系统方案

公安图像信息联网系统解决方案目录第1章项目概述 (8)1.1建设背景 (8)1.2建设现状 (8)1.3建设目标 (9)1.3.1 统一全市图像信息联网架构及建设规范 (9)1.3.2 逐步完善公安机关图像信息传输网络 (9)1.3.3 全面建成图像信息联网平台和共享平台 (10)1.3.4 加快整合公安机关内外网视频图像资源 (10)1.3.5 提高视频信息联网系统的运行维护水平 (10)1.4设计依据 (10)1.5设计原则 (11)1.6术语定义 (11)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13)2.1总体联网架构 (13)2.1.1 总体架构 (13)2.1.2 上下级平台联网对接 (14)2.1.3 联网平台与共享平台互联对接 (14)2.2系统部署架构 (15)2.3视频传输网络要求 (16)2.3.1 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16)2.3.2 网络传输协议要求 (16)2.3.3 IP地址规划要求 (16)2.3.4 网络质量要求 (17)2.4前端设备新建要求 (17)2.4.1 前端编码设备要求 (17)2.4.2 卡口设备要求 (17)2.5存储设备新建要求 (18)2.5.1 存储架构设计 (18)2.5.2 存储策略说明 (19)2.5.3 存储容量计算 (19)2.6解码设备新建要求 (21)2.7系统性能和技术指标 (21)2.7.1 图像质量要求 (21)2.7.3 平台性能指标 (21)第3章已建系统联网整合设计 (23)3.1已建监控设备接入 (23)3.1.1 编码设备接入 (23)3.1.2 卡口设备接入 (24)3.1.3 模拟矩阵接入 (25)3.1.4 移动车载单兵接入 (27)3.2已建监控平台联网 (28)3.2.1 平台整合联网 (28)3.2.2 存储设备利旧 (30)第4章社会监控资源接入设计 (32)4.1设备直接接入 (32)4.2平台转发接入 (33)第5章平台建设方案 (34)5.1平台概述 (34)5.2平台技术架构 (34)5.3平台优势特点 (36)5.3.1基于SOA的开放架构 (36)5.3.2 强大的兼容性 (37)5.3.3 电信级稳定性 (37)5.3.4 卓越的可扩展性 (37)5.3.5 便于部署及维护 (38)5.3.6 良好的用户操作体验 (38)5.4平台组成模块 (38)5.4.1 系统管理中心 (38)5.4.2 数据库管理单元 (39)5.4.3 视频接入网关 (39)5.4.4 流媒体转发单元 (39)5.4.5 存储管理服务单元 (39)5.4.6 电视墙集控中心 (40)5.4.7 视频运维服务模块 (40)5.4.8 联网网关 (40)5.4.9 卡警接入服务模块 (40)5.4.11 视频质量诊断服务模块 (41)5.5平台部署设计 (41)5.5.1 联网平台部署 (41)5.5.2 共享平台部署 (43)第6章平台功能设计 (47)6.1应用功能 (47)6.1.1视频预览 (47)6.1.2 字符叠加 (52)6.1.3 语音对讲 (52)6.1.4 干线管理 (53)6.1.5录像回放 (53)6.1.6报警处理 (56)6.1.7电视墙管控 (56)6.1.8 卡口查询 (58)6.1.9电子地图 (58)6.1.10手机监控 (60)6.1.11 平台级联 (61)6.2管理功能 (62)6.2.1用户管理 (62)6.2.2设备管理 (64)6.2.3存储管理 (64)6.2.4备份管理 (65)6.2.5报警管理 (66)6.2.6日志管理 (66)6.2.7时钟同步 (67)6.2.8任务计划 (67)6.3运维功能 (67)6.3.1设备运行管理 (67)6.3.2视频质量诊断 (69)6.3.3异常告警管理 (70)6.3.4 录像巡检 (70)6.3.5资产管理 (72)6.4其他功能 (73)6.4.1统一门户 (73)6.4.3在线帮助 (73)6.4.4双机热备 (73)6.4.5流媒体负载均衡 (74)6.4.6存储N+1备份 (74)第7章系统安全设计 (75)7.1公安网接入安全 (75)7.2系统数据安全 (75)7.3应用安全 (76)7.3.1用户身份认证和权限管理 (76)7.3.2访问权限控制 (77)7.3.3用户权限管理 (77)7.4行为审计措施 (77)7.5故障抢修机制 (77)第1章项目概述1.1建设背景图像信息是公安机关开展警务指挥调度、侦查办案和社会治安管理的重要信息。

近年来,我市各级公安机关通过自建视频监控系统、接入社会单位监控系统等多种形式,建成了初具规模的视频监控图像系统,视频监控图像系统已经在各类重大活动安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视频监控系统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应用的日益广泛深入,图像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建设时互联互通不畅,跨区域调用难,跨级传送延时大,深层应用少等问题日渐凸现,大量的图像资源潜力未得到充分挖掘利用,对有效提升我市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已经形成一定制约。

因此,基于统一的技术规范在全市公安机关开展图像信息联网建设,实现视频图像信息的整合共享和深度应用、提升图像信息服务警务实战的能力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为贯彻落实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和《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等相关文件要求,我们提出以公安图像信息联网平台与共享平台建设为核心,进一步推动全市视频图像信息联网与共享建设步伐,加强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应用工作,提升公安机关指挥决策、侦查破案、治安防控、执法监督和社会面管控能力。

1.2建设现状一、前端编码设备情况目前全市的前端编码设备大都是遵循平台及前端设备厂家之间的对接协议,以SDK或解码插件的方式实现,90%的前端设备都是采用H.264的视频编码标准。

二、网络建设情况目前我市已经基本具备了前端、汇聚点(派出所)、区县局、市局四级专网网络,区县局与汇聚点(派出所)实现百兆以上的互联,区县局与市局实现千兆以上的互联。

三、视频图像存储情况目前全市视频图像存储大都是以前端分布式存储为主,只有部分区(县)采用集中存储方式,且视频存储的格式由设备厂家自行规定。

四、监控平台建设情况目前全市有大部分区(县)都已经在视频专网上建设了治安视频监控平台,但也有一部分区(县)尚未建设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各区(县)已建的治安视频监控平台基本上还是各自为政,独立运行。

五、视频联网存在的问题1、我市平台联网的建设工作还未大范围开展,前端设备与平台对接协议普遍私有化;2、前期各区(县)建设的视频监控平台,均不符合国标GB/T 28181-2011的要求,视频编码、控制协议未实现统一,大都通过厂家之间的私有协议进行通信;3、视频监控还大部分处在行政区域范围内,社会用户自建平台及运营商运营监控平台已经建设了大量的重要社会视频资源,但未实现这些视频图像信息的有效整合共享;//实际项目中应根据项目情况,具体分析,补充描述项目详细的建设现状和存在的实际问题。

1.3建设目标1.3.1统一全市图像信息联网架构及建设规范依据《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及《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相关要求,结合我市视频图像信息联网系统现状以及后期业务规划需求,提出我市统一的视频图像信息联网架构以及系统部署策略,以规范和统一各区县视频图像信息系统的部署,满足后期联网系统建设与规划部署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市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和管理的能力。

1.3.2逐步完善公安机关图像信息传输网络现有的公安信息网市到区县的带宽为100M,已经无法满足视频图像传输的需求,若不扩容必然会造成公安信息网堵塞现象,因此,我市拟对市到区县的三级网络进行带宽扩容,扩容至1G带宽,以满足视频监控图像在公安信息网上的传输需求及各警种各部门的应用需求。

1.3.3全面建成图像信息联网平台和共享平台全面建成符合GB/T28181-2011国家标准要求的以公安信息网为承载网络的各级视频图像信息联网平台与以视频专网为承载网络的各级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全市视频图像资源的联网整合与共享,为下一步实现视频图像信息深度应用、开展视频侦查等业务提供应用基础。

1.3.4加快整合公安机关内外网视频图像资源加强对在公安信息网、视频专网和社会化公共网络上传输的图像信息整合力度。

根据公安工作重点,在确保信息传输安全的前提下,将与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关系紧密的重点单位自建图像资源整合接入至共享平台,同时实现共享平台的图像资源与联网平台的对接。

1.3.5提高视频信息联网系统的运行维护水平智能化的运维管理是保障大规模视频图像监控系统运维工作能高效进行的技术手段,系统通过融入先进的智能化、自动化综合监测技术对设备运行状态、视频图像质量进行全面管理和监测,同时通过制定规范的系统运维管理流程,建立科学合理的系统运维管理体系,组建一支高效的运行维护队伍,真正保障系统长期有效的运转。

1.4设计依据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2)《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3)《全国公安机关视频图像信息整合与共享工作任务书》(公科信[2012]11号)4)《全国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联网总体技术方案》5)《关于深入开展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应用工作的意见》(公科信[2010]30号)6)公安部关于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应用规范性文件(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汇编2009年3月)7)《关于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公信通传发[2008]296号8)《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9)《公安信息通信网边界接入平台安全规范(试行)—视频接入部分》(公科信[2011]5号)10)《全国公安装备建设“十二五”规划》、11)《“十二五”社会公共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1.5设计原则我市公安图像信息联网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应以“易用、可靠、先进、经济”为基本原则。

1、易用:图像实时监视和回放查询界面友好,系统安装、使用、维护简便。

2、可靠: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技术支持和维护能力几方面综合考虑进行系统设计,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先进:采用成熟、主流的技术构建系统平台,充分兼顾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建设可扩展的、开放的平台。

4、经济:在确保实用性、可靠性、先进性的前提下,注重平台建设的成本和投入的阶段性,以技术建设与应用机制的协调发展,确保系统效益。

相关主题